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著名的中篇小说之一。《老人与海》诠释了生命的高贵与尊严、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部伟大的、寓言般的现实主义杰作。另外几个短篇从不同的视角反映生活,对人性进行了深刻剖析,语言简洁而含蓄,充满象征意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人与海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海明威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著名的中篇小说之一。《老人与海》诠释了生命的高贵与尊严、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部伟大的、寓言般的现实主义杰作。另外几个短篇从不同的视角反映生活,对人性进行了深刻剖析,语言简洁而含蓄,充满象征意蕴。 内容推荐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Part 8 Part 9 Part 10 Part 11 Part 12 Part 13 Part 14 Part 15 Part 16 Part 17 Part 18 Part 19 Part 20 Part 21 Part 22 Part 23 Part 24 Part 25 Part 26 Part 27 Part 28 Part 29 Part 30 Part 31 试读章节 Part 2 渔夫们都已经回来了,他们把捕到的马林鱼开膛破肚处理后,摊平放在两块厚厚的木板上,两人各抬着一边,将鱼先抬进了鱼屋,在那里等冷藏车来把它们运往哈瓦那的市场。而捕到鲨鱼的渔夫,会把他们的鲨鱼送到海湾另一边的加工厂,在那里,他们用一个滑轮将鲨鱼吊起,去除肝脏,割掉鱼鳍,剖下皮后,将肉切条腌制。 每当风从东面吹来时,加工厂的鱼腥味便会飘过港湾吹过来,不过今天只有一丝微弱的腥味,因为风向转往了北方,且风逐渐停了,酒店的露台上阳光充足,温暖宜人。 “桑地亚哥,”孩子喊着。“嗯。”老人回了一句。他正握着酒杯,想起了许多年前的如烟往事。“要我出去帮你准备明天要用的沙丁鱼吗?”“不用了,你去打棒球吧。我自己还行,罗吉里奥也会帮我撒网。”“可是我想去。就算不能跟你一起出海捕鱼,我也希望可以帮你做点事。” “你给我买了啤酒啊,”老人说,“你已经是一个男人了。” “你还记得第一次带我上船时,我多大呢?” “五岁,你还差点丢了小命,当时我钓上了一条鱼,太早拖到船上了,差点让船解体了。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那条鱼的尾巴一直敲打着船板,后来打断了船板,还有你用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丢进船头,那里有一堆潮湿的绳索,我感觉整个船都在颤抖,还有你用棍子打鱼的声音,像是在砍树一样,而我浑身上下都是甜甜的血腥味。” “你当真还记得这些?还是我告诉你的?” “从我们第一次出海到现在,我每件事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人用他那被太阳晒黑的,充满自信和爱的眼睛望着他。“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会带你出去闯一下,”他说,“可你是你爸爸和妈妈的孩子,而且你现在还在一艘幸运的船上。” “我去弄点沙丁鱼来吧?我还知道去哪里弄四个鱼饵呢。” “我今天还剩下了一些。已经把它们放在盒子里腌起来了。” “我还是再去弄四个新鲜的来吧。” “一个就够了。”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都在,但是现在,一种新的希望和信心又如微风吹起了。 “两个吧。”男孩说。 “两个就两个吧!”老人同意了,“你不会是去偷的吧?” “我是想去偷噢,”男孩说,“不过这两个是我买来的。” “那多谢你了。”老人说。他心思一向单纯,也从未考虑自己何时变得如此谦和,但他知道自己已经学会了谦和,他认为这样并不丢脸,而且也无损内心真正的骄傲。 “看现在的水流,明天应该是个好天气。”他说。 “你明天准备去哪里?”小男孩问道。 Part 3 “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等风转向的时候就回来。我想在天亮前就出发。” “我会想办法让我待的那条船开远一点,”男孩说,“这样如果你钓到一条大鱼的话,我们也能赶过去帮忙。" “他不愿意到太远的地方去吧。” “是的,”男孩说,“不过,我可以看见他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我在捕鱼时看见鸟,就可以喊他追上去捕海豚。” “他的视力那么差吗?” “差不多快瞎了。” “这可真奇怪,”老人说,“他还从没有捕过海龟,那才是真的伤眼睛啊!” “可是,你在莫斯基托海岸捕了那么多年海龟,眼力还是很好啊?” “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老头吧。” “那现在来对付一条大鱼,你还有足够的力气吗?” “当然没问题,何况我还有很多的诀窍。” “我们先把这些东西拿回家吧,”男孩说,“再顺便拿张网,去捕些沙丁鱼。” 他们把鱼具从船上拿出来,老人肩上扛着桅杆,小男孩抱着木箱子,里面是一卷卷结实的绳索、鱼钩和带柄的鱼叉。 装鱼饵的箱子藏在了小船的船尾底部,那儿还有一根棍子,用来对付被拖上船的大鱼。一般来说,谁也不会来偷老人的东西,不过因为露水会浸湿桅杆和那些粗钓索,还是拿回家比较稳妥。再说,尽管当地不会有人来偷船上的东西,但老人认为,把鱼钩和鱼叉留在船上实在是不必要的引诱。 他们顺着大路一起回到了老人的小屋,门敞开着,直接就能进去。老人把绕着帆的桅杆靠墙放着,孩子把箱子和其他东西放在旁边。桅杆几乎和这小屋一般长了。小屋是用棕榈树的坚韧苞壳搭建而成的,里面只放着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泥地上有一处用木炭烧饭的地方。 茅屋的墙,是用结实的“海鸟粪”铺平盖成的,棕色的墙上还挂了一幅彩色的耶稣圣心像和一张科博来圣母图。这些都是他亡妻的遗物。墙上曾经还挂着他妻子的彩色照片,但每次看到,总是让他伤感无限,于是他便将它取下了,放在了墙角的架子上,用一件干净的衬衫罩着。 “你有什么吃的东西吗?”男孩问。 “有一锅黄米饭和鱼。你要来点不?” “不用了,我要回家吃。要我帮你生火吗?” “不用了,待会儿我自己来生。或者就吃冷饭也没关系。” “我能把这鱼网拿走吗?” “当然能。” Part 4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鱼网,男孩还记得他们一早就把网卖掉了,也根本没有黄米饭和鱼,但是他们每天都要这样表演一番。 “八十五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老人说,“你想不想看到我拖一条一千磅重的鱼回来?” “我先去拿网,然后捕些沙丁鱼来,你先坐在门口晒太阳吧?” “好的,这儿还有一张昨天的报纸,正好可以看些棒球赛的消息。” 小男孩不知道这昨天的报纸是不是也是虚构的,但是老人真的从床底下拿出了一份报纸。 “这是佩瑞戈在酒铺里给我的。”老人解释说。 “我弄到了沙丁鱼就回来。我会把我们两个的都冰起来,这样明天早上就可以分着用了。等我回来了,你跟我讲讲棒球赛的消息。” “洋基队是不会输的。” “可是我怕克利夫兰的印第安队啊。” “好孩子,相信洋基队吧。别忘了他们队里还有个伟大的迪马基奥。” “我还担心底特律的老虎队和克利夫兰的印第安队。” “你再这样担心下去,恐怕连辛辛那提红队和芝加哥白袜队你都会害怕了!” “你看报纸吧,等我回来就告诉我结果。” “你觉得我们要不要去买一张尾数是八十五号的彩票?明天就是第八十五天了。” “可以啊!”男孩说,“但是你伟大的记录是八十七天啊,要怎么办?” “这种情形不会再发生了,你能买到一张末尾是八十五的彩票吗?” “我可以去订一张。” “一张要两块半,我们能跟谁借钱呢?” “这个容易。我随时能借到两块半的。” “我想我也能借到,不过我还是不想借。开始是借钱,接着就是乞讨了。” “小心别受了凉,老爷子,”小孩说,“现在都是九月了。” “现在正是大鱼该露面了。”老人说,“在五月里,每个人都能成为好渔夫。” “我现在就去捞沙丁鱼。”男孩说。 男孩回来时,老人已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此时,太阳已经下山了。男孩把床上的旧军毯拿来铺在了椅背上,盖住了老人的肩膀。P4-9 序言 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现代美国著名作家。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医生家庭,海明威的一生没有走上从医的风顺道路,而是跌宕起伏,甚至带有某种传奇性。 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红十字会车队,在意大利前线受伤,仅左腿就取出弹片237块。1937年,他又以记者身份奔赴西班牙内战前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他还驾驶过游艇改造的军舰去侦察德军行动。此外,他在北非丛林中围猎,在远海地带捕过鱼,在妻儿离去后依旧笔耕不辍…… 1954年,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一位84天一无所获的老人,在周围人的嘲笑中始终没有放弃对于自己的希望。在第85天的打渔中,他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鱼,并且与之搏斗了两天两夜,最终获胜。然而在归途中的鲨鱼,让那条鱼最终只剩下了骨架。尽管他用尽了船上的所有工具保护大鱼,却不能阻止,然而老人始终没有放弃与鲨鱼的搏斗,战斗至最后的一分一秒。 再看海明威,他的一生又何尝与老人不相似呢?晚年疾病缠身的他,面对妻儿双双离去的痛苦,始终没有放弃写作。1961年,迅速恶化的身体,各种疾病的折磨,心力交瘁的海明威又怎能忍受自己成为人生的弱者,最终饮弹自杀。就如小说中的老人一样,面对失败拥有顽强拼搏、绝不屈服的意志,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但是绝对不会打败他。 如果只是卑微而懦弱地活着,那还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去,至少保持精神上的高贵与骄傲。 除了古巴老渔夫桑地亚哥,海明威的小说中还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形象:《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巴恩斯,《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菲特力,再到《丧钟为谁而呜》中的罗伯特·乔丹,这些硬汉形象奠定了海明威“文坛硬汉”的地位,也成为了二三十年代美国人心中的精神偶像。而这一形象,在他的晚年小说《老人与海》中尤为突出。不可以被打败的人,崇高的尊严和对前途的乐观自信,这样一个刚毅坚强、崇高的人物形象,也是海明威在漫长的文学生涯中不畏艰难、挫折、甚至诽谤攻击,勇敢地探索前进的化身。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就有幸会获得成功”。 如老人一样,海明威最后选择了自杀,看似失败人生的背后,却是终不屈服命运的精神胜利。人的真正胜利也只能是精神的胜利。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唯有精神和心灵的胜利,才使我们感动,像那个始终追随的孩子一样,为他的悲壮落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