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神秘古遗址悬案(寻宝秘笈Ⅱ)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神秘的古国,传奇的宝藏,绝命的咒语,不朽的古尸……追寻人间珍宝天国,令人目眩心惊。

每一件国宝书写一段传奇惊悚的故事,每一个古遗址掩藏着无数历史的悬案,考古发现揭开古人惊世之谜,破解人类发展史的秘密。

全书图片精美,大多是罕见宝藏的照片。

内容推荐

每一件国宝书写一段传奇惊悚的故事,每一个古遗址掩藏着无数历史的悬案,考古发现揭开古人惊世之谜,破解人类发展史的秘密。

离奇的迷案,隐秘的真相,探索的火炬勾通了历史与现代。考古工作者与盗墓贼生死对决,硝烟弥漫,触目惊心。

书中藏有寻宝地址,解开疑团有奖。

目录

海底古城

 与那国深海探秘

 ·石舞台古坟/004

 ·水下寻迷城/007

 ·崇拜巨石的神道教/010

 ·传说中的证据/012

 ·匪夷所思的绳纹石环/014

 ·文明的诠释/019

马耳他的洪荒帝国

 失落在冰河时代的远古史歌

 ·扑朔迷离的水下神庙/025

 ·海底惊现“大车印”/027

 ·瓦莱塔博物馆:古怪的胖夫人/030

 ·神秘地宫:7000具尸骸不翼而飞/032

 ·比米尼石径:缺乏资金的考察/035

印度海湾“双子城”之谜

 寻找9000年前遗失的光阴

 ·大神之城杜瓦尔卡/042

 ·“水都”多拉维拉/043

 ·神秘书卷《吠陀经》/047

 ·消失的河流撒拉斯瓦提/050

 ·桑甘的暗示/052

 ·古怪的U形建筑物/054

 ·坎贝湾的海底“双子城”/056

谁来拯救庞贝

 千年奢华,渐行渐远

 ·神奇的涂鸦之城/061

 ·倾城之灾/066

 ·艰难的发掘/069

 ·凝固的时间/071

 ·庞贝的“金融中心”/073

 ·令人愉悦的废墟/079

 ·植物入侵/081

 ·庞贝是否将从地球上消失?/085

探索西夏王陵

 破解一部无字天书

 ·西夏王陵知何处/089

 ·出土文书的贡献/094

 ·葬在古墓中的西夏史/097

 ·众佛的国度/100

 ·西夏的“天书”/104

 ·壮哉悲歌/107

地下佛城

 法门寺地宫的秘密

 ·道道重门后的阿育王塔/112

 ·唐代皇家丝绸第一次面世/114

 ·秘色瓷与现代人第一次相遇/116

 ·惊现世上唯一一枚佛祖指骨/120

 ·佛骨的克隆之谜/123

 ·地宫里的神秘秩序/125

传奇陵山

 洞墓里的王宫

 ·千古疑冢/129

 ·墓主人知是谁/132

 ·奢华的地下王宫/134

 ·窦绾墓中的玲珑世界/137

 ·他们究竟魂归何处/141

复活中山国

 一个险些从历史中走失的小国

 ·一块神秘的石头/146

 ·被唤醒的中山国/148

 ·6号墓出土中山国国徽/152

 ·盗墓贼没有发现的宝库/154

 ·“中山王”三字破土而出/157

 ·世界上最早的建筑设计图/159

定陵惊梦

 被遗忘的锦盛与寂寞

 ·大过北京城的巍巍皇陵/164

 ·定陵深深深几许/167

 ·将定陵地宫和紫禁城后宫比较/170

 ·随葬品中的凄婉往事/172

 ·繁华终被雨打风吹去/176

阳陵探秘

 西汉的精神世界

 ·西汉皇陵奇迹/181

 ·奇怪的裸身无臂陶俑/183

 ·汉景帝兵马俑/185

 ·惊现90座扇面状从葬坑/187

 ·阙门守护的古代繁华/190

 ·神秘的罗经石/195

后记

试读章节

正在汉考克一筹莫展之际,曾与他结伴潜水、探寻海底“大车印”的克里斯打来电话,声称他在马耳他东北部海域发现了一处海底拱道,很可能是一处人造建筑,汉考克得知后,立刻赶往那里。

在黑暗的海底,汉考克和克里斯看到了这座建筑。遗迹巍峨高大,拱道顶部距地面20米,而积满泥沙的下半截沟渠就有24米深。在穿过海底拱道时,他们还发现了许多非常规则的方形图案,那是自然力很难打造出的效果。但最令他们感兴趣的是,那些沟渠呈南北走向,与“海底大车印”完全一致。这无疑表明,这些海底遗迹为人工所为。果然,经检测,这些建筑人工开凿的时间约在1.2万年前。

虽然又找到了一些史前文明的证据,但汉考克并没有多少兴奋之情,因为这样的证据在马耳他群岛比比皆是,但就是从没有人相信。汉考克告诉克里斯:“马耳他神庙是最令人费解的史前谜团之一。要了解它的建筑者,考古学家必须对冰河时代沉没的连接西西里岛的大陆桥展开详细调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证实人类目前所知的陆地只不过是整个人类文明世界中的一部分。”

虽然有很多人都劝说汉考克继续留在马耳他考察古迹,但汉考克认为,马耳他并不是研究亚特兰蒂斯的唯一线索,他希望能在比米尼岛有新的发现,因为这个岛屿也是亚特兰蒂斯研究者心目中的圣地。

比米尼小岛位于大西洋中,是巴哈马诸群岛之一,距美国迈阿密海岸只有60多公里。汉考克此行旨在调查所谓的“比米尼石径”。绵延600多米的水下石径只有从空中才能看到其全貌,因此,汉考克特意请了海底研究者切格·亚当斯帮忙,这位前飞行员是20世纪60年代的“比米尼石径”的发现者。

他们从3万英尺高空俯瞰,大西洋蔚蓝而平静,让人心旷神怡。路上,亚当斯对汉考克详细讲述了“比米尼石径”的发现过程:“我们当时一直驾驶货机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穿梭,首先发现这一奇观的是副驾驶员鲍勃。他突然叫喊说,他发现水中有一个巨大的J形图案。我们当时都非常兴奋,于是就飞到这个图案上空,拍了许多照片。事实上,最早刊登在报纸上的照片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鲍勃拍摄的。”

“后来呢?有人研究过它吗?”汉考克问道。

“后来考古学家们仔细勘察了这条石径,发现这是一道30厘米厚的‘墙’,周围积满了泥沙,看上去是一座长30米、宽25米的建筑物的地基。因此,他们也把它叫做比米尼石墙。之后,人们不断地在比米尼岛一带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在海洋深处,其中有些遗迹类似于街道、码头、倒塌的城墙或门洞。这些海底建筑结构严密,气势雄伟,石砌的街道宽阔平坦,路面由一些长方形或正多边形的石块排列成各种图案。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样子与秘鲁共和国的史前遗迹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特巨石城墙十分相像。虽然没人知道这些建筑诞生的具体历史背景,但通过检测一些长在这些建筑上的红树根的化石,研究人员确定,它们至少已经有1.2万年的历史。”

随着亚当斯的详细讲述,汉考克陷入了沉思。“这是一处不同寻常的遗址,也许在这里,可以找到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汉考克默默地告诉自己。

进行了一番准备后,汉考克和亚当斯潜入了水下,开始近距离地观察这座神奇的建筑。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那条规则而对称的巨型石径。汉考克首先研究了组成石径的岩石。由于整条石径都是由许多小石块将上面的大石块固定在岩床上的,所以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些石头的排列是否有人工介入。

亚当斯向汉考克指出,石径上的图案,与天然图案大相径庭。为验证自己的说法,亚当斯在石径上找到了一个典型的T形结合点,在移开其中的一块大石头后,他们看到了一个完美的矩形凹洞。

由于这次下潜时间较短,所以,汉考克自己并未发现石径的其他特异之处,但亚当斯告诉他:“那些石块长度均为5米,厚度从50厘米到150厘米之间不等,估计每块石头有25吨重,整个石板地面长70米,宽10米。这些大块大块齐整的岩石是用一种类似水泥般的物质黏合起来的。”

“这条石径当年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既然是地基,那么,它上面的建筑又到哪里去了呢?”望着遥远的海平线,汉考克苦苦思索,“如果这些建筑的确是在海平面较低时修建的,那么,这里的地势应该比较高,是修建堡垒或神庙的理想地点。但是,‘比米尼石径’看上去既不像堡垒也不像神庙。”

在汉考克的走访调查中,附近居民都声称,比米尼石径曾经非常高大,而且曾经露出水面。在20世纪20年代,曾有一位美国人用运输船从这里运走了许多珍贵的花岗岩。这位“老兄”的举动,使得比米尼石径只剩下了水下部分。

起初,汉考克对这些“子虚乌有”的传闻并不相信,但曾经亲眼目睹美国打捞队将花岗岩运走的泰勒却改变了他的看法。泰勒已有80岁高龄,他对发生在他孩童时期的“采石行动”仍记忆犹新。他告诉汉考克,这位美国人“当时有两艘运输船,而且,两艘船都带有拖船,另外,还有一架起重机和几名潜水员。这些人使用着带有手压泵的潜水装备,将花岗岩装满了运输船。我亲眼看到他们在挖掘那些石头,这在当时也是远近皆知的事。”

汉考克和亚当斯于是选择在岛屿北部的海域再度潜水,结果他们在海底发现了许多石块。测试结果表明,其中有许多就是花岗岩,而比米尼岛并不出产花岗岩。他们猜测,石块有可能是压舱物或者是由遇难船只留下的。

但这种推测很难得到证实,只有一点让汉考克毋庸置疑,即冰河时代末期,这里的确存在过一个文明世界,而且它就位于比米尼石径的西北端。

迈阿密海洋学院的约翰教授却坚持认为,石径并非人工所为,他说:“许多人都和我一样持有这种观点,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到巴哈马群岛寻找那些早期的考古遗址,不只包括海底,也包括陆地。但在我们对巴哈马的所有岛屿都进行了考古调查后,结果却发现陆地上最古老的遗址也只有大约3000年的历史,再也没有更古老的遗址了。”

汉考克问道:“陆地上的遗址只有3000年,那水下的呢?水下的遗址应有多少年历史?”

约翰教授答道:“史前海洋考古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如果你发现一座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的建筑露出海面,自然应该有人去一探究竟,但遗憾的是,从来没有这方面的记录。”

“为什么没有人去研究呢?!”汉考克问。

“因为根本没有组织去资助进行巴哈马史前历史的海底调查工作。人们认为在巴哈马附近海域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所以也就很难找到资助机构。”约翰教授略显无奈。

人类文明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史前人类到底是如何生活、交流和繁衍的?尽管考察工作困难重重,但汉考克决定要继续追查下去。告别马耳他后,他开始向另一个神秘莫测的国度——印度进发,因为那里不但发现了规模完整的地下建筑群,还发现了很多年代久远的手工艺品。

P35-38

后记

几乎每个人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们是谁?全人类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如何从文明之初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贡献?人的形成究竟意味着什么?显然,回答这些问题并管窥或洞悉自身,必须要了解我们的过去。本书所呈奉的古代遗址探索,便是了解我们的过去、发现我们的过去、重建我们的过去的途径之一。有关我们自身的起源,我们在各种不同情景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我们的习俗,我们的信仰,将得到复原和解释。不过,“词典如钟表,再差也比没有强,再好也别指望它十分准确”,把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英文字典》的编撰者)说的这句话用在探索发现上,我们想表达的另外一个意思是,书中所提到的任何一个古遗址,都不可能反映古代社会的所有方面,但每个遗址提供给我们的有关过去的侧面,却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本书付梓的时候,我们要再次感谢湖北天一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的编审吕薇女士,没有吕薇老师的通力支持和合作,很难想象本书能够如此顺利地出版。

同时,我们还要再次感谢文物摄影9币周鹏先生在图片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各位作者在撰稿过程中认真负责、勇于考证的科学精神。作者姓名及撰文标题如下:于至堂(《海底古城——与那国深海探秘》、《马耳他的洪荒帝国——失落在冰河时代的远古史歌》、《印度海湾“双子城”之谜——寻找9000年前遗失的时光》)、鲍志萍(《谁来拯救庞贝——千年奢华,渐行渐远》)、刘奕含(《探索西夏王陵——破解一部无字天书》)、李文波(《地下佛城——法门寺地宫的秘密》)、黄文莱(《传奇陵山——洞墓里的王宫》)、李军(《复活中山国——一个险些从历史中走失的小国》)、周志新(《定陵惊梦——被遗忘的锦盛与寂寞》)、周晓红(《阳陵探秘——西汉的精神世界》)。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在各方面对本书给予支持的其他同志,他们是:黄小敏、叶茜茜、周杰英、张骏、罗明、俞吉元、王明秋、范庭、朱元泰、孔小明。

大陆桥文化传媒鲍志娇

2010年4月1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