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冬,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后,皖西地区党组织积极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注意错误,而蒋、阎、冯军阀混战蒋介石获胜,使蒋介石有了“围剿”红军的力量和时机。于是,蒋即着手部署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孙晓青编著的《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为“红流纪事”丛书之一,讲述了五次反“围剿”的全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红流纪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孙晓青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30年冬,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后,皖西地区党组织积极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注意错误,而蒋、阎、冯军阀混战蒋介石获胜,使蒋介石有了“围剿”红军的力量和时机。于是,蒋即着手部署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孙晓青编著的《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为“红流纪事”丛书之一,讲述了五次反“围剿”的全过程。 内容推荐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走过了长达28年光辉而曲折的历程。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先辈们,编者组织人员编写了《红流纪事》丛书,以志纪念。 孙晓青编著的《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为其中一册。 《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讲述了:第一次反“围剿”;第二次反“围剿”;第三次反“围剿”;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等事件。 目录 第一次反“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 试读章节 (四)龙冈之战 12月16日,各路敌军开始向苏区中心区进攻。新编第五师、第十八师先后进占东固,没有发现红军主力。第五十、第六十、第六十一、第二十四、第八师分别进入招携、万安、泰和、草台岗、新丰、三坑等地。沿途屡遭红军小部队和地方武装袭扰、阻击,交通运输常被阻断,进展缓慢。12月24日至28日,敌军第二十/\师进至因富,第十八师先头1个旅推进到南垄。第五十师进到源头,准备进攻小布。第二十四师经东韶进至洛口,第八师进到广昌,其先头部队已推进至头陂。敌第六十师准备经赣州转向北进,配合泰和之第六十一师进攻兴国。 敌军深入根据地内部,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又不断遭到红军和赤卫军、少先队的袭扰,士气沮丧,饥饿不堪,为红军实施反击创造了有利态势。12月25日,红—方面军总部在小布村外的河滩上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亲自写了一副对联悬挂在主席台两边,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他还提出了歼敌制胜的6个条件:(1)军民一致,人民积极援助红军;(2)可以主动选择有利的作战阵地;(3)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一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4)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拣弱的打;(5)可以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打;(6)可以造成敌人的过失,乘敌之隙,加以打击。 红军起初选择的打击目标是距离红军最近的谭道源的第五十师。红军主力分别于25日和27日在小布地区设伏,准备出其不意地将谭道源部歼灭于运动之中,但都因该部不敢孤军冒进,因而没有成功,部队上下议论纷纷。曾任毛泽东警卫员的吴吉清后来回忆说:“夜里,毛泽东和朱德一起商议作战行动时说:‘机会总是要来的,我们还得耐心等一等。”’几天之后,红军侦察得知,敌第一纵队司令兼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正大步向龙冈推进。 敌十八师在推进过程中曾与新编第五师发生过一场误会。12月16日,敌新编第五师前进至头陂,发现山顶有人开枪射击,怀疑是红军,便派部队迎战,谁知对方却销声匿迹了。公秉藩认为这样会延迟行军速度,于是故作镇静,不予理睬,命令部队照常行走。一路上,敌人发现红军留下的许多标语,如:穷人不打穷人,缴枪不打人,优待白军俘虏,欢迎白军士兵投降,带枪来归者赏大洋10元,杀死白军长官来归者有重赏,等等。还在富田宿营的时候,公秉藩就发现过红军写下的标语:“活捉公秉藩枪决!”看到这样的标语,敌人非常害怕。第九旅旅长王懋德担心地告诉公秉藩:“我很害怕‘穷人不打穷人这个口号,如果我们的士兵一旦觉悟,枪口对准我们,那可不得了。”敌人进村之后发现,村子里早已坚壁清野,空无_人,就连坛坛罐罐也找不到。看到这—切,敌人明明知道这是红军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新编第五师到达富田之后,王懋德获悉,东固的红军已经向宁都一带撤退。这时,敌第十八师尚未到达东固。于是,王懋德建议取消绕道九寸岭的路线,直接去东固。公秉藩表示赞成,并亲自率领师直属部队和第十旅,经头陂绕过东固从侧后进入。12月19日中午,第九旅的两个团未经战斗就进人东固,并在周围山冈上设置步哨监视红军。当晚,敌第十八师前卫工兵营也赶到东固附近。张辉瓒为什么要派工兵呢?据说,这是害怕红军埋设的地雷,特派工兵来扫雷。第二天凌晨,第十八师先头部队赶到东固,迷雾之中,发现山上有哨兵,怀疑是红军,便开枪射击,双方对打起来,一时间,迫击炮、机关枪响彻山谷,一阵射击之后,双方都有伤亡。后来,第九旅在士兵的尸体上发现了十八师的番号,就用号音进行联络,这才消除误会。王懋德毕恭毕敬地把张辉瓒迎进东固。傍晚,公秉藩到达东固,当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决定将这场误伤谎报为攻占东固的战况,分别报告了鲁涤平、何应钦和在汉口的蒋介石。不明真相的蒋介石立即回电说,新编第五师将士用生命克奏肤功,应该嘉奖,决定将新编第五师的番号提高为第二十八师,并奖励全体官兵两万大洋。相反,蒋介石在电报中把张辉瓒痛骂了一番,说他贪生怕死,可耻之极。张辉瓒垂头丧气,恼羞成怒。 12月28日下午,鲁涤平命令张辉瓒于第二天赶到龙冈。接到命令之后,张辉瓒决定让第五十四旅留守东固。当时,第五十二旅旅长戴岳劝张辉瓒,将十八师全部开到龙冈,东固不必留人。但张辉瓒不听,打算率领师直属部队(炮兵营、工兵营、特务营和骑兵连等)和第五十二、第五十三两个旅进占龙冈。 龙冈是位于丰县县城以南90公里处的一座集镇,全镇也不过300来户人家。12月29日,第十八师五十二旅抵达龙冈。此时的龙冈镇已经找不到食物,镇子里只有一名中年男子,还被当做奸细枪毙了。下午5时,张辉瓒来到龙冈。晚上9时,张辉瓒在师部召开会议。他在会上说,谭道源师急切地盼望援军,我师奉命增援,将于明日继续前进,诸位有什么意见吗?戴岳建议在龙冈停留一天,以等待第五十四旅赶到,并电告公秉藩,让其于30日赶到距离龙冈4公里处的表湖,两师齐头并进,相互策应。但是,张辉瓒说,第五十师与红军已经接触,应立即增援。戴岳仍据理力争,说红军原来想诱谭道源师进入山谷,一举歼灭,后来发现谭道源停止不前,且在构筑工事。这样,红军打谭道源师就比较困难了。而且,红军已得知第十八师前来增援,如果两师会合,红军要想解决这两个师就更不容易了,他们势必会以少数兵力牵制当前之敌,其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先解决第十八师,然后回过头来再打谭道源。 后来,事实证明,戴岳的分析是正确的。可惜,张辉瓒置之不理,说上峰的命令已下,各师明日必须继续前进,不得有误。 此前,红一方面军总部已经获悉第十八师主力向龙冈推进,决定抓住该师孤军深入、立足未稳的有利时机,用1个团的兵力在赤卫军、少先队的配合下,牵制源头、洛口、头陂的第五十、第二十四、第八师,主力部队分左、右两路秘密西进,于运动之中歼灭第十八师。12月29日下午,红一方面军在向龙冈前进途中,得知第十八师主力已到达龙冈,当晚确定了围攻龙冈的部署:红三军为右翼,于30日清晨占领木坑以北地区,继而向龙冈攻击前进;红十二军(缺第三十五师)为左翼,于30日拂晓向表湖前进,以一部占领龙冈南端之盲公山,主力截断龙冈至南垄大道,从兰石、茅坪攻击第十八师侧后;红三军团、红四军以主力向上固、下固前进,以一部抵达还铺附近,并向龙冈西北端之张家车攻击前进,如果上固没有敌人,主力转向还铺、张家车攻击前进,以一部向下固、潭头警戒。位于约溪的红三十五师,于30日中午前穿插至南垄、龙冈之间,配合红十二军主力攻击龙冈,并向南垄警戒。红—方面军总部于30日进至小别附近的黄土岭指挥战斗。 遵照张辉瓒的命令,12月30日凌晨6时,第十八师第五十二旅为先头,师部和第五十三旅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 P16-20 序言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走过了长达28年光辉而曲折的历程。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先辈们,我们组织编写了《红流纪事》丛书,以志纪念。 近些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硕果累累,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各类党史著作数以千计。但在已出版的著作中,将一些重大事件独立写成一本综合性的小册子,合起来形成一套丛书,目前尚不多见。将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融合在一起,以此为骨架来展现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吧。 选择中共党史上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需要做些筛选。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很多,我们这套《红流纪事》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在选取事件的过程中。除以上一些考虑之外,经过反复综合、权衡,觉得还应有下列标准:一是体现重要性。也就是说,所选事件要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二是注重代表性。所说的代表性,就是某件事可能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影响并不是很大,但考虑到它可能是代表某一方面的,对这样的事件也选取了一些。三是注重平衡性。所说的平衡性有两层意思:其一,处理好事件与事件之间的交叉。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一些重大事件彼此之间是有一些关联的,因受事件独立性的限制,相互之间必须避免重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撰稿过程中,通过详略取舍的办法作了一些处理。其二。要照顾到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中共早期组织,工农运动、军事斗争,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各地武装起义,各苏区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各解放区、各大战役,等等,都有所选取,尽量照顾到方方面面。尽管作了上述一些考虑,但由于每一小册子都是以某一事件为中心独立成册的,所选事件仍具有相对独立意义。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已出版的党史书籍。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直书。严格地说,这套书还不算是一套学术著作,而是一套近乎通俗性的读物。努力做到既保持历史的真实性、严肃性,又力求文字朴实、通俗易懂,是我们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目前这套丛书与我们的初衷还有一定距离,与读者的期望还会有很大差距,我们在此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给予谅解。当然,也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在此,我们向所有关心此书的同仁、朋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编者 2011年3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