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狼虎之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野狐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底层妓女的自述。

真爱和幸福不是一次性消费品,失去了还可以再来,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它们原来就在你身边。这是一个掰扯不清的爱欲年代。

这是一本把男人女人统统扒光了给你看的小说!!阎真等著名作家欣然同意作序,鼎力推介野狐的这本《狼虎之年》。

内容推荐

失身就等于不纯洁?出轨就等于背叛?成功就等于不择手段?家庭就等于琐碎争吵?

结婚治愈了范丽的梦游症,却使李子雄患上了性冷淡。“就那么回事呗,几分钟的事,眼一闭就过去了,就当被鬼打了。”

野狐的这本《狼虎之年》全景式扫描了中国当下不同年龄和阶层人们的情感原生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间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狼虎之年》道尽了人们情感与现实之间的纠结和摩擦,被读者誉为“中国当代《金瓶梅》”,“堪称是当代经典的情感小说!

目录

引子

上部

第一章 老夫妻

第二章 梦中人

第三章 干女儿

第四章 大师哥

第五章 小师弟

第六章 爱大米

下部

第七章 阴阳错

第八章 红颜怒

第九章 畸情变

第十章 倾城殇

尾声

附录:在边缘游走的野狐(代后记)

试读章节

酒喝得有点多了。“能喝八两喝一斤,这个同志要高升”,李富贵脑子里还在回想起这句话。虽然只是酒酣耳热问的玩笑,但想想自己从一个司机干到现在的副处长,这话多少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富贵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虽说在部队是汽车连连长,但到了地方就得降级使用,连长降两级就只能在司机班当司机了。尽管是司机班班长,但连个科级也不是。不过富贵还是很上进,再怎么也是在省厅级单位,而且他来时汽车班才三个人,四台车,其中一台还是老掉牙的伏尔加,早就趴窝了;最好的是台桑塔纳,一般是厅长用,他这个班长当然就给厅长开最好的车了。他是部队锻炼出来的,开车技术不含糊,因此厅长坐他的车很放心;此外就是酒量不错,这也是部队锻炼出来的。其实他不怎么能喝,最多也就半斤吧,但部队出来的都不怕死,能喝八两敢喝一斤,尤其在厅长遇到不依不饶的对手时,他总是挺身而出,喝醉了,厅长也不怪他,车开不了就住上一晚再走。

车换了一台又一台,越换越高级,现在都是最新款奥迪了;厅长也换了几茬,富贵还是给厅长开车,虽说每换个厅长就给他升一级,现在已经是行政处副处长了,完全用不着亲自开车,但他深知其中的妙处,仍然乐此不疲。不仅开车很勤勉,喝酒还是敢拼敢打,没有哪个领导不喜欢。

今晚是陪王副厅长应酬,厅长去北京学习了。厅长新来的,来时带了自己的司机过来,用不着李富贵开车,所以也没打算提拔他的迹象。其实王副厅长有自己的司机,不应该叫他这个副处长代劳,但今天这个饭局不是公务,带点私人性质,王副厅长当然得带自己信得过的人去.正好李富贵闲得无聊,其次看重的是他的酒量,有他这个不怕死的,任何场合都能应付下来,就叫上了他作陪。

不过今天感觉酒喝得有点多了。他觉得奇怪,今天不比平时喝得多,怎么就感觉多了呢?酒也是平时喝的五粮液,绝对真品。想想自己应该是年龄来了,五十触底了,年岁不饶人哪。

晕晕乎乎进了家门,老婆小进过来把他扶住了:“又喝多了吧?看你这副样子。”

“没事。”他摇摇手,正想脱衣服,突然发现客厅坐着个男人。

那人恭敬地站起来: “姐夫,您回来了?”

“哦,小米啊。”

“我早就要走的,姐说你没回,我就陪她等会。”

“哦,好,你坐。”

“不坐了,要回去了。”

“嗯,好吧。”

小米是小进最小的弟弟,最近才和新婚妻子一起从遥远的南方来这里打工。小进家兄弟姊妹五六个,也不知道她爸妈怎么生的。大姐小进大他十八岁,也四十出头了,可这个小弟才二十四。富贵也没什么好地方安排他们,让他去了朋友的公司当保安,她的妻子就在火车站旁边的酒店做服务员。

富贵不怎么喜欢这个小舅子。他结婚时还没他呢,原本指望结婚就生孩子的,但岳父母偏偏不依不饶,非要生个男孩不可,小米也就赶热闹似的出生了。富贵只能把计划延后,先帮着岳父母把小舅子奶大再说让富贵感觉就像自己生了个儿子。对小进家,他这个大姐夫的确没少做贡献。但话说回来了,要不是姊妹多,如花似玉的小进也不会那么轻易嫁给他这么个黑木疙瘩,虽然当时当兵的还算吃香,但用鲜花和牛粪来比喻他们夫妻俩,却也是十分贴切。

小米走后,小进把晕乎乎的富贵直接弄到床上,又端了盆水来洗。先把脸手和脚洗了,又打盆水来擦身上,特别把他两腿问的东西擦仔细了。富贵是农村出来的,农民习气重,不怎么爱卫生,每次都得小进监督。有时候监督无效,小进只好亲自动手给他打扫。尤其是两腿问的物件和小进的健康有直接关系,以前因为疏忽大意,害得她得过妇科病,治了很久才好,所以不能不仔细。

擦着擦着,那软绵绵的家伙渐渐就坚挺起来,富贵晕乎乎地睁开眼,说: “别擦了,除了撒尿没干别的。快点上床来睡!”

小进去把水倒了,回房掩好门,然后就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了,光溜溜地上了床,这样可以省得麻烦。富贵手重心急,已经扯烂了好几条底裤,那都是钱买的啊,她心疼。

小进的身材很好,小巧玲珑,虽然四十多了,生过一对龙凤双胞胎,但除了脸上多了些皱纹,身上居然和少女一样白净光滑,还半点不走样。

小进把身子贴过去,习惯性地把手伸到他下面,用手掌握住了。富贵就习惯性地哼了一声,虽说日子久了对身边的一切麻木了,但小进的举动还是能让他感到一丝体贴。P1-3

序言

看完野狐长篇新作《狼虎之年》,我开始有点后悔草率地应承为这书写序,因为并没有先前想象的容易,但既然答应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写了。

野狐这次的灵感来自一篇关于杀妓案的新闻报道,以新闻事件为线索,这在小说创作中不算罕见,引人注目的是野狐对素材的处理方式——他有意无意地采取了美国作家福克纳常用的叙事手法,“各自进行,终有交叠”,也就是野狐自己说的,前半部分中各色人物各行其是,到后来才让他们之间或强或弱的关系逐渐呈现出来,一步一步走向或喜或悲或平和的结局。或许野狐多半是无意识的对这种技巧的展示还没有福克纳那么炉火纯青,但这不妨碍他把故事写得出色别致。

“引子”之后,故事从一次酒宴散场后开始娓娓道来。李富贵、罗劲、王副厅长、李子雄、安东、玉兰等人渐次登场,中年困惑、家庭危机、不可告人的隐秘情感、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残酷现实考验下的爱情窘境,以及成家立业的急迫、无奈与焦虑,在偏重细腻心理描写的叙事中一一呈现。小说上部,冷峻的语言铺陈使他们之问的关系看似微弱,其实潜伏的危机却昭然若揭。然而,真正的冲突直到小说下部才正式展开,但并不最终都指向悲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出场时光鲜体面的人物(小米、玉兰和唐姐等人是例外)走向不同的结局——李富贵和罗劲某种意义上毁灭了自己、王副厅长走出畸形情感的泥淖得以安享晚年、李子雄历经欢场后终于悟到真爱,等等——这值得我们每个读者深思。

玉兰是“引子”中提到的那个“妓女”,但她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几乎不比其他任何人物高。诸多人物中也并没有一个突出的主角,就像野狐自己解释的,每个人的情感故事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自己书里的主角,正如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这种对人物的处理方式是野狐匠心独具的地方,也是他对人生的感悟在艺术创作中的精妙体现:人不可能完全独立地生活,但不管与他人的生活有着多大程度上的交叠,一天、一月一年中我们多数时候还是跟自己相处,更确切地说,是跟内在的那个自己相处。而人的一生最终何去何从,都可以追溯至最初的内在价值取向。这“取向”关乎情感,关乎理想。从这点看,《狼虎之年》中野狐侧重于人物的心理描写显然是格外恰当的。

总的说来,野狐的这次探索是颇有意义的,与其说他试图借这个故事批判某些现实,毋宁说他是想在更深的层次上表达对人生的某些本质的理解。只是我无法道破,还需要读者诸君自己在阅读中去揣摩。

《狼虎之年》最早发表在网络上,并且赢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我认为文学就是文学,本没有什么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分,因为纸页或互联网不过都是一种与读者交流的平台,不能以此对文学强作区分;重要的是作品本身,其文学价值由她的内容而不是她被放在哪里决定。任何一个作者,只要对写作心怀虔诚与敬畏,他苦心孤诣地运用自身具备的才能创作出来的作品,无论其出现在什么媒介上,都是文学。

野狐正是这么一个虔敬的作者。

阎真

2011年4月

后记

问:先谈谈你的笔名吧。野狐,我觉得有点聊斋的味道。

答:很多年前就用它做网名了,顺理成章就成了笔名。可能是因为我姓名中有胡李二字,亲朋好友都叫我“狐狸”,加个“野”字就成了“野狐”。

问:“野”字有什么深意?

答:深意谈不上,当初也就是随意取的,后来挖掘出些意思,很符合本人的习性。一是我这人好新鲜,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永远充满着好奇心,但一旦进入觉得差不多了,好奇心也就消失了。我经常自嘲是“野狐禅”,干什么都难成正果。不过我满足于这种在边缘游走的状态,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至少这对小说创作是有好处的。 《幕后新闻》里写了很多行业,·包括他们的一些内幕,政界、新闻界、医药界、学术界、房地产,证券股市等等,就算内行人士看了也不会说我外行,因为我对这些看似不搭界的行当都有过一定的接触。练书法也是,喜欢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米芾,也喜欢张猛龙碑、郑板桥和金冬心,但我绝不会把字练得很像他们某个人。当然,这只是一种积累状态,博取众长,最终要形成“野狐特色”的。

二是我的生活很散漫,从来只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心,别的都不用心我在机关没混个大官,当医生没混个教授;做生意没赚到大钱,别人觉得很奇诡,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自由状态不为名利所累,想我所想,活我所活,,这才是快乐和幸福的“野狐”。

问:你现在是专业作家吗?写作是不是你以后的职业?

答:不是。野狐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不要说专业作家;连作家都不是虽说混个作家头衔不是什么难事,但觉得实在没什么必要。一是现在没有人把作家当回事,“作家”名头就跟市场上的小菜一样不值钱,如果拿个“作家”的头衔随便出去唬人,说不定会招来一顿耻笑;二来作者要靠作品说话,你就是“作家”了,写不出好的作品,也不济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作家”的称号应当由读者给,而不是由什么组织滥贴标签。韩寒不是作协会员,但没有人会否认他是个有个性有作为的作家:同样,还有很多优秀写手,他们的成就已经超过了那些所谓的“作家”们.如果野狐一不小心不幸成为“作家”,我也希望这个“作家”是读者心目中的,而不是填表填来的。大家千万别把作家当回事,就当是阿摩尼亚气体好了。

再说,野狐如果把写作当做职业,靠这个吃饭估计会奄奄一息。我很认真对待我的本职工作,因为那是我的饭碗。我的毛病是,业余时间不爱打麻将,又没别的社交嗜好,只好用码字的方式来聊以自娱,纯属个人爱好。也许打麻将比码字更有意义。至于以后,我也不会把写作当职业,兴之所至,说不定做个演员明星也可能。谁知道呢!

问:《狼虎之年》2010年6月起在搜狐原创连载,总点击超过千万。我注意到,你在前面加了“野狐情感力作”标签,这是一本情感小说?

答:是以情感为侧重点的。与《幕后新闻》不同, 《狼虎之年》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弱化为背景,突出了人物的情感状态。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因为《幕后新闻》重在写事,而《狼虎之年》重在写人,前者着重外部事物,而后者着重人物内在。作为文学作品,应该以写人性为主,所以我认为是一种进步。

问:你是怎么想起要写这本小说的?

答:最开始是读到一篇报道——《震撼全国的兰州杀妓案》,写的是一个妓女被人杀害,很震撼,这成了我这本书的《引子》。

问:写得辛苦吗?

答:很辛苦。写这本书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

这种辛苦主要是精神上的。很多章节都写不下去,因为害怕去写。以后不想写这种折磨人的题材了。

问:《狼虎之年》到底谁是主人公?似乎谁都是,又谁都不是。  答:的确如此, 《狼虎之年》有点违反常态。我在写作中,是把每个人物都当成主人公来写的,没有明显突出哪个人物,这样做是想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在生活中人人都是主人公,每个人的情感故事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自己书里的主角。套用一句广告语:“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不是吗?

问:《狼虎之年》人物多,彼此之间似乎关联不大,显得散。

答:是的。小说前半部侧重每个人物各自情感故事的描述,各行其是,彼此间关联不大,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我这样做是想告诉大家: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都有自己独立而隐秘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但他们都有着各自的酸甜苦辣,都时刻在感受着情感上的悲欢哀乐,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这个意义上,这种“散”只是形式上的,而“相似”则是本质的。

其次,各自貌似不相干的人物和他们的情感故事,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时进行下意识的比较。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品味、学识、修养等等,虽尊卑有别,但不等于情感就有高低尊卑之别。读完全书,读者都会有所感悟并作出自己的评判。

其实,细心的读者还是能够察觉到,他们之间还是通过某种微弱的社会关系彼此关联着,犹如我们今天彼此松散但又千丝万缕的人际间关系。此外,他们还被一桩生意凑合到了一起。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微弱关系将会被强化,原本不相关的人物也会搅到一起,甚至引发矛盾冲突,所以后半部分故事会更精彩。但这只是外部条件(外因),而本书故事主要还是靠内因来推动的。

问:你在小说中有很多性描写,很多人说是现代版《金瓶梅》。

答:别把《狼虎之年》看成《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如果剔除其中过于露骨的性行为描写,其地位不亚于《红楼梦》。野狐何德何能,敢与《金瓶梅》相提并论。如果硬要比, 《狼虎之年》虽然也想着重于一个时代的浮世记录,但显得单薄许多。

“食色性也”,性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之一,也是最能表现人性的一个重要元素。小说无论怎么写,最终写的都是人性。情感小说尤其如此,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感,其巅峰状态往往是以性行为来达到最终的释放和表达的,所以在写作中无法回避,如果刻意回避,反而失去其本真,显得虚假矫情。

反观现实,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的性观念已经达到了空前开放的状态,传统的性观念性道德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消解。人。们不再讳于谈性,而现实中性行为也已趋向多元,肆无禁忌。野狐不是道德伦理家,无意也无力对此进行道德评判,作为小说作者,唯一可做的就是真实客观且有选择地记录,尽可能还原生活的原生态。

但我坚决反对对性毫无节制的滥觞式描写。如果对性的描写超出了对人物进行人性刻画和表现的需要,或描写过于露骨,满足于过度的心理和感官刺激,沦为哗众取宠的噱头,那就不可避兔地使作品陷入了低俗的泥淖,这是对自一己也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因此,野狐在写作中始终把握有节有度的原则,但限于笔墨的控制能力,难免有把握不准的地方,那决不是笔者的本意,还请多批评指教。

其实,认真而细致的读者是不难发现野狐用心的,那就是偏重于象征性描写而沙于具象描写,偏重于心理感受描写而少于行为描写。而且,这种象征和心理感受是根据人物和坏境以及人物当下的心态而迥异的,意在表现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关于这_点,聪明的读者自有分寸。

应当提到的是,“干女儿”与“干爹”韵情感关系,被很多读者骂为“乱伦”。其实,这是当下现实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现象,而且这种“干父女”关系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干父女”关系。笔者在写作中也着重描写了当事人的矛盾心理以及这种关系的不堪和尴尬,意图是明显的。这种关系其实与乱伦无关。,持这种看法的读者不妨再仔细读读有关章节。 一问:《狼虎之年》很贴近生活.,是不是有生活原型?

答:小说最大的写作手法和特征就是虚构。但虚构不是凭空胡编乱造,而是源于生活,恰血鲁迅先生说的“杂取种种,合为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月艮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胡乱杂取,相反,所取的都是确有价值与特色的东西。

野狐比较笨,不善于编故事,因此虚构半天还是逃不掉原型÷大家只要对照参考阅读所述的真实案例和小说就知道了,小说里妓女被杀就是源于这个真实案例的,甚至连很多细节都相似。同样,其他人物和故事也存在生活原型,.不用我说明,聪明的读者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小说里的人物在你身边比比皆是。有时候,野狐慨叹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大书,根本无需添油加醋。笔墨修饰,就足以让人目瞪口呆。 .

问:那你是如何做到把故事写得足艮亲历过似的?

答:事实上野狐没做到,或做得很不够

一个小说作者把虚构的故事写得真实感人如伺亲历,这是一种基本的创作能力。

有人在看过小说《红高粱》后问作者莫言:你把日本人剥中国人人皮的情景写得那么真实震撼,血淋淋的质感触手可及,是不是有过真实的体验?莫言答:我宰过一只兔子。

就是这么回事。

问:我注意到也有读者留言骂你,其中一个骂得很有意思:.看男人女人在狼虎之年怎么样如狼似虎,尽在《狼虎之年》,读《狼虎之年》一节,相当于一粒伟哥的功用。

答:呵呵,这位读者没读这本书,或者只看了个开头。

如果。《狼虎之年》有这功效,辉瑞公司该倒闭了。怎么着我这也是绿色疗法,不打针不吃药,没药物毒性作用,‘比它强。

有意思的是,辉瑞公司花十数亿美金历时十几年研制伟哥,初衷是想研制出一种治疗冠心病的灵丹妙药,没想到歪打正着,治心脏病疗效平平,治阳痿倒是立竿见影。这跟野狐写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想对心灵和精神有点影响,没曾想被这位读者发现了意外之功,也算歪打正着。不知有人找我买专利否?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的?

答:年轻时就开始了,写了也发了一些东西,后来觉得自己积累不够,就封笔不写了。到了四十多岁经历的人事一多,很自然又开写了。 问:你认为小说是什么? 答:我始终坚持一位小说大师的观点:小说是一部历史。 小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历史,仅有史书和历史教科书,历史就相当空泛、不真实了。如果把历史当做一个人,史书只是骨架,而小说则是血肉。为什么今天很多人会去研究《红楼梦》、《金瓶梅》?因为小说里包含了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时代和人物信息,可以让我们真实地触摸到几百年前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状态,感受到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这是历史的一种补充,或者说另一种形式的历史。

同样,今天的小说也会成为千百年后人们研究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应当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那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原生态,尽可能准确地把这个时代的信息准确地提供给后人。

问:你的题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像别的作家,有的是官场作家,有的是言情作家,定位很准确。

答:我很害怕这种定位。正如前面说的,我喜欢在边缘游走,在题材上也是这样。 《幕后新闻》的定位就很麻烦,官场不像官场,财经不像财经,商战不像商战,情感不像情感,职场不像职场,但仔细一看,又什么都像,什么都有。我就是害怕这种定位,一定就把人定死了,似乎活该你就只能写这种题材,不能写别的了。我不知道这种定位是怎么来的,反正不接受,不认可。我觉得作家只有一个定位,那就是写人,写人性。至于题材,我是逮着什么写什么,也许下一本写的就是历史题材的了。

问:你的创作风格也很特别,‘同样无法定位,是传统作家还是新锐作家?

答:还是那个意尽,不喜欢被定位。我会根据题材来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以及语言风格,怎么表现充分怎么写,不做作不刻意。最好的境界是让读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如果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就更好。

问:我注意到你的两部长篇开始都在网络上发的,你怎么看待网络文学?

答:文学就是文学,不因为载体不同而存在区别,但有人据此把文学分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纸媒文学),其实是没必要的。

我很感谢网络,它提供给我一个快捷的和读者见面的机会。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即时互动,写完一节自己发到网上,可以看看读者的反应,同时及时修正自己的写作。野狐惰性太大,我的小说都是在读者的催促和鼓励下完成的,感谢读者。

网络文学转播方式的兴旺发达,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学传播方式的式微,很多曾经红火的权威文学期刊奄奄一息。在某种意义上,极大地威胁和消解了那些曾经把持文坛话语权的“文霸”们的权威。最“可恨,,的是:网络作者英雄不问来处,甚至不管你是英雄还是傻蛋,只要你乐意,能够把文字串联起来,你就可以发自己的文章,完全用不着看权威们的脸色而效果呢,也用不管权威们高兴不高兴,没人看算自娱自乐了,有人看一不小心就成了网络红人。所以权威们不乐意了:连我的码头都不拜拜你就红了,什么东西!继而株连迁怒网络:网络文学都是垃圾!

不容否认,网络文学正因为其无与伦比的包容性,难免良莠不齐,但其中绽放的文学奇葩却不可胜数。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何马等等都是人以文名的优秀草根作家,。也许他们有的连个作家的名头都没有,但他们的作品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一些白以为是的传统作家们而反观权威们的作为,也会闹出“含泪羡鬼”的笑话,且不说那些写不出几个字却有着作家头衔的小混混们了。

其实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的。很多传统作家的作品在网上受到热捧,很多网络写手的作品实体书畅行就是证明。说到底还是作品好不好,读者喜欢不喜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遛就明白。

问:有人说网络点击率高并不等于文学价值高,很难被主流承认,你怎么看?

答:见仁见智。

关于文学价值,野狐一直被一些圈内的高深人士谆谆教导,大致观点有:好的小说不会发网络,网络小说都是垃圾,不会被主流承认;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是小众的,可以流传久远;发网络是媚俗,“讨好不识几个字的网络读者”,赚点击率,出畅销书为了赚钱。

说网络文学都是垃圾,肯定是偏激的。 至于网络文学有没有文学价值,不是主流承认就有的,也不是主流不承认就没有。再说什么是主流?他们所说的“主流”就是那些文坛话语把持者。不过在野狐看来,读者才是主流,与其让几个所谓“高人”说好,不如听百万读者嬉笑怒骂过瘾。而且所谓。“主流”不是真命天子,就是真命天子也有皇帝轮流做的时候。如果稍稍清醒一点,就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读者才是上帝。当今信息时代,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不容置疑地将成为主流,能在这些崭新阅读平台:传播的作品才真正具有主流价值,权威们的声音越来越不真实,越来越被无视,最终将沦为19我意淫。  不否认有些探索性的标本式文学作品具有非凡文学价值,短期内是小众的,但可以久远流传以资研究,最终读者还是大众的。但如果说大众的玟学作品就没有文学价值,不能流传久远,这多少有些脑子进水。连毛主席都告诫过大家:文学是大众的。例子就不举了,道理很明白,不说也罢。

至于说“网络读者不识几个字”,这是对网络读者的公然藐视和侮辱,也是变态的狂妄和无知。现在能在网上阅读的是什么人?除了少部分学生,大多是高学历高层次的年轻一代。就连我们可爱的农民工兄弟,都不可能“不识几个字”了。在网上发小说赚点击也许只是图个热闹,;如果说出了书畅销也是坏事,那就匪夷所思了。写书就是让人看的,没人看才是悲哀,读者愿意掏钱买,这无可厚非a野狐始终认为,对国家来说,发尽;才是硬道理,对商人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对作者来说,有读者才是硬道理。

——选自《激流·流过文明的土壤》

书评(媒体评论)

野狐究竟想干什么、为什么要把那么血淋淋的真相给撕裂开来、他的两部长篇小说是两片剪,他是连接剪片的点。下一步他还将剪破什么呢?

——著名作家、长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邓建华

二十岁女人你试着点看,三十岁女人你不得不看,四十岁女人你一定要看,五十岁女人看了还要看,六十岁以上的女人你小心点看。至于男人,随你怎么看,怎么都该看这本书就是当今社会欲望和灵魂的解剖刀。

——网友、作家 何漂

你说是狼,就是狼;你说是虎,就是虎。狼与虎都摆脱不了动物的生理本能。人也不过就是高级动物而已,因此人的生理欲望决定了他的人生脉动。这是一本充满野性与张力的时代性力作,为读者全面剖析人生百态和情感规律。

——畅销书作家 贾飞

通俗的书名遮盖不了不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编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9: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