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钱穆《国史大纲》的通史类著作
傅斯年之侄傅乐成传世史学巨著
畅销台湾地区数十年,许倬云力荐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无论内容、质量和篇幅,都有突出的价值和地位,在台湾史学界影响颇大。该部史著文笔俱佳,学、才、识足备。书成之后,在学术圈里影响巨大,既是史学爱好者的案头书,也是大学的常用教材,甚至史学研究者也能从中得到教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通史(上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傅乐成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比肩钱穆《国史大纲》的通史类著作 傅斯年之侄傅乐成传世史学巨著 畅销台湾地区数十年,许倬云力荐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无论内容、质量和篇幅,都有突出的价值和地位,在台湾史学界影响颇大。该部史著文笔俱佳,学、才、识足备。书成之后,在学术圈里影响巨大,既是史学爱好者的案头书,也是大学的常用教材,甚至史学研究者也能从中得到教益。 内容推荐 《中国通史》由傅乐成撰写,在台湾史学界影响颇大,日本史学界评价他“为一不可忽视的史学家”。《中国通史》2010年在大陆首次出版,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写序推荐:“在中国通史之中,公认最好的一部作品。相对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傅著并没有特殊的史观,却十分重视经过考订的历史现象。钱先生的大著,吸纳了顾炎武、顾祖禹、顾栋高、赵翼和钱大昕等人的著作,因此《国史大纲》中,埋藏了上百个可以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傅先生的《中国通史》,则是综合已经成定论的许多研究发现,做个总结。两者各有长处,而两者也正可以在几十年教条主义的框架下,提供另外一些读史的角度,对读者绝对是有益处的。” 《中国通史》上探旧石器时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余万言。文字浅近平易,不做繁征博引,叙说清晰,见解持正,数千年中国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节点,前因后果,俱在目前。意在使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一较为清晰而客观的概念。全书重心有四:政治社会的变迁;对外关系;各种制度的演进;学术思想的渊流。所据资料有三:历朝旧史;近代学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读史心得。对所据资料的整理及叙述,力求忠实谨慎,缺乏实证的见解和过分主观的议论,均不予采用。 百幅插图,重点在战争地图,方便读者进行深入了解。 目录 第一章 从史前时代到信史时代 第二章 封建帝国的兴衰(西周时代) 第三章 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 第五章 集权帝国的发展与倾覆 第六章 汉帝国的盛世 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第八章 汉的制度与学术 第九章 汉的衰亡与三国的分合 第十章 五胡乱华与晋室偏安 第十一章 南北朝的对峙 第十二章 南北朝的社会 第十三章 隋帝国的兴亡 第十四章 盛唐的内政 第十五章 盛唐的武功 第十六章 安史之乱以后的确唐帝国 第十七章 唐代的制度 第十八章 唐代的宗教与学术 第十九章 五代与十国 第二十章 北宋与外族 第二十一章 南宋与外族 第二十二章 宋的制度与学术 第二十三章 元帝国的组织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政治 第二十五章 清的入主及其盛世 第二十六章 清帝国的乱亡 第二十七章 明清的制度 第二十八章 明清的宗教与学术 试读章节 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中国旧日的史家,一向把黄帝时代作为中国历史的起点。从黄帝到现在,还不到五千年。近几十年来,由于国内考古学的盛行,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遗物在国内大量发现,中国史前时期人类的活动,乃有部分的显露。国人所大体相信的中国古史上所谓“三皇”、“五帝”一类的传说,现在已渐被石器时代的观念所替代,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因此说到中国历史的开始,自然要提到史前人类的生活情形和文化状态。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被发现的,除了早在1927年至1939年出土的“北京人”和1933年出土的“山顶洞人”,近二十余年来,中国大陆上陆续有新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出现。诸如1965年发现的“元谋人”,1964年发现的“蓝田人”,以及1954年和1976年先后发现的“丁村人”。此外尚有绥远伊克昭盟发现的“河套人”,湖北长阳县发现的“长阳人”,广东曲江县发现的“马坝人”等。 元谋入的遗骸化石出土于云南元谋县,据说他们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万年,且已知道用火。至于他们的年代和用火这一生活动态是怎样测定的,则不得而知。蓝田人的头骨出土于陕西蓝田县,据说他们约生于六十万年以前,较北京人尚早十万年。他们以狩猎为生,但已知用果谷为副食,并以石头、骨角制造猎具和兵器。他们也已知道用火,并以语言作为传达意见的工具,同时更能做集体行动。丁村人的牙齿、头骨碎片和大量石器出土于山西襄汾县(在临汾县南)的丁村,他们约生于十万年前。石器的类型有砍伐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球状器,主要用摔砸法和碰砸法制成。有一种三棱尖状器,是旧石器的一种独特而进步的形式,被称为“丁村式”尖状器,也是“丁村文化”的代表。至于河套人、长阳人和马坝人,他们的时代都较丁村人略晚,都具有原始蒙古人的特征,这可以证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中国南北三大河流的流域,都已有入居住。 以上大陆新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其遗骸及遗物既未公诸于世,即有关此类史前人类的考古报告,也零散不全,例如有关元谋人和1976年发现的丁村人的资料便仅见于新闻记载。因此仅凭“独家之秘”的纸上考古报告,其研究结果的正确性,自然可疑,无法尽信。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其遗骸遗物早经公开,且曾经国内及国际不少学者长期研究,而其研究成果比较可信的,则为北京人、河套人和山顶洞人。 (一)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又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人类,可以“北京人”为代表;中晚期则各以“河套人”和“山顶洞人”为代表。现在先说北京人。 北京人的遗骸,是在北平城西南约六十公里的周口店出土的。早在1918年便有人在那里采集化石,此后续有发现。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则是从1927年至1939年由地质调查所主持的。这工作包括很复杂的国际组织与合作,工作团体内除中国人外,外国工作人员的国籍,达六七国之多。总计前后发现头骨十四件,牙齿一四七枚以及大腿骨、上膀骨、腕骨等十余件,这是世界学术界所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入骨。 根据研究的结果,北京人约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那时华北的地面为红土所掩盖,现在厚达数十米至百余米的黄土层,那时还没有生成;甚至黄土层、红土层之间的砾石层,他们也没有见过。他们的身体,甚为矮小,男性的平均体高约一五六厘米,女性则只有一四四厘米。他们的四肢已与今人无异,但头部则大不相同。他们的前额倾斜,眉棱突出;鼻子远较现代人为宽阔,而且上下的宽度,也没有多大的区别;颧骨也很宽大,在脸盘上的位置,向前面的部分,远较向侧面的部分为多;嘴部前突,下颚长着巨齿,颈部肌肉极其发达。他们的头骨,几乎比现代人厚一倍。脑的容量很小,平均比近代人要少三百立方厘米,由此可以推知他们的智力必然较低。但他们确属于人类,则是无可置疑的。同时若干专家认为北京人的脸形与蒙古种人的脸形,颇相近似。 至于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可归纳成三点:第一,他们已会制造各种石器,如尖状器、刮削器等。这些石器虽然粗陋不堪,但可说明他们确实已具有最低限度的文化生活。第二,他们已会打猎。以发掘出来的兽骨为证,他们的猎获物以鹿为最多,其次为豹、穴熊、剑齿虎、土狼、象、犀、骆驼、水牛、野猪、马等。他们可能已会使用投掷的武器,不然恐怕无法获得这样丰硕的战果。第三,他们已会用火。从他们遗留下来的大量木炭、火烬、烧过的兽骨以及用过的器物看来,证明他们已能烤肉来吃。而他们用火的能力,可能有更早的传授。 P1-3 序言 近人所著中国通史一类的书,目前在台湾流行的,约有十来种,它们各具特殊的风格和优点,但大都是二十年前的旧出版物。由于近二十年来,新的史料与研究结果不断发表,它们的内容已有若干应加补充之处;文字方面,有些也已不能完全配合一般读者的水准。因此,在学校里想为学习中国通史的学生们开列几种课本或参考书,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作者近年在台大讲授中国通史,便经常遭遇这种困难,其他学校讲授同样课程的教师们,想必也有同感。两年前,作者得到写这部书的机会,基于上述的理由,乃不揣浅陋,来做这个尝试,希望能够配合着当前一般大学生的程度,写一部比较适用的历史教本,自然也希望能对其他程度的读者们有些助益。但这部书究竟能否实现作者的希望,只有等待读者的评判。 这部书只是我国历史事实与演进经过的一个简要叙述,其重心共有四点:第一,政治社会的变迁。第二,对外关系。第三,各种制度的演进。第四,学术思想的渊源和流派。作者对这四点,都有系统的说明;其他方面的史实,则不详载。所据的资料,除了历朝的旧史,近二三十年来若干学人的研究结果,也颇有采用,尤以史前史和上古史居多,此外极小一部分是作者的心得。作者对于这些资料的整理和叙述,力求忠实谨慎,缺乏实证的见解和过分主观的议论,虽新颖动人,也尽量割爱。文字与章节的编排,则力求浅近简单,避免繁博的引征。重要的来源,则于每章的附注中标明。总之,读者如能从这部书获得一个对中国历史比较清楚而客观的概念,作者的心愿便算达成。 当今我国的史学研究,在方法上虽较清代有长足的进步,但在研究重点上,仍然承袭清代朴学的余风。以考据个别的历史问题为主,对于整个历史的通盘论述,则未曾著力。诚然,在若干历史问题未获明了以前,写通史无法臻于完善;但个别历史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无限期的工作,而通史一类的著作,则是当前一般读者的迫切需要;因此作者认为两者是不可偏废的。同时作者更虔诚希望当代知名的历史学者们,能抽暇写几部合乎理想的通史,以飨国人,来矫正当前史界偏枯的现象。 作者为才力所限,加以写作时间短促,写来颇感力不从心。书中谫陋谬误之处,自所难免,务请读者不吝指教。写书期间,曾得到不少友好的帮助;初稿写成后,承夏卓如先生详加校订,获益良多。谨在此一并志谢。 1960年5月傅乐成于台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