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国治水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作者 翟平国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水量统一调度,使黄河连续十多年没有断流,逐年刷深的主河道,不断增强的过流能力,意味着在中小洪水情况下,河水不会漫出主河道淹没庄稼和房屋。黄河下游主河道过流能力从1800立方米/秒恢复到3500立方米/秒以上,下游河道3.8亿吨泥沙被冲刷人海,主河槽平均下降1米,一条濒危的大河逐渐恢复了往昔雄浑的气势、奔腾的活力。

由于调水调沙,黄河口湿地呈现勃勃生机。黄河口湿地以年均5万亩的速度在增长,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保护区。随着湿地面积增加和淡水水位上涨,初步遏制了下游生态恶化的趋势……

从20世纪50年代治淮为先导,新中国开展了对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在各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高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旗帜,广泛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加固了农村水利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的基础地位,对水利的投入大幅增加,江河治理和开发步伐明显加快,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防洪、发电、供水、灌溉工程开工兴建,水利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及尼尔基、沙坡头、百色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科学防控洪水和调度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和象征,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水利工作水平和能力。值得自豪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新的时代孕育了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而这些经典水利工程,又为时代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作为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建成后使长江荆江段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882亿千瓦时,万吨级船队每年有半年时段可直航重庆市,年通航能力提高四五倍。其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等效益,是世界上任何水利工程都无法比拟的。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上最大的控制性枢纽工程,建成后大大缓解了花园口以下的防洪压力,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原来的约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了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同时,有效减少了泥沙淤积,发挥了供水、灌溉和生态修复等作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不仅防洪效益显著,还通过连续十多年调水调沙,实现黄河下游河道的冲刷疏浚,为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中游最大的水利枢纽,它的建成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实现了沿淮人民的百年夙愿和几代治淮人的世纪梦想,标志着淮河流域整体防洪保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华大地从此可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百色、尼尔基、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对所在河流提高防洪标准、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受益区供水安全、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的60年间,国家先后投入上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跃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长江、黄河干流重点堤防建设基本达标,治淮19项骨干工程基本完工,太湖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

P35-36

后记

20多年前当兵去西藏,一车南方兵、一车北方兵,集结在满眼风沙的甘肃柳园,抖落大篷车上的一层沙子,一个灰头土脸的南方兵冲着戈壁滩发问,“这地方能洗澡吗?”引起了北方兵的一片哄笑,“戈壁滩上想洗澡,做梦娶媳妇吧!”

每个人对水都有不同的感受,在黄土高原长大的我,从小就知道水的金贵,无数次的梦中看到有一条大河从门口流过,但干涸的河床却从来没有改变它数百年、数千年坦露胸襟的模样。

但此后的20年间,我却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武警水电兵,从雪域高原到三峡工程,从抗洪抢险到拦河筑坝,在一次次凿石安澜、治水办电的战斗中,见证了人类改造江河、驯服江河的决心。五年前,我从一名穿军装的“水利人”。成为一名真正的水利人,走过了无数的大江大河,经历了无数的旱涝交织,才明白,水并不是能不能在戈壁滩上洗一次澡的奢求那么简单。生命不可缺水,没有水,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在内的生命都不会在这个地球上存活;生产不可缺水,没有水,世界上将不会有一栋房屋,一件衣服,乃至一粒粮食;生态不可缺水,没有水,我们的眼前只能是一片荒芜,哪里还会有赏心悦目的风景。

也正因为如此,我对治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等水危机,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引起亿万国人警惕和沉思的话题。同时也看到,在寻求人类与水和谐共生答案的历程中,治水上升到治国的高度,水利的内涵也在不继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随着一个个治水良策出台、一项项治水规划实施,从国家层面的强力推进,到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让江河更加安澜、山川更加秀美的大国治水之路清晰而坚定。

生命因水而延续,我因水而成长。作为一名水利宣传工作者,面对波澜壮阔的治水壮举,我觉得自己也不能置身度外,用手中的笔,为水而歌,为水立言,也许就是一种最好的表达。多年的点滴努力,汇成一本《大国治水》,只为了我们的生命之源,能够源远流长,奔腾不息。

一本书就像一个孩子,命运是他自己的,成长却需要太多人的关爱。在追求梦想的征途中,回望出发的原点,却是无数的力量在支持着我。《大国治水》要出版了,实现了我一个多年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却是各级领导、各位老师以及身边的朋友关心爱护下实现的。

承蒙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顾问、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周明前辈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我深受感动。

衷心感谢水利部各级领导,特别是新闻宣传中心郭孟卓、陈梦晖、周文凤和姚润丰、孙平国、孟辉、王红育等各位领导在本书写作中给予我指导,并审阅书稿、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感谢胡鞍钢、黄仁宇、谷树忠、游和平、陈启文、靳怀春、王鑫、陈二厚、赵永平、于文静、张雪、林晖、高立洪、陈锐前辈专家、作家和新闻媒体记者撰写的大量水利研究专著、文学作品和水利新闻作品,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参考,对在文中借鉴引用了他们的作品,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感谢贾茜、唐天福、刘义勇、赵清爽、刘丹、苗鹏琳等同事和朋友们对我写作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2016年5月

目录

引子 生命之源 人类文明的塑造者

第一章 经略江河,善治国者必先治水

 1.治水改变世界

 2.5000年文明古国的治水之路

 3.当代中国的水利战略地位

 4.经略江河的中华伟力

第二章 全新视野,开启国家水安全新战略

 1.笼罩全球的水危机

 2.中国水困境

 3.史无前例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最高规格治水会议

 4.新时期的治水行动指南

第三章 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

 1.大兴农田水利夯实基础

 2.节水增粮的国家行动

 3.打通农田水利ZUI后一公里

第四章 生命之上,筑牢坚不可摧的水上长城

 1.一条令世界瞩目的防汛抗洪救灾道路

 2.世界上治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3.决战白龙江

 4.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洪壮歌

 5.“梅花”凋零人民平安

第五章 民生为本,打响供水安全保卫战

 1.172项重大工程掀开治水新高潮

 2.让亿万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

 3.从源头到“龙头”的全程监管

 4.拯救地下水

 5.京津冀水安全破冰蓝图

第六章 节水优行,不可逾越的“三条红线”

 1.史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节水型社会建设10年艰辛路

 3.开启水权改革新里程

 4.“海绵城市”新理念

第七章 重建人水和谐,保障永续发展

 1.建设美丽中国的铿锵号角

 2.让城市在水与生态的润泽中更加美丽

 3.山水之间有乡愁

 4.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水也使人类“辟草昧而致文明”。纵观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水而兴的演进史,河流供养生命,推动社会发展,也使地球充满生机。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治水史,从大禹治水开启华夏文明的第一页,到秦汉时期的都江堰、灵渠、郑国渠,再到隋唐时期大运河,每一次治水实践的巨大成功,都是中华民族兴利除弊能力不断提升的新坐标。历代善治国者均以治水为重,或兴水利,或治水害,或通漕运,或以治水之道治理国家,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局面,无不得力于治国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

不仅在中国,治水也是世界多数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治理水患,科学配置水资源历来都是人类无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急剧增长,再加上人为浪费,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现实问题之一。水短缺、水污染等水危机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水问题既是资源问题,更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大国治水》就是这样一部站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高度,讲述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宏大的治水史的纪实作品。作者以水创造生命,培育人类文明为背景,从生命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水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治水是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生存或毁灭的峻切问题。从农耕文明时代讲到工业文明时代再到后工业文明时代,通过人类数千年改造江河、利用水资源的历史进程,深刻阐述了“善治国者必先治水”这一重大治国理念。站在水资源危机和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高度,现实客观地呈现出中国水资源和治水的纷繁状况问题,深刻揭示了治水在当代中国乃至当今世界的重要战略地位。同时,站在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宏观角度,全景式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在水资源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践行可持续治水思路,保障国家水安全取得的可喜成就。同时,告诫人们,只有人水和谐共处,才能维护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现实命题。可以说,这是一部立意高远、视野宏阔、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大书。

治水从来都不单纯是技术概念,重要的是以什么方法、什么思想治水。治水不止是对人类有利,还要对水有利,对人与自然都有利,这才是治水的完整意义。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频发多发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使得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旱不得、淹不起。水生态恶化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愈加突出,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作者置身于水利部门,长期从事水利工作,对数千年的治水历史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今天的治水,不再是对自然一味的征服,而是对水的合理利用,不是对自然的无度索取,而是对水资源的有机整合,是对生态的系统性保护。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国家水安全至关重要,以敬畏之心面对自然江河,向自然河流做出一些让步,把人类与水的冲突最小化,才能臻于天人合一的和谐之境,足以洞见作者高远的立意。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翻开《大国治水》,一幅治水兴水、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在眼前徐徐打开,放眼未来,作者又用鼓舞人心的笔触,清晰描绘出未来治水兴水的宏伟蓝图。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融汇中国治水历史和现实治水思想的力作,具有一定的史志价值。而对现实中国水问题忧患,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此次写作的投入用心。可以说它的出版正逢其时,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推广。

开启“十三五”规划的关键阶段,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上,我国又将重塑怎样的“水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正如作者所讲,“大国治水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遭受波涛汹涌的水害,不再面对干涸难熬的旱灾,不再为有河皆污的现实担忧。水利中国就是治水如治国的生命框架,在这个前提下完成中国的治水大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有道是为天地疏经脉、为江河定安宁、为百代兴水利、为万世送甘霖。只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勤力同心、久久为功,江河更加安澜、山川更加秀美的美丽中国愿景可期!

是为序。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顾问 周明

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

2016年5月

内容推荐

翟平国著的这本《大国治水》以水创造生命,培育人类文明为背景,通过介绍人类数千年改造江河、利用水资源的历史进程,深刻阐述了“善治国者必先治水”这一重大治国理念。

本书前半部分描述了当代中国治水历程的成就与经验,反思了当今世界和中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等水危机,深刻揭示了治水在当代中国的战略地位。后半部分重点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为基本脉络,站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面展示水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近十年来中国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的经验成就。

编辑推荐

《大国治水》是一部站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高度,讲述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宏大的治水史的纪实作品。作者翟平国以水创造生命,培育人类文明为背景,从生命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水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治水是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生存或毁灭的峻切问题。从农耕文明时代讲到工业文明时代再到后工业文明时代,通过人类数千年改造江河、利用水资源的历史进程,深刻阐述了“善治国者必先治水”这一重大治国理念。站在水资源危机和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高度,现实客观地呈现出中国水资源和治水的纷繁状况问题,深刻揭示了治水在当代中国乃至当今世界的重要战略地位。同时,站在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宏观角度,全景式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在水资源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践行可持续治水思路,保障国家水安全取得的可喜成就。同时,告诫人们,只有人水和谐共处,才能维护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现实命题。可以说,这是一部立意高远、视野宏阔、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大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