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父亲傅作义将军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少艺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948年12月,一个多雪的冬天,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时任国民党守军最高司令官的傅作义将军,在中共中央及当时的中共北平地下党及其友好人士的多方努力下,迫于巨大的军事压力,最终选择了起义,古城北平毫发无损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本书平实客观地反应了这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并全面地描写了傅作义将军起兵晋军、严谨治兵、卫士抗战、率兵起义——戎马一生的精彩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1895—1936),记载了傅将军出生至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事件。

中篇(1937—1949),叙述了抗战期间傅将军参与的历次战役,还有北平解放前,傅将军如何与中共接触,以及思想斗争等。

下篇(1949—1974),颂扬了傅将军促成绥远“九·一九”起义,参加水利部工作、政协工作,以及致力于台湾统一事业等事迹。

目录

上篇(1895—1936)

第一章 将星陨落

第二章 从孩提到而立

傅家世系

父亲童年

弃文习武

入伍晋军

第三章 涿州之战

第四章 接管天津

保定脱险

守备天津

中原大战

第五章 主政绥远

剿匪安民

巩固政权

根治顽疾:秩序与市容

锐意改革

建设绥远

第六章 长城抗战

第七章 绥远抗战

日寇觊觎绥远

红格尔图激战

收复百灵庙

中篇(1937—1949)

第八章 全面抗战初期

初遇劲敌

忻口会战

防守太原

晋西整军

组建政工机构

第九章 后套七年

脱离阎系,进驻后套

包头麈战

绥西作战

五原捷报

魏德迈视察绥西

第十章 参与内战

东进受降

明争绥包

平绥路争夺战

涞水战役

突袭西柏坡

第十一章 矛盾与抉择

抗蒋谋和

平津战役前夕

王牌军中的王牌军覆灭

第十二章 和战抉择

“约法八章”

罢战谋和

和谈二度

五里桥言和

第十三章 古都免于兵燹

和平协议

“最后通牒”

改编与任命

创办《平明日报》

和平起义绝非偶然

和平通电

第十四章 促成绥远起义

“绥远方式”

走和平之路

“西行漫记”

下篇(1949—1974)

第十五章 开国前后

出席政协,参加大典

再次莅绥“主政”

第十六章 人民的水利部长

“搞水利可以直接为人民办事”

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

第十七章 盼望和致力于祖国统一

附录

傅作义(宜生)年谱(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七四年)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974年4月19日,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终年79岁。就在他逝世前的10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的父亲还向来探望他的同志询问:“北方地区下雨了吗?”垂危之际的我父亲依然挂念着祖国的水利电力事业。4月22日,叶剑英、聂荣臻、阿沛·阿旺晋美、周建人、沈雁冰、许德珩前往医院向我父亲的遗体告别。中共中央统战部、水利电力部负责人,以及我父亲的生前友好董其武等也前往医院向我父亲的遗体告别。

我父亲的追悼会,于23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周恩来总理带病主持了追悼会。

毛泽东主席送了花圈,董必武、宋庆龄、朱德、周恩来、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郭沫若也送了花圈。送花圈的还有中共中央军委、人大常委、国务院、政协全国委员会、国防委员会、中共中央统战部、水利电力部、卫生部。

叶剑英、李先念、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李富春、阿沛·阿旺晋美、周建人、沈雁冰、许德珩等也参加了追悼会。他们向母亲刘芸生和我们子女等表示了亲切慰问。

叶剑英在悼词中对我父亲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

“傅作义先生……1933年和1936年曾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1937年参加抗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傅作义先生于1949年1月率部起义,对北平和绥远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年来,傅作义先生热爱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20多年来,傅作义先生,关心祖国的统一,始终关怀台湾同胞和台湾各方面的故旧,盼望台湾早日获得解放,回到祖国的怀抱。傅作义先生为解放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篇悼词客观公正地、高度地评价了我父亲的一生。特别是悼词的最后部分充分肯定了我父亲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关心及贡献。这一点从他在弥留之际的几次对话就可见一斑。

在1967~1972年的这几年间,我的父亲因健康情况欠佳,除参加一些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外,一直在北京家中养病。1973年开始长期住院治疗。1974年后,病情恶化,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卫生部为父亲组织了医疗小组。

P2-3

序言

2005年夏日的一天,天气很热,在北京医院宽敞的治疗室中,我见到了傅冬老人。由于长时间病痛的折磨,老人瘦小的身体更显出几许虚弱,然而尽管如此,在言谈话语中她仍充满着一个军人后代的爽快和果断,眉目中不时显现出刚毅的英豪之气。

在与她谈起为傅作义将军写一本书的想法后,她十分高兴,并说她以前也写过几本关于她父亲的小册子,但始终未能认真地写成一本完整一点的书。自己已过八旬,身体大不如前,写一本能较全面地反映傅作义将军的书,也不失实现了自己一生中一个很大的愿望。但由于身体的原因,也由于多年不很稳定的生活环境,因而有关傅作义将军生前的第一手材料在她手中并无更多存留,甚至家中连好一点的照片也没有。她委托我在严格尊重历史、正确评价傅作义将军一生功过的前提下,组织编写好这本书,并商定了书名——《我的父亲傅作义将军》。

老人身体很虚弱,加之正在忍受因治疗带来的痛苦,实不忍心再与之长谈。正巧傅冬老人的女儿、傅作义将军的外孙女晨风女士从美国赶回照顾她的母亲,我们一见如故,促膝长谈。

约晨风女士在其下榻处棕榈泉公寓作了长时间的商讨。京华出版社副总编刘凯先生和编辑邹春芳女士一起参加了谈话。晨风女士向我们介绍了傅作义将军——她外公一家许多人所不知的故事,让我们深为傅作义将军的正直、睿智、果敢与难得的儒雅之气所折服,并为傅作义将军独到的家风而感叹。之后与晨风女士研究了《我的父亲傅作义将军》一书的写作框架。

经商榷,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少艺先生按我们与傅冬老人以及晨风女士商定的写作框架进行再构思再创作,以成书稿。经其收集材料,辛勤写作,几易其稿,终于2006年完稿,于2007年年中定稿。

然而不幸的是,傅冬老人没有看到她久已盼望的《我的父亲傅作义将军》一书的成稿。在初稿初成之时,老人已神志不清,无法阅读。当我们盼望老人早日康复、分享一生愿望得以实现的喜悦之时,却突闻老人于2007年7月2日逝去的噩耗,让我们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

傅冬老人虽已驾鹤西去,然其60年前她为北京和平解放所作的特殊一贡献,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每一个北京人,都永远不会忘记。愿她的英灵长存人间。

在《我的父亲傅作义将军》一书付梓之即,写此文,以作告慰。

华飞2008年9月写于京郊合木山庄

后记

本书主要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1895—1936),记载了傅将军出生至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事件。

中篇(1937—1949),叙述了抗战期间傅将军参与的历次战役,还有北平解放前,傅将军如何与中共接触,以及思想斗争等。

下篇(1949—1974),颂扬了傅将军促成绥远“九·一九”起义,参加水利部工作、政协工作,以及致力于台湾统一事业等事迹。

本书历经两年有余,编著者几经思量,数易其稿,认真核对记录历史事件的档案资料,去伪存真,终成其稿。

在本书的编写与审读中,得到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修改建议,保证了本书行文中的严谨性。在此,一并表示哀心的感谢。

本书虽经编著者辛苦劳作,认真核查,但由于编著者水平所限,讹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及有关专家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