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缤纷艺术/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徐樑//孙晋诺//许友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8 《十面埋伏》的曲子听起来就给人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这支乐曲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十面埋伏》是一首动人心魄的古曲,表现了楚汉相争、垓(gai)下之围的场面,凸显了乐曲激烈雄壮、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的特点,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曲的代表作。

楚汉之争是秦朝灭亡之后,推翻秦朝的起义军首领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在争斗过程中,英武善战的项羽一再刚愎自用、错失良机,刘邦则老谋深算、善用人才’逐渐由劣势转为了优势,并最终赢得了胜利。这场争斗的最后一战即垓下之围,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如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

垓下决战之际,刘邦的三十万汉军将项羽的十万之众团团围住。半夜时项羽突然听到汉营唱起了楚歌,以为楚地已经陷落;被困的楚军昕到楚歌,思乡心切,斗志瓦解,纷纷逃散。最终项羽身边仅剩下一千多人,决定黎明突围,返回江东。此夜,项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i)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众人泣涕,莫能仰视。虞姬是—直陪侍在军中的项王爱妾,她自知难与项王一同突围,便自刎于军中。项王率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外逃,汉军以五千骑兵追击。项羽与汉军激战数次,逃到乌江边时只剩下他一人一骑,他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自刎而死,汉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有意思的是,对垓下之围的文学和史学记述大多是站在楚军角度,以项羽为叙事主体,凸显英雄末路之际的悲壮。另一首著名的琵琶曲《霸王卸甲》也是以此为主题的。而《十面埋伏》的叙事主体则是汉军,整首乐曲主要表现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因此有一种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

19 《广陵散》是一首怎样的曲子?为什么“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要在死前演奏它?

魏晋之际的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七人被称为“竹林七贤”。关于他们流传有很多故事,嵇康死前演奏《广陵散》便是其中之一。

嵇康受钟会的陷害,被司马昭处以死刑。在临刑之前,他拿起琴弹了一曲《广陵散》,弹完后长叹一声:“以前袁孝尼想向我学这首曲子,我没有传授给他,现在我死了,世间就再也不会有这曲《广陵散》了啊!”能够从容不迫地在临死之前弹琴,这本身就表现出嵇康不同寻常的气度,他不会在丑恶与黑暗面前流露出任何畏惧和怯懦。他以弹琴时的从容不迫昭示了自己生命的高贵。

那么,嵇康弹的为什么是《广陵散》而不是其他的曲子呢?关于《广陵散》,主要有这样两种传说:一是认为《广陵散》就是《聂政刺韩王曲》(聂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这首曲子是聂政在假扮乐师刺杀韩王之前演奏的,因此曲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慷慨激昂的杀伐之气。二是相传该曲是由鬼魂传授给嵇康的。据说嵇康有一天晚上在旅舍里弹琴时,空中飘来一个声音,称赞他弹得好。嵇康并不害怕,而是邀请鬼魂来探讨音乐。于是鬼魂就把这一曲《广陵散》传授给了嵇康,并和他约定不能传授给别人。将这两种传说综合起来看,《广陵散》具有一种重视个人生命价值的激越慷慨的特性。

《广陵散》在嵇康死后真的失传了吗?据说嵇康的外甥袁孝尼曾经在嵇康弹奏《广陵散》时在门外偷听,但是尚未听完就被嵇康发现了,所以他只听到了三十三段。后来袁孝尼自己补上了八段,就形成了四十一段的谱本。这四十一段的《广陵散》与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保留在《神奇秘谱》中的琴曲《广陵散》是否存在着渊源关系?这一点其实无法确认。但是从《神奇秘谱》中《广陵散》的曲谱特点来看,它的来源确实很早,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嵇康所弹《广陵散》的遗响。  P24-26

目录

1 有一种音乐让孔子听了之后“三月不知肉味”,你知道是什么音乐吗?

2 西方人用哆雷咪发嗦啦(123456)作音阶,我国古代用什么表示音律?

3 简谱和五线谱都是近代由西方传入的,我国古代的乐师用什么来记谱呢?

4 《新唐书》记载:“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在古代,音乐为什么会有雅俗之分呢?

5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为什么会被用来形容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呢?

6 我们都知道西方的交响乐激昂恢弘,中国古代有没有类似交响乐的音乐形式呢?

7 八音盒是由西方人发明的机械音乐盒,我国古代音乐史上也有八音分类之说,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8 “滥竽充数”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竽是一种怎样的乐器?

9 为什么“琴瑟和鸣”被用来形容夫妻感情好?与这两种乐器有什么关系?

10 古筝和古琴都是典型的古代乐器,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11 古文中常常出现“丝竹”二字,如“无丝竹之乱耳”“缓歌慢舞凝丝竹”,“丝竹”到底是什么呢?

12 唐代诗人李贺曾在《李凭箜篌引》中对箜篌的音色给予极高的评价,你了解这种乐器吗?

13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流传千古的著名长诗,琵琶是一种怎样的乐器?一般弹奏于什么场合?

14 月琴这种民间乐器自晋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它的命名与月亮有关系吗?

15 口琴是现代十分流行的小型吹奏乐器,据说这种西洋味十足的乐器源自中国,真是这样吗?

16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为什么汉代宫廷所奏的多为胡乐胡曲呢?

17 《梅花三弄》和《阳关三叠》都是我国古代名曲,其中的“三”表示什么意义?

18 《十面埋伏》的曲子听起来就给人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这支乐曲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19 《广陵散》是一首怎样的曲子?为什么“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要在死前演奏它?

20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为何成了亡国之音?

21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中的“二泉”是指两汪清泉吗?

22 早期舞蹈只是出于审美需要而产生的吗?中国最早的舞蹈大约是什么时期产生的?

23 汉代美女赵飞燕以跳“掌上舞”著称,她真的能在人的手掌上翩翩起舞吗?

24 舞蹈发展到唐代突然有了历史性突破,与前几朝的舞蹈有很大不同,这是为什么?

25 我国古代的歌舞表演者中有男演员吗?

26 孔雀舞是一种什么舞?为什么傣族人喜欢跳孔雀舞?

27 古代将戏曲班子称作“梨园”,戏曲和“梨”这种水果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28 古典戏曲表演中的水袖是一种什么样的袖子?与水有关吗?

29 西方戏剧中有“幕”和“场”的区别,中国古代戏剧中有这样的区分吗?

30 《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历史上真有窦娥此人吗?

31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为什么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32 昆曲是我国的一种古老剧种,“昆”字是指地名还是音律呢?

33 京剧角色中的“丑角”是因为扮演者长相丑陋而被如此称呼吗?

34 俗语常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那么在京剧中,红脸和白脸各自代表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35 古典戏剧中为什么会有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这样的反串表演?

36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唱”和“念”我们很好理解,“做”和“打”又分别指什么呢?

37 秦腔和信天游都是生根、成长在三秦大地上的民间艺术,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38 黄梅戏是一种曲调优美的地方戏曲,它的命名和黄色的梅花有关系吗?

39 凤阳花鼓是一种怎样的民间曲艺?

40 双簧是一种著名的传统曲艺形式,它因何命名?有什么特点?

41 快板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有什么来历?

42 在相声表演中,常有逗哏、捧哏之说,“哏”是什么意思呢?

43 欧美说唱音乐在当下年轻人中十分流行,这种说唱音乐和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有相似之处吗?

44 “舞狮”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为什么是舞狮而不是舞别的动物呢?

45 “旱船”是一种船吗?

46 “蛋壳黑陶杯”是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它真的是用蛋壳制作而成的吗?

47 “始作俑者”中的“俑”在古代的用途是什么?

48 “马踏飞燕”是一件著名的东汉文物,形状为一匹骏马踏于细小的飞燕之上,这件艺术品是如何保持重心稳定不倒的呢?

49 晚唐诗人陆龟蒙曾以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赞扬越窑所产的“秘色瓷”,“秘色瓷”的“秘色”究竟是什么颜色呢?

50 《青花瓷》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历史上的青花瓷起源于什么时候?为什么备受青睐呢?

51 “唐三彩”包含哪三种基本色彩?它真的只有三种颜色吗?

52 瓷器是中国畅销世界的艺术品,它上面的纹饰图案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53 古代的玉器有很多种,璧、瑗、环、玦这四种玉器各是什么形状?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54 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中所说的夜光杯真的可以在黑夜中发光吗?

55 《西游记》中的沙僧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为什么琉璃被如此重视呢?

56 紫砂壶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它是由紫色的砂泥制作的吗?

57 景泰蓝是一种什么样的工艺品?是因为呈现蓝色而命名的吗?

58 “鼻烟壶”内精美繁复的图案是怎样画到烟壶内壁上的呢?

59 为什么要用兽皮而不是彩纸来制作皮影戏道具?

60 无锡惠山泥人是我国泥塑工艺的代表,它的工艺品分“粗货”与“细货”两类,这里的“粗”和“细”是什么意思?

61 湘绣、粤绣、蜀绣、苏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它们各以什么绝活出名呢?

62 蜡染服饰真的是用石蜡做染料吗?

63 “中国结”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它的每一个结都必须用一根丝线从头到尾编结而成吗?

64 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了一种来自山西的“可以食用的民间艺术品”,你知道是什么吗?

65 “毛猴”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品,不过它的材料与猴子并无关系,那它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66 插花艺术起源于中国,它在中国古代是什么形式呢?

67 茶道起源于古代中国,它有哪些讲究呢?

68 “颜筋柳骨”常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那书法中的“筋骨”具体指什么?

69 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它为何让后人如此钟爱?

70 既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那有没有“天下第二行书”呢?

71 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传世名作《肚痛帖》真的是在肚子痛时创作的吗?

72 为什么古代的书法碑帖是黑底白字的?

73 我国收藏古代碑刻作品最丰富、名作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74 什么样的画才能称为国画?只要是中国人画的都可以叫作国画吗?

75 我们现在看到的画作大多是画在纸上的,在没有纸张的年代,古人如何作画呢?

76 什么是书法绘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法?它和“白描”是一回事吗?

77 古代的文人画是指文人所画的画作吗?

78 著名的狼毫笔是采用狼的毛发制成的吗?

79  为什么我们现在写字画画时用的大多是宣纸呢?宣纸的“宣”是什么意思?

80 花鸟画中的“工笔”和“写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两个词可以用来给绘画分类?

81 泼墨画就是直接把墨汁泼到纸上吗?

82 水粉画和水彩画有什么区别?

83 中国的古代壁画赫赫有名,它们都画在哪些建筑的墙壁上?

84 汉代文物中的“画像石”是雕塑还是壁画呢?

85 为什么敦煌壁画中有那么多怀抱琵琶的仙女呢?

86 名画《步辇图》中为什么有的人被画得特别大而有的人却被画得特别小?

87 《韩熙载夜宴图》中为什么会出现五个韩熙载?

88 《清明上河图》中究竟画了多少个人物呢?

89 黄庭坚为什么嘲笑苏轼的字像石头压着个癞蛤蟆?

90 宋代有一位书画家竟然敢向皇帝索要砚台,他是谁?

91 为什么郑思肖画的兰花都不画土而露着根?

92 《富春山居图》后来为什么藏于两个博物馆呢?

93 明代文人唐伯虎和“唐伯虎点秋香”故事中的唐伯虎是同一个人吗?

94 朱耷画的鱼和鸟为什么都翻着白眼?

95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人称“扬州八怪”之一,他究竟“怪”在何处呢?

96 《百骏图》中真的有一百匹马吗?为何这幅中国古代名画会出自一位意大利画家之手呢?

97 中国古代有“油画”吗?是什么样子的呢?

98 雕塑艺术中有一类作品被称为“圆雕”,以“圆”冠名是因为这些艺术品都是圆形的吗

99 中国古代的“雕漆”艺术品是直接在漆器上雕刻吗?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漆一样吗?

100 印章雕刻艺术在我国古代广泛应用,古人利用怎样的技术防止印章伪造呢?

101 篆刻作品中的“阴刻”和“阳刻”指什么呢?

102 古代的木刻版画是在木板上绘画吗?

103 “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没有脖。鼻子眉眼一块凑,千万别把骨头露。”这说的是哪种画的画法呢?

序言

为什么过年放鞭炮?为什么重阳要登高?为什么额前的头发叫“刘海”?为什么乱涂乱画叫“涂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乍一看平平常常,但要把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却未必那么简单。

就像每一条溪水都有源头,每一个今天的现象,都有历史的影子。了解现象,探究过去,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一个“为什么”的解答,会牵出新的“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消长连缀,可照出整个中华文化的轮廓——我们愿与读者分享这样的体验:寻找,回答,联想,生发。因此,我们推出了“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

本套丛书本着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的原则,专注于解答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编写时按照专题、领域进行分类,分别为华夏历史、地理名胜、礼仪称谓、中华智慧、神话传说、多彩汉语、人文思想、文苑英华、文化精华(2册)、民俗风情、节日节气、体育娱乐、科学发明、军事外交、园林建筑、衣食住行、学习教育、缤纷艺术、身体生命。共计20册,分辑推出。

丛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设问力求生动有趣、简洁通俗,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回答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语言风格明快活泼,不做繁琐考究,适量引用古代经典,在原题的基础上有所扩展。

问答配有插图与图注,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生僻字词标出汉语拼音,配以简注,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本套丛书由精通中华文化、乐于分享知识的专业人士协力完成,感谢他们辛勤而有益的劳动。

中华书局编辑部

内容推荐

中华五千年,留下了众多精彩纷呈的传统艺术,每项艺术门类背后都不乏有趣的文化知识点。徐樑、孙晋诺、许友超撰写的《缤纷艺术》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内容涉及艺术知识、艺术趣闻、名人轶事等,着意挖掘其中的文化知识,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解答。本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读物,主要读者对象为青少年。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艺术门类繁多,精彩纷呈。徐樑、孙晋诺、许友超撰写的《缤纷艺术》以趣味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与传统艺术相关的知识、趣闻、故事等,涵盖音乐、舞蹈、戏曲、器物、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门类。在形式上采用一问一答式,提问生动活泼,发读者心中之问,易于激发读者兴趣。例如汉代美女赵飞燕以跳“掌上舞”著称,她真的能在人的手掌上翩翩起舞吗?“唐三彩”包含哪三种基本色彩?它真的只有三种颜色吗?“颜筋柳骨”常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那书法中的“筋骨”具体指什么?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传世名作《肚痛帖》真的是在肚子痛时创作的吗?《韩熙载夜宴图》中为什么会出现五个韩熙载?……本书解答问题时不仅介绍了相关的艺术知识,而且穿插了生动的逸闻趣事。每个问题还精心选配了精美图片,图注信息量丰富,活泼有趣,大大提高了图书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5: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