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海观潮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庄建民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海观潮》分为“观时势风云”、“数风流人物”、“品人生浓酒”三辑。三十多篇文章,除第二辑中的人物,是作者(庄建民)当记者时所写的外,多数文章,均系他近年所作。看得出,转行后,他当记者时养成的习惯,并未丢弃,而且因工作生活更加丰富曲折,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感悟。

内容推荐

《人海观潮》是作者(庄建民)近年来的随笔结集,包括观时事风云、数风流人物和品人生浓酒三个部分,作者文字富有自己的特色,读来如同听他在你面前娓娓谈天,他的生活体验、工作甘苦、思索心得都一一流诸笔端,化为生动的叙述和描述,引人遐想,发人深省,《人海观潮》具有较大的可读性,适合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参阅。

目录

第一辑 观时势风云

 东西方文明价值观的思考

 羊性人和狼性人

 猛狮与野牛

 馅饼与陷阱

 英雄末路

 盛极而衰的启示

 人生旅途中的“地雷”

 许麟庐遗产案告诉我们什么

 规矩与机会

 太知情,未必是好事

 百分之一秒的背后

 中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网络部队”

 棋如人生

 地铁启示录

第二辑 数风流人物

 许德珩潘菽初大告

 献给毛泽东的“生日礼物”

 河蟹育苗专家赵乃刚的成功之路

 孩子们在她心上

 为了那辉煌的瞬间

 勋章后面的故事

 辗转云归

 一个老摄影家的珍藏

 记香港“九七”过渡邮票设计者靳埭强

 刘宇一情迷雨花石

 田家青与中国古典家具的故事

 叶嘉莹先生与我们

 名人故事:白石与恩师

第三辑 品人生浓酒

 寓言故事:森林歌手

 寓言故事:金鲤鱼

 “棋篓”自述

 小说:亮色

 小说:阿庄神游太空城

试读章节

东西方文明价值观的思考

当今的中国社会,商品经济大潮把人性中的劣根淋漓尽致地冲刷了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世风日下,假货横行,贪污腐败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利益取代了友谊和爱;“狼性”被当做可贵的品质加以颂扬,而善良却被视为软弱可欺遭到耻笑……

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比如道德、正义、诚信、良心,竟变成了像纯净空气一样的稀缺资源?而强权、欺骗、唯利是图却像是充斥于空气中的“PM2.5”一样,污染着人们的心灵,毒化着我们的社会?

面对种种困惑,我想试着从人类的不同文明类型寻找答案。

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经过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儒家文化。农耕文明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为目的,除此并没有更多的物质奢望,它只要求人们守望田园,男耕女织,因此只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而不需要训练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农耕文明要求人们和谐共处,维持在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之内。尽管农耕文明并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总体上是和谐、稳定和相对保守的一种文明。

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化,实际上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竞争型文化,它以达尔文进化论为理论依据,强调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主张通过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求得社会进步。西方工业文明就总体而言,更注重人对于物的利用、索取和占有,实际上更倾向于一种物质文明。如果说,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更强调和谐公平,那么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明更强调竞争和效率。尽管西方价值观有着积极进取、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物质文明不断提升的作用,但它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公平的失衡、人性的泯灭以及伦理道德的沦丧。

相对而言,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形容:东方文明是食草的文明,西方文明是食肉的文明;东方文明是节制欲望的文明,西方文明是放纵欲望的文明;东方文明是退守的文明,西方文明是扩张的文明;东方文明是守道义的文明,西方文明是重功利的文明。两种文明各有利弊,各有得失。

100多年以来,西风东渐,中国人在受尽西方列强的欺负之后,开始反思并抛弃中华文化中落后保守的东西,学习西方文化中积极进取的东西,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夺取了国家政权,实现了民族独立;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又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经验,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明和西方价值观,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无可避免地进入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给我们带来生活改善、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同时,又带来了个性自由的人生观、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和金钱至上的财富观。就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它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欲望,但精神瘟疫也接踵而至。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和糟粕,我们都在承受。

其实,不光是我们中国,当今世界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但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严重破坏、恐怖主义盛行、种族纷争和局部战争不断、军备竞赛有增无减等等,无不与社会达尔文主义价值观大行其道有着直接关系。

客观地说,完整的西方文明还应包括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和宗教情怀,而这三条,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东方文明中的公正、诚信、和谐的精神相通的。

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实际上是给欲望之兽套上了笼子,用正义之剑铲除邪恶,用制度文明把私欲之水限制在一定的渠道之内,防止其泛滥成灾。宗教情怀则是一种精神信仰,它鄙薄物欲,追求崇高,使人有别于动物。具体说来,宗教情怀包括:一、博爱一给弱者以同情和关怀,社会性博爱就是慈善;二、宽恕一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以德报怨而不是冤冤相报;三、忏悔一通过反省不断去除人性中的劣根,在精神上进行自我救赎,拒绝堕落。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特质,西方文明才得以不断克服自身弊端,被许多人当做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精神财富。

环顾当今中国,我们自己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已经失落了很多,而我们所效法的西方文明,其中的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和宗教情怀,却没有真正学来多少,反而把早期资本主义的“原罪”部分复制过来。于是,物欲横流,“人”变成了“兽”,大款、富豪成了大众追求的楷模,而精神、信仰却长期缺位。P3-5

序言

感悟生活

胡国华

看了二十五年前的老同事庄建民通过邮箱传来的书稿,真有些感慨和感动,我追忆起了往事,想起了他丰富而又有些曲折的经历,觉得为他的这本书,真该写点什么。

建民是南开大学中文系77级学生。进南开前,他在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工作,在人才济济的77级学生中,算得上是基础较好的一个。1982年,他毕业分配到了新华社《嘹望》周刊政治编辑室,与我成为同事。我们共事了六年多,相处得很和谐。他性格爽直、待人诚恳,工作认真,业务精湛,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88年夏,我调到福建工作,过了两年多,又转到广东任职。自我离开北京,我们见得少了,但一直保持着联系。一度,我还想动员他到广东工作。他因家庭与别的原因,没有成行。后来,他到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得知他担任了《中国名牌》杂志的副总编辑。正为他高兴时,又传来了他到深圳一家财经资讯公司当副总经理的消息。闻讯我有些担忧,他这次转行转得太突然也太离轨了,我担心他适应不了。好在还有一个老朋友和他在一起。

这件事也使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说明他是勇于探索,敢于闯荡的人,并不满足于按常规生活,这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缺乏的素质。此后,我到深圳,只要有时间,都会和他见个面,询问一下他的近况。近几年,因为忙,我们见得少了。此刻,读了他的书稿,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他也有更深了解。

这本名为《人海观潮》的书,分为“观时势风云”、“数风流人物”、“品人生浓酒”三辑。三十多篇文章,除第二辑中的人物,是他当记者时所写的外,多数文章,均系他近年所作。看得出,转行后,他当记者时养成的习惯,并未丢弃,而且因工作生活更加丰富曲折,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感悟。

第一辑中的十几篇文章,多数是近作,属杂文和散文。其中的观察与思考,应该是他转行后的感悟。他从记者转变为企业经营者后,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观察问题的视角,体验生活的感受,思索人生的方位,已与总自诩为目击者、观察家的记者,有很大不同。在《东西方文明价值观的思考》一文中,他对比东西方文明价值观的差异,看到近些年由于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我们自己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已经失落了很多。对西方文明中好的一面,学到的不多,而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的“原罪”部分,却复制了不少,以至于物欲横流,人变成了“兽”,精神、信仰长期缺位。他主张,面对中国社会的现状,面向世界的未来,我们需要以辩证的观点重新审视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重新评价两种文明各自的优劣短长,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信息化时代新的文明、新的价值观,并使之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和行为准则。

这几年,他对人性的善恶也有较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在《羊性人与狼性人》一文中,他表达了自己的善恶观。他认为,人性是千差万别的,如同大千世界动物都有不同的天性一样。人类社会同动物世界一样,基本可以分为“食草”和“食肉”两大类,前者属防守性人格,后者属进攻性人格。他这种分类也许并不十分确切,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想谴责的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存在的弱肉强食的现象;他想表达的,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这篇文章与他在深圳期间的经历肯定有一定关系。

建民文字富有自己的特色,读来如同听他在你面前娓娓谈天,他生活的体验,工作的甘苦,人生的感悟,思索的心得,都一一流诸笔端,化为生动的叙述与描写,引人遐想,发人深省。相信本书出版后,读者应和我有同样的体会。

2013年9月18日

(序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