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穹宇,无边星海,深藏几多奥秘?
一次大爆炸,就诞生了宇宙万物?反物质、暗物质、暗能量……还有多少未解之谜闯入了人类的视野?质子、中子、夸克、宇宙弦……宇宙中最小的微观粒子究竟是什么?
自然·经济·历史宗教·思想等等。荟萃基础学科、传统经典与潮流新知,现代生活必读藏书。一页文字加一页图解,图文互动,生动解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完全图解果壳宇宙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作者 | 董志道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浩瀚穹宇,无边星海,深藏几多奥秘? 一次大爆炸,就诞生了宇宙万物?反物质、暗物质、暗能量……还有多少未解之谜闯入了人类的视野?质子、中子、夸克、宇宙弦……宇宙中最小的微观粒子究竟是什么? 自然·经济·历史宗教·思想等等。荟萃基础学科、传统经典与潮流新知,现代生活必读藏书。一页文字加一页图解,图文互动,生动解读。 内容推荐 在茫茫宇宙之中,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是微不足道的一颗小小天体。渺小的人类一开始就对广袤的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描绘出宇宙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图景。本书将为您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宇宙观,并着重对以宇宙膨胀为基础的大爆炸理论予以阐述,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关于宇宙起源、发展和终结的速写。 本书运用现代编辑手法,尽量将艰涩难懂的术语解释得简洁明了,在不失信息量的同时,坚持简便易读的行文风格。同时,以插图、图解的方式,使相关的知识更加直接明朗地呈现到读者面前,给您以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目录 编者序:浩瀚的宇宙,无尽的未知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什么是宇宙 1.与生产生活休戚相关:人类开始关注宇宙 2.种种宇宙模型的出现:古希腊的宇宙观 3.地球是静止的宇宙中心:16世纪前欧洲的地心说 4.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哥白尼的日心说 5.地动说被证实: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6.地球是转动的:伽利略的发现 7.宇宙没有中心:布鲁诺的悲剧 8.地球的能量源是太阳:我们居住在太阳系 9.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a星c 10.宇宙的度量单位:光年 11.探索更深远处的宇宙星系:伽利略和牛顿的望远镜 12.望远镜犹如时间机器:我们看到的是宇宙的过去 13.美丽而神秘的天河:无数恒星的集合 14.一个巨大的铁饼:银河系的形状和大小 15.为数众多的旋涡星系:美丽的猎犬座M51 16.仙女座星云在银河系中吗:关于仙女座大星系的争论 17.使用亮度变化的恒星:测量天体的距离 18.仙女座星云在银河系之外:哈勃的发现 19.宇宙广阔无垠:到仙女座星系的距离 20.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星系的形状 21.错综复杂的星系世界:星系的大小和间距 22.星系聚集成群: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23.宇宙空洞的发现:难解的宇宙之谜 24.从照片到CCD:天文学的技术革新 25.向宇宙的尽头探索:宇宙学的发展 26.巧合还是神奇:金字塔的奥秘 第2章 宇宙在膨胀 1.世纪大发现:宇宙在膨胀 2.最初的观测:斯莱弗的发现 3.光谱分析的应用:光的波长和颜色 4.远去的声音会变低:多普勒效应 5.星系在远离的证明:红移和退行速度 6.天文学的超级巨星:埃德温·哈勃 7.越远的星系远离速度越快:哈勃定律 8.为了观测更远的星系:变大的望远镜 9.宇宙没有边界:无边的宇宙 10.宇宙没有中心:我们不在宇宙的中心 11.不断地加速:空间是怎样膨胀的 12.所有的星系重叠在一起:最初的宇宙很小 13.宇宙的起源:爆炸性的宇宙 14.地球比宇宙更古老:宇宙的年龄 15.哈勃的错误:两种造父变星 16.以光速远离的星系:人类看不到的宇宙 17.宇宙会永远膨胀吗:宇宙的未来 18.热寂还是大坍塌:宇宙的终结 19.“空荡荡”的宇宙:宇宙的物质 20.支配宇宙的力量: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21.暗物质发现的经过:扎维奇的发现 第3章 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进化 1.从大爆炸到现在:宇宙的历史 2.宇宙膨胀和光的波长:拉长的光波 3.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原子核和电子 4.原子核的构成:质子和中子 5.制造原子核的能量:汤川秀树的发现 6.热宇宙的物质形态:没有结构的宇宙 7.热平衡下的均匀温度:宇宙开始的状态 8.元素是什么时候生成的:伽莫夫的困扰 9.大爆炸的闪现:氢弹实验和伽莫夫 10.从一到无穷大:宇宙开始的3分钟 11.与大爆炸相对立的理论:稳恒态宇宙模型 12.大爆炸理论的先驱:弗里德曼和勒梅特 13.电话公司发现的电波噪音:大爆炸理论的证据 14.空中交织着各种电磁波:光波的伙伴 15.电波的温度:热辐射 16.电波杂音带来的诺贝尔奖:关于宇宙背景辐射的两次获奖 17.失之交臂的诺贝尔奖:宇宙背景辐射研究的先驱 18.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原子的形成使宇宙透明化:宇宙放晴 20.宇宙开始的波动:COBE的发现 21.由微小的波动引发的:星系的形成 22.暗物质的重要作用:星系由暗物质的波动产生 23.最初形成的天体有多大:最初天体的大小之争 24.最远的天体类星体:类星体的能量之谜 25.连光也逃不出来的地方:神秘的黑洞 26.类星体的能量之源:活动星系核模型 27.类星体的探索:恒星诞生于类星体 28.大爆炸之父:伽莫夫的生涯 第4章 宇宙的开始和未来 1.更细微的宇宙开端:质子和中子是否也会瓦解 2.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粒子:物质由夸克构成 3.宇宙间的隐者:中微子 4.大爆炸中创生的:反物质在哪里 5.大爆炸无法解开的谜团:热大爆炸理论的缺陷 6.反物质哪里去了:磁单极概念的引入 7.大爆炸的又一谜团:磁单极疑难 8.宇宙的势力范围:视界疑难 9.解决诸多疑难:暴胀理论的提出 10.什么是暴胀:暴胀是加速膨胀 11.引起暴胀的原因:与引力相反的作用力 12.恒星、星系的生成:量子波动引起密度波动 13.探寻暴胀的直接证据:重力波背景辐射 14.对奇点理论的考问:量子波动的世界 15.创造宇宙的时间:普朗克时间 16.取代粒子的最小存在:超弦理论 17.十维、十一维的时空:膜宇宙论 18.大爆炸以前宇宙就存在:两种流行的模型 19.未来的宇宙图景:宇宙加速膨胀 20.地球的未来:彗星向地球倾注而来 21.太阳的未来:最后变成白矮星 22.星系的未来:恒星从星系中蒸发 23.星系的继续演变:巨大的黑洞 附录 试读章节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发达的天文学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逐渐放大。受到自身居住环境的局限,人类最早的宇宙观也局限于地球之上,把高山大海当做宇宙的尽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就认为,高山围起了大地,天空悬在高山之上。每天太阳横穿过天空,然后潜入地下隧道,到第二天再一次从东方升起。 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人对于宇宙的认识是一味落后无知的,相反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拥有着极为发达的天文学。他们已经把行星和恒星区别开来,并对行星的运行取得了相当精确的数据。他们记载下来的行星会合周期相对误差都在1%以下。 另外,古代两河流域的人已经知道了黄道,并把黄道带划分为十二星座,每个星座都按神话中的神或动物命名。这套符号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所谓的黄道十二宫。 古埃及的天文学 在古埃及,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季节的变换,并有专门的人负责对天象的观测。古埃及人不仅早已掌握了预报日食和月食的方法,还根据星座的运行制定了历法。 古埃及人发现,每当天狼星于日出前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即所谓的“偕日升”,之后再过两个月,尼罗河就会泛滥。尼罗河水的这种周期性泛滥,使古埃及人产生了“季节”的概念。他们把天狼星在日出前升起的时刻定为一年的开始。开始的四个月正是尼罗河水泛滥之时,叫做泛滥季。之后的四个月定为恢复期,最后四个月定为旱期,也是农作物收获期。经过长期的观测,公元前4000多年,古埃及人把一年定为365日。这就是现今阳历的来源。 P12 序言 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历经几千年,一代又一代学者都在试图构筑一个完整的宇宙图景。从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地球人类对于宇宙这个广袤的生存环境的探索也是从懵懂无知开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宇宙论体系。 就像本书中讲述的那样,宇宙发展到某一阶段变得透明,这个时候宇宙“放晴”。而人类也是拨开了层层迷雾,才对宇宙有了渐趋明朗的认识。时间到了今天,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已经历了几次飞跃。我们策划、编辑的这本《完全图解果壳宇宙》,综合了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们对于宇宙的观测和研究成果,希望通过简单易懂的阐述方法,为读者描绘一幅关于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宏阔蓝图。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给读者讲述两段历史。第一段是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史,这包括人们能够探索的宇宙范围的扩展,人们描绘的宇宙模型的变化,以及人们探索宇宙的工具的变革等。第二段是宇宙的历史,这包括对于宇宙的起源和形成过程的讨论,宇宙的结构和存在方式的思考,以及对宇宙的未来的展望。 在人类文明早期,古代人就已经开始了对“天”的思索。虽然他们的宇宙观还是最朴素、最原始的,但其中却闪烁着令现代人不得不折服的智慧。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在几千年前就创立了朴素的宇宙模型,到16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被哥白尼彻底推翻,日心说建立起来。之后,望远镜发明并被用于天文观测之中,人类的视野也大为扩展。 20世纪20年代,哈勃观测到了星系的红移现象,证实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并得出宇宙膨胀的结论。受此鼓励,宇宙学蓬勃地发展起来。许多宇宙模型先后出现。其中,哈勃的发现更是对之前就提出的大爆炸模型予以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宇宙氦丰度的研究,大爆炸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和认可。 现在,随着更先进的宇宙探测器不断地被送上太空,大爆炸理论也得到了发展。如今我们可以根据大爆炸理论,追溯宇宙100多亿年的历史,想象宇宙的未来图景。宇宙诞生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奇点”,经历了各种微小粒子的混乱运动的时期形成了原子,然后逐渐形成了恒星和星系。而在很多亿年之后,宇宙可能有开放和闭合两种结局。 当然,对于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的宇宙,任何模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大爆炸理论同样受到一些科学家的质疑,而另外一些宇宙模型也被提了出来。本书也对包括静恒态宇宙模型、超弦理论、膜宇宙论、火宇宙模型等在内的其他模型做了介绍。 同时,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一个个谜团被解开,又有一个个新的谜团被发现,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类星体等,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神秘的未知存在。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这些谜团的解开,我们就可以把浩瀚宇宙的姿态,像现在画一个星座那样,使其轻松地跃然纸上。 本书运用了现代的编辑手法,在叙述过程中,尽量将艰涩难懂的术语解释得简洁明了,在不失丰富的信息量的同时,坚持简便易读的行文风格。同时,以插图、图解的方式,使相关的知识直接明朗地呈现到读者面前。我们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书获得宇宙论的知识,并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乐趣。 编 者 2008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