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世界科技史》由李超主编,不仅涵盖了文化、科学,更把艺术和道德修养涵盖进去;作为青少年课外读物,与课本的枯燥单调相比,本书中的知识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易于被青少年朋友们接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世界科技史/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常识系列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作者 | 李超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世界科技史》由李超主编,不仅涵盖了文化、科学,更把艺术和道德修养涵盖进去;作为青少年课外读物,与课本的枯燥单调相比,本书中的知识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易于被青少年朋友们接受。 内容推荐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常识”系列丛书,是一套科普、文化、艺术、道德修养常识类读物。这本《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世界科技史》由李超主编,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本书是嘹望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科技的一个窗口,是了解德育修养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窗口和平台,青少年可以对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科技、道德修养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世界科技史》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让青少年了解更多的知识,激发青少年探索世界的欲望,让青少年更好地把握生活。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他们最富于学习、创造精神之时,将这本书献给他们,相信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录 古埃及文明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金字塔 木乃伊医药 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对数学发展的贡献 古印度文明 10进位制 中国古代文明 古中国的天文学和历法 刘徽注解《九章算术》 祖冲之与圆周率 张衡与天文学 僧一行与天文学 郭守敬与天文水利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古希腊文明 泰勒斯——科学之祖 毕达哥拉斯与毕达哥拉斯学派 恩培多克勒提出元素学说 德谟克利特创立原子学说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史的分水岭 柏拉图最早提出“元素”名词 希波克拉底——医学之父 亚里士多德与数学和物理 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 阿基米得与浮力定律 盖仑与解剖学 普林尼编著《自然史》 科学的革命 达·芬奇——文艺复兴巨匠 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人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科学斗士——布鲁诺 阿维森纳——医中之王 近代天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谷发现新星 开普勒奠定天体力学 伽利略——科学的天才 哈勃与现代天文学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物理学的发展 罗伯特·胡克发现“胡克定律” 牛顿对科学的伟大贡献 帕斯卡与数学和物理 卡文迪许给地球称“体重” 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迈克耳孙测量光的速度 伦琴发现x射线 玛丽·居里与放射性元素研究 约瑟夫·汤姆生发现电子 电磁学的发展 电磁学之父——吉伯 富兰克林——电学先驱 库仑发现库仑定律 伏打发明电池-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安培与电动力学 法拉第与现代电工学 化学的发展 帕拉切尔苏斯开创化学制药业 玻意耳与分析化学研究 拉瓦锡——现代化学的创始人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李比希与有机化学 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 生物和医药学的发展 维萨里创立近代解剖学 哈维正确解释血液循环 培根开创现代实验科学 布丰的生物进化思想 生物进化论的先驱——拉马克 达尔文与进化论 孟德尔开创近代遗传学 摩尔根创立基因学说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 数学的发展 笛卡儿创立解析几何学 科学上的天才——高斯 原子学的发展 道尔顿的新原子学说 卢瑟福与原子物理 费米与原子物理 技术的革命 哈格里夫斯发明高效纺纱机 瓦特发明蒸汽机 威廉·西门子发明先进的炼钢法 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机 戴姆勒发明摩托车 试读章节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公历,人们一般称为“西历”。其实,这种历法并非产生于西方,而是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古埃及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是农业生产却很发达,这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着密切的关系。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只有尼罗河流域像一条绿色的缎带从南到北贯穿其间。直到现代,埃及有95%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缎带中。因此,在古希腊时代,西方人便把埃及称为“尼罗河送来的礼物”。古代埃及人同中国人将黄河当做母亲河一样,也将尼罗河视为母亲河。 尼罗河全长6648公里,同亚洲的长江、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并称为世界最长的河流。 在埃及境内,尼罗河于每年6月开始涨水,7—10月是泛滥期。这时,洪水挟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皲裂的农田。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时,农田里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泥,这等于上了一次肥。古埃及人在11月进行播种,第二年的3~4月收获。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发生过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为了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认识到必须掌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准确地计算时间,这就需要有一种历法。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他们还发现,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今天的开罗城附近时,天狼星与太阳正好同时从地平线升起。以此为根据,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为365天,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就是埃及的太阳历。 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定为365天,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回归年)相比较,只相差1/4天,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准确了。 金字塔 古埃及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统治者在历史上被称为“法老”,他们的陵寝即金字塔。古代埃及人对神有着虔诚的信仰,他们把来世看作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倍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在生前都会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它,以求死后获得永生。大多法老或贵族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还命令匠人以坟墓壁画和木制模型来描绘他们死后要继续从事驾船、狩猎、欢宴的活动,以及仆人们应做的活计等等,使他们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样生活得舒适、如意。 古埃及金字塔位于尼罗河西岸、开罗西南,大约建于公元前27世纪,是古代埃及安葬国王(即法老)和王后的陵墓。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可以再次托生,所以他们将国王的尸体制成不会腐烂的干尸,即木乃伊,安放在陵墓里。金字塔的规模宏大,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颇似汉语中的“金”字。埃及迄今已发现80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3座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胡夫之子)金字塔、孟考拉(胡夫之孙)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自胡夫金字塔建成至1889年的4000多年中,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的底边原长230米,原高146.5米,塔的底角为51°51'。整个金字塔坐落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据统计,此塔由230万块石块砌成,由10万名民工费时30年建成。外层石块约115000块,平均每块重2.5吨。石块问的接缝处不用任何黏合物,却能严密得连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塔内结构复杂,有甬道、石阶、庙堂、墓室并饰以壁画、雕刻等艺术品。 如此巨大的建筑物,古埃及人是用什么器械、什么方式建造的呢?这一直是个难解的谜。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任何相关的设计图纸和文字资料。人们只能从考古发现中越来越惊叹古埃及人民的伟大。 木乃伊医药 木乃伊就是通过涂敷香料得以保存下来的尸体。 古埃及人相信人的生命在死后还会继续。因此,他们对死后保存尸体和对生前保持良好、健康的身体同等关切。制作木乃伊是古埃及特有的传统,也是古埃及文明留给后世的一份特殊的遗产。 古埃及人没有为后人留下有关木乃伊的制作方法的记载。经过后人的研究和化学分析得知,木乃伊的制作主要是采用埃及某些地区,特别是奈特龙洼地出产的氧化钠使尸体完全干燥。制作木乃伊的全过程长达70天,且费用昂贵,除需要各种药品、香料避邪物、护身符等,仅包一个尸体有时就要用1000多米的优质亚麻布。因此,只有国王、王亲国戚、贵族富豪才花销得起,穷人只能从简,甚至草草了事。直到基督教在埃及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元4世纪以后,制作木乃伊的习俗才被废止。 古埃及专门有一批人以制作木乃伊为职业,他们所掌握的技术代代相传。在古埃及,制作木乃伊,生产与此有关的必需品,无疑形成了相当重要、规模又颇大的行业系统。这一行业的存在,表明古埃及人已经掌握了物理、化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他们用作干燥剂的氧化钠,经现代科学分析,乃是碳酸钠、盐等的混合物,可见这些物质的化学作用在当时已为人知。 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习俗,给了他们了解人体构造的机会。这对古埃及的医学,特别是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种习俗,加上有利的气候条件,使数以百计的尸体保存了数千年。通过这些木乃伊,专家们不光可以准确地推测出他们的年代,而且还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身体情况和疾病流行的情形。P2-6 序言 科学是人类改善生存条件的动力源,科学家正是这个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源的开拓者,科学史就是由这些人类的优秀儿女所书写的。让孩子们就了解了解伟大的科学家们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和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仅能增加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更能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的信心,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本书,能让青少年了解到: 1. 科学上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科学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科学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阻碍。这里有人为原因:有些旧势力、保守派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也有历史原因:在宗教势力横行的中世纪,科学受到了摧残,科学家受到迫害,科学的脚步不仅未能前进,反而向后倒退;还有对科学的认识存在不足: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在古代就非常发达了,而在宋代以后因为科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在近代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 2. 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火不能把我征服”的布鲁诺、为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塞尔维特……他们为科学执著一生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3. 科学成果是勤奋与汗水换来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了全部心血。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牛顿说:“天才就是勤奋,勤奋,再勤奋。”成功不是凭侥幸获得的,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科学上有所收获。 4. 获得科学上的成功还要善于学习。历史上每一位科学家都是善于利用前人的经验,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牛顿,也有“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通过了解科学史,能让年轻人体会到,只有善于利用前人的经验及成果,才能事半功倍。年轻人之所以要努力地学习各门功课,就是要更好地用先人的智慧和经验来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 5. 进行科学研究要善于观察与思考,敢于怀疑一切,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通过对科学史的了解,年轻人要认识到真理不是绝对的,对真理的理解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加深的,在一种状况下正确的认识而在另一种状况下却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本书是一部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科普读物。书中主要介绍了那些对人类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及他们的发明发现,但还有许多的科学家没有列入本书之中,这并非是他们对科学的贡献不大,而是受篇幅所限。 进入21世纪后,科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广大的青少年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好环境,所以更要珍惜好时光,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的历程,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努力学习,为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未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