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陈思和先生近期新作品,理论思想的回忆录; 从文学史的角度反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为处于人生困惑中的知识分子提供可借鉴的回答。" 内容推荐 陈思和先生以讲话的形式梳理自己的文学思想,这也可看作是一部理论形态的回忆录。在陈思和看来,中国现代文学史本身就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史;探究文学史的问题,无法绕开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责任及其在既定的社会传统及现实背景下所进行的实践,而这些都最终受到知识分子的思想所驱使,与他们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作者选取文学性语词——庙堂、广场和民间岗位,作为研究价值取向的关键词,借用这些词汇背后的深层含义,来勾勒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史及其在社会中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目录 "开场白 第一单元? 背景 一、必要的铺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二、必要的铺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三、我在“人文精神寻思”中 第二单元? 追寻 四、读《追问录》 五、以严复为起点 六、回到新文化传统 第三单元? 广场 七、广场的形成 八、广场上的歧路 九、从鲁迅到巴金 第四单元? 反思 十、知识分子与intellectual 十一、知识分子的两个标准 十二、“整体观”到“重写文学史” 第五单元? 岗位 十三、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确立 十四、知识分子岗位的超越性 十五、知识分子岗位的民间性 结 语 十六、知识分子岗位的当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