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
编辑推荐 弗利特纳的《普通教育学》是其教育学代表作,也是在德国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学经典之作,是德国继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后又一里程碑。如果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体现了一种“知识即德性”的、世界主义的启蒙传统,那么弗利特纳的《普通教育学》则体现了“教育即生命唤醒”的、特殊主义的、体现德国特色的文化传统。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体现了德国教育学的明朗一面,弗利特纳的《普通教育学》则体现了德国教育学的深邃一面。在弗利特纳看来:教育学是哲学;生命和教育带有自然之维、历史文化之维、精神觉醒之维以及人格之维;没有超越性的生命和教育是无根的,是有限的;生命和教育需要超越性,从而克服其人性中的“恶”;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基于其责任的实践性反思。 内容推荐 本书是最有德国本土特色的普通教育学, 是德国文化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是文化教育学的经典之作, 提出了与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不同的人类学理想和体系, 是德国教师的必读之书, 为教育学术界所广泛引证, 至1997年, 已再版了15次。福利特纳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精神科学教育学的主要著作。普通教育学之所以普通, 一方面在于它有准确的基本概念, 并且这些概念被串联在其基本思想中, 另一方面在于它揭示出了普通的, 能把人和公民的普通大众联系在一起的基本价值。 目录 目 录丛书总序译者序“生命”和“文化”作为思考的核心:弗利特纳的生命体验及其《普通教育学》前 言对第七版、第八版的说明引 论 教育的科学 论教育学思想史 教育学思考与教育行动 理论与实践 教育的科学的分类 第一篇 教育现象 教育世界 “教育”和“教化”的称谓 观察人和教育的四重视角 第一重:生物学的视角 人类生物学的观察 第二重:历史的和社会的视角 传承与融入 本真人性的视角 人性作为精神中的自由 第三重:精神唤醒的视角 第四重:人格的视角 良知和信仰的唤醒 教育四重视角的统一 关于人的四重理解 意识和意图属于教育的本质吗 第二篇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范畴之架构 教育共同体——教育关系 成长者——可塑性 教化的客观内容——教育性的社会秩序 教养作为教育的结果 论教育的目标 教化过程——教育方法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概述 教育道路 教育指导和教育帮助 补 论 关于教育学教养的补说 《普通教育学:精神科学的视角》——导读性后记(乌尔里希·赫尔曼)附录一 教育在伦理上是合法的吗 附录二 弗利特纳在现代德意志教育学发展中的地位(奥托·弗里德里希·博尔诺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