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魏巍编写的《金戈铁马话春秋(中华军事)》讲述中国人不会忘记的历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学习历史,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铭记中华民族的深刻历史教训,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基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金戈铁马话春秋(中华军事)/中国历史知识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魏巍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魏巍编写的《金戈铁马话春秋(中华军事)》讲述中国人不会忘记的历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学习历史,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铭记中华民族的深刻历史教训,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基础。 内容推荐 魏巍编写的《金戈铁马话春秋(中华军事)》内容简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史前历史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过漫长的洪荒时代(母系氏族阶段),而从黄帝时代开始,至今最少也有五千年之久了。《金戈铁马话春秋(中华军事)》从统一战争、争夺之战、平定之战、农民战争方面展现金戈铁马话春秋。 目录 统一战争 涿鹿之战/002 牧野之战/005 秦灭六国/009 楚汉争霸/013 东汉王朝统一之战/017 朱元璋灭亡元朝战争/02l 清军入关/025 争夺之战 长勺之战/029 城濮之战/032 吴越争霸/036 孙庞斗智的桂陵、马陵之战/040 长平之战/044 巨鹿之战/048 官渡之战/05l 赤壁之战/055 夷陵之战/060 淝水之战/064 怛罗斯之战/068 唐平定安史叛乱之战/072 北宋初期和辽国的战争/077 澶渊之战/081 宗泽东京保卫战/085 北宋和夏的战争/089 黄天荡之战/092 富平之战与和尚原之战/095 采石矶大战/099 丁家洲与焦山之战/103 蒙古军西征/106 宋蒙襄樊之战/lll 萨尔浒之战/114 平定之战 秦始皇北击匈奴/119 汉朝初年与匈奴的战争/123 汉武帝反击匈奴(一)/126 汉武帝反击匈奴(二)/130 汉武帝反击匈奴(三)/134 唐朝平定突厥之战/138 唐朝征服高丽战争/142 唐朝与吐蕃的战争/146 万历朝鲜战争/150 戚继光抗击倭寇/154 郑成功收复台湾/158 清平定准噶尔叛乱之战/162 雅克萨之战/166 农民战争 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17l 黄巾军起义/175 隋末农民战争/179 唐末农民战争/183 试读章节 涿鹿之战 相传在古的时候,有两个部落曾在中原大战:一方个个都是人面兽身,铜头铁额,面目狰狞,手持金刀铜斧、强弓大弩;另一方手执木棍、石斧石刀,显得有些寒碜。两军一接触,便展开肉搏厮杀,喊声震天。前者布下毒雾,瘴气沉沉;后者拨雾冲杀,可刚冲出霾雾,但见天空黄沙滚滚而来,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黄尘过后,阴云密布,大雨滂沱。在这危急关头,后者把随军携带的虎豹熊罴统统放出冲向敌阵。手持金刀铜斧者被这突如其来的猛兽吓得魂不附体。有的被猛兽尖牙咬断了脖颈,身首异处;有的被猛兽利齿扒开了胸膛,血流满地;侥幸活下来的没命地逃窜。这就是古代传说中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的情景。 5000年前的中原,处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华北的气候和现在的江南类似,那时候自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已经布满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在此范围内,活跃着夏族、夷族、黎苗族三大宗族。夏族活动于黄河中游区域,夷族活动于河北南部及山东、安徽一带,黎苗族活动于荆楚地区。 黎苗族所在的荆楚地区拥有丰富的金属矿藏,这就给黎苗族的军事发展以极大的便利。当夏族、夷族还在使用木质、石质兵器之时,黎苗族人已经开始用当地的矿藏制造剑铠矛戟,这样一支锐不可当的军队在当时可谓威震天下。传说称黎苗族首领蚩尤的81个兄弟“兽身人语,铜头铁额”,是当时黎苗族人可以制造金属兵器的证实。 随着黎苗族力量的强大,其向北侵犯的步伐也渐渐加快。一开始遭遇蚩尤兵锋的便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炎帝部族。强大的黎苗族粉碎了炎帝部族的抵抗,将其驱逐出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并且用暴虐的手段压迫当地百姓。这激起了夏族人民的纷纷反抗。年轻的黄帝毅然起兵,联合各部族的反抗力量,共同对抗黎苗族的侵占,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黄帝深知黎苗族使用铜制兵器,战力远超使用石头和木质兵器的反抗军,与其正面作战完全占不到上风,但是蚩尤的大军有一个巨大的弱点,那就是蚩尤的军队来自遥远的南方,对北方的气候、地形不甚明了。所以黄帝在和蚩尤作战之前,针对他的这一个弱点制定了完备的作战方案,即实行一种后退作战策略。具体而言,就是将蚩尤引诱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利用天时以及地形之利,增加蚩尤部族行动的困难以削弱其实力,然后趁其陷于消极被动之际,捕捉战机给予致命一击。根据这种思想,黄帝在5000年前就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后退决战大获全胜的典型战例。 黄帝部族与蚩尤部族最初接战的地点,据考可能在河南省中部。接触之后,黄帝马上引兵北退,蚩尤部族随即紧追不舍,持续跟踪追击。当时华北平原森林密布,双方行进路线现在已不可考。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蚩尤部族进入华北平原后,很可能因为地形生疏,气候不适,语言隔阂,敌情不明以及饮用水缺乏等因素,导致行动日益困难。而且随着行军的日益深入,环境更加陌生,伤亡损失也无法得到补充,终于在经过长途奔劳,到达河北省北部后,彻底陷人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士兵作战意志大受打击,精神上陷入惶惑不安的境地。反之黄帝部族因为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可以任意选择有利的地形和蚩尤部族交战,主动予以反击,所以无形中实力相对增强。最后,决战在涿鹿(今河北省涿州)爆发了。 当时黄帝捕捉到了涿鹿地区的一个特殊有利天气,即狂风大作,沙尘蔽天,蚩尤部族彷徨无措之时,趁机出击。黄帝利用指南车指明方向,向混乱中的蚩尤部族发起了冲击。在一片尘沙中,蚩尤部族的军队兵败如山倒,黄帝部族彻底击溃了入侵者,擒杀了黎苗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之战失败后,蚩尤率领的黎苗部族,一部分被歼灭,大部分溃逃或者返回原居住地。因为蚩尤所率的主要是九黎部族,所以在此次战争中,九黎族受打击最深。 黄帝在战胜蚩尤后,乘胜收复中原。因为他擒杀了暴虐的蚩尤,击败了强大的军队,所以获得了人民的广泛拥戴,被各方尊为共主。黄帝更乘着战胜之威,继续对四方大加征讨,《史记》上记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一时间开辟的疆土东至东海,西至甘肃,南至湖南,北至华北,为以后黄帝统治下的文化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次作战,蚩尤率领的黎苗族军队无论就其兵器质量,还是作战实力而言,均超过黄帝一方,但结果却是蚩尤大败,其主要原因是黄帝战略指挥正确:黄帝所使用的后退作战策略,第一获天时、地形之利,第二掌控着制人而不制于人的主动权,所以能转变双方优劣对比形势,并抓住最后风暴来临之际的特殊气候,将蚩尤一举打败。 涿鹿之战以前,蚩尤驱逐了炎帝统治着中原。当时夏族各部落尚在统一过程中,民族文化意识尚且在发端之际,如果没有雄才大略的领导率领夏族各部落联合起来抗击入侵,那么中原也许就永远被黎苗族所侵占,而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可能就完全不同。又假如黄帝对当时的作战形势没有正确认识,贸然与蚩尤决战,也非常有可能被蚩尤打败,那么夏族崛起的希望也很渺茫。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确实是中华民族在转变时期关乎存亡的一件大事。P2-4 序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史前历史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过漫长的洪荒时代(母系氏族阶段),而从黄帝时代开始,至今最少也有五千年之久了。 中国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之前,甲骨文的发现可为确证。而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时期开始,中国的信史记录就一天也没有中断,也为世界各民族所钦羡。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不但是前人留给中华子孙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现在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这56个民族是在中华5000年历史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融合逐步形成的。现在的汉族实际上是由古代华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历史上和现存的许多少数民族也都认为华夏族是自己的祖先,如匈奴出于夏、羌出于姜氏、鲜卑出于黄帝、氐出于夏时的有扈氏,这都是史有所据的。 5000年的历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进步的历史。 中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有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但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从近代开始却经历了备受欺凌、丧权辱国的百年之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中国人不会忘记历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学习历史,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铭记中华民族的深刻历史教训,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基础。 在此感谢本系列书的主编金强、周卫华、于永玉以及编委陈余齐、高阶顺、高志强、李国芳、魏巍、张少鹏、郭鑫、张萌萌、卢冬林、刘佳、权娜、石欢欢、时利英、曾令、杨春枝等同志对本系列书的编写所作出的贡献。 编者 2012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