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真的住着嫦娥吗?真实的月亮是什么样子?都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你知道吗?月亮对植物的生长也有重要影响。地震带来的灾难让我们不寒而栗,然而,月球上也有“月震”。月球上的土地曾经被人公开出售,购买者获得的只是一张“月球地产证”,出售者因此大发横财。月球的开发大有前景,未来,人类将有可能在月球上居住,那里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更多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去探索!
《我家在月球》(作者郝万增、杨现军)着眼于新、奇、趣,收入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与趣味并重,文字轻松活泼中不失严谨,配有精美实拍彩图,打破科普书以往生硬的面孔,打造快乐读科普的新形式,使孩子对科学知识不再避而远之,真正走近科学。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邻居”,它的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月球为什么会“变脸”,不以背面见人?难道那里生活着外星人?神奇的闪光、讨厌的尘埃、多样的环形山,目前,人类使者的足迹已经踏上月球,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未来,我们可以在月球上生活吗?月球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让我们坐上飞船出发吧!
《我家在月球》(作者郝万增、杨现军)着眼于新、奇、趣,收入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与趣味并重,文字轻松活泼中不失严谨,配有精美实拍彩图,《我家在月球》打破科普书以往生硬的面孔,打造快乐读科普的新形式,使孩子对科学知识不再避而远之,真正走近科学。
几分钟后,“阿瑞斯5号”火箭进入地球轨道,按照设定,抛掉整流罩,露出地球出发站和月球着陆舱。它们在地球上空300千米的轨道上飞行,等待着与即将到来的“猎户座”飞船对接。
“阿瑞斯5号”运载火箭由5个航天飞机的主引擎和两个助推火箭组成,高度相当于一幢38层的大楼。它的载重能力更不可低估,超过了目前世界上任何一种火箭和飞行器,可将65吨的货物直接送入月球轨道,最大货运能力132吨,比它的前辈“土星5号”还强劲,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它每发射一次,就要花费5.4亿美元,与航天飞机的发射成本差不多。
同一天,在肯尼迪发射中心,另一枚运载火箭业已准备妥当,就等着动身呢。它就是“阿瑞斯1号”火箭,样子和“阿瑞斯5号”有点像,不过,这个小老弟可是专门“送人”的。航天飞机退休后。它扛起了运送“猎户座”飞船的重担。
“猎户座”飞船是宇航员的新型座驾,外貌和“阿波罗”飞船相似,但内部空间却要大2.5倍。它由最新的高科技打造而成,直径5米,体重大约25吨,与航天飞机一样可以回收再用。一旦“猎户座”飞船抵达预定轨道,它将与早已等候在太空的地球出发站和月球着陆舱自动交会对接。一切准备就绪,地球出发站点燃发动机,炙热的火焰从尾部的喷口中喷出来,推着飞船奔向目的地月球。
经过4天旅程,月球越来越近了,它上面的环形山清晰可见。这时地球出发站已被抛在旅途中。4名宇航员飘入月球着陆舱,与“猎户座”飞船分离,在月球上降落。随后,宇航员走出舱门,开着月球车,带着机器人去工作,建立前哨基地。这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吧。
盼星星,盼地球,回家的一天终于到来。宇航员们钻进着陆舱的上升级,点火,升空,飞上月球轨道,和作为这次旅行的“大本营”——“猎户座”飞船会合。然后再抛掉这个上升级,启动发动机,带着所有的数据和样本,飞回地球老家。在着陆时,乘员舱不是像“阿波罗”飞船那样,带着降落伞一头扎进太平洋,相反,它打开气垫,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稳稳地降落在美国西部的沙漠地带。
至此,人类又一次完成了登月的壮举。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宇航员乘着“阿波罗”号飞船登上月球。12名“月、球人”穿着特制的月球服在月面上到处溜达。这种月球服一套价值30万美元,之所以贵,是因为它结构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你说,世界上有比它更贵的衣裳吗?
说来不可思议, “阿波罗”月球服的面料竟由20多层“布料”组成,功能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分为6大层。最外层是防护层,能耐高温,又防火、防辐射。第2层为超级绝缘层,由轻质的绝缘材料制成,严寒酷热不会影响到里面。第3层是防弹层,足以抵挡任何大小微流星袭击。第4层为抗压层,保证宇航员能在近乎真空的环境里正常生活和工作。第5层负责保证第4层的安全,确保它不会爆裂,起保护的作用。最内层是个一件套的“秋衣”,全部用塑料细管编制成,管子里边有冷水循环,可以带走身上的热量,也称液冷服。月球服如此复杂,看来,它当之无愧号称世上最贵的衣裳。
月球服上的“旅行背包”可重要了。可别小看了这个大包,那其实是一套生命保障系统,负责提供氧气、水,维持气压,还能通过无线电与地面随时联系。与笨重的背包相比,月球服上的头盔就显得酷多了。它是由高强度的聚酯材料做的。通过金属项圈与衣裳相连,不管是摘,还是戴,都很方便。另外,头盔上还有一层特制的面罩,防止紫外线损伤眼睛,也能隔点热。
另外,登月靴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月球服本身是带靴子的,那是加压靴,与服装是一体的。宇航员工作时穿的靴子,其实是一种套靴,套在加压靴的外头。它有两层,外层是金属编织物,靴底是用硅橡胶制成的:内层是玻璃纤维织物,不但轻,而且隔热性能好。当年,阿姆斯特朗就是穿着这种靴子在月球上踩上第一个人类脚印的。
在人类首次探月中,“阿波罗”月球服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作为第一代月球服,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它也有很多缺点:笨重、臃肿,穿着僵硬,不舒服。宇航员在执行钻探、取样等任务时,必须要一万个小心。如果动作幅度过大,价值不菲的月球服将被拉扯破裂,而宇航员自己也会翻倒在地。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制新一代月球服,在很多方面都作了改进,更加人性化、更轻便、更舒适。比如,在臀部、膝盖和肘部等关键部位增加了连接设计,这样穿起来比较灵活。鉴于月球尘埃的烦恼,在服装上特别装备了一个小工具——“空气清洗器”。可别小看了这个小风扇,未来宇航员们在返回登月舱前。吹掉衣服上讨厌的月球尘土全靠它了。
前面说到,经过半年的努力,一座月球基地已经粗具规模。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建造的第一座基地,它承载着重大使命,既是开采月球的前沿阵地,也是登陆火星的跳板。那么,未来人类的月亮家园究竟是什么模样呢?下面让我们到最有特色的“月神盖亚”里小住几天,体会与众不同的乐趣。
“月神盖亚”位于月球北极点附近的一处环形山里。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日照时间长,温度适中,气温终年保持在50℃左右。更主要的是,环形山投下的阴影遮挡了部分太阳辐射,对基地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座基地由7个“房屋”连接组成,包括蔬菜温室、充气卧室、休闲中心等,可供12名宇航员居住。日常用电来自太阳能。在环形山的边缘,设有12个直径30米的大镜子,把收集来的太阳光反射到一个水池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整个基地一切自给自足,吃、穿、用全部自行解决,并对所有废物都重新利用,堪称绿色环保的典范。P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