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群雄逐鹿(秦汉之际二十年)/重读司马迁书系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冯立鳌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重读司马迁书系》对司马迁所述国史的“当代史”部分进行重读,叙述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约130多年间中国政治演变的基本轨迹,并试图做出应有分析反思,以揭示司马迁笔下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特点和历史演进的规律。

冯立鳌的这部《群雄逐鹿——秦汉之际二十年》,涉及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前202年汉王刘邦夺取政权及其稍后的政治历史演变。包括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霸王失手、汉王得鹿、英雄悲歌几部分,揭示了秦政崩毁、群雄逐鹿和楚汉争霸一段政治运动中体现的虏史因果。

内容推荐

秦王朝履至尊而治宇内,他们崇尚刑罚,暴虐天下,不久激反民众,在神州巨澜中破轮沉没;在秦末烈火灰烬中崛起的张楚、西楚政权也相继重蹈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覆辙。究竟是什么主宰着政权的兴亡沉浮,古今人们对此一直百思求解。冯立鳌的这部《群雄逐鹿(秦汉之际二十年)》以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描述为线索,详尽解读了公元前221年秦朝建国至公元前202年刘项垓下决战之际“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社会演进历程,通过二十年问山崩地陷、乾坤翻转的政治运动,分析揭示了秦楚汉许多政治集团勃兴忽亡的内在因果。

《群雄逐鹿——秦汉之际二十年》所用资料完全忠实于《史记》文本,参考使用的是王利器先生主编的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全四册《史记注译》。

目录

【秦失其鹿——】

 推行专制暴虐天下的赢政(秦始皇)

建立郡县,追求集权

自我中心,役使天下

崇赏刑罚,暴虐民众

焚书坑儒,迫害士人

权力独尊,滥施淫威

民怨难平,长生成梦

 是非不分,昏庸残暴的胡亥(秦二世)

诛杀朝臣,维护皇权

严刻用法,逼反民众

追求享乐,督责大臣

不辨是非,命丧奸臣

昏庸为君,徒遗臭名

 一意博贵,为虎作伥的李斯

观鼠为悟,设计人生

数谏赢政,影响政局

凭才博贵,顺风使舵

投机政治,出卖灵魂

聪明自误,反被人欺

 秦廷孽物,诡谲乱朝的赵高

拥立昏君,借宠擅政

奸诈诡谲,愚弄主上

工于心计,满腹险机

惑乱朝政,身败名裂

 力挽王朝,覆于狂澜的章邯

 执舵破轮,殉命江海的子婴

 关于秦国覆亡的议论

【天下共逐之——】

 揭竿而起的陈胜

死中奋起,斩木为兵

救生黎民,点火燎原

目短性狭,功败垂成

热血溅地,彪炳千秋

 追随陈胜的诸豪杰

辅佐起义,血洒荥阳的吴广

北徇赵地,自立为王的武臣

以怨报德,居燕自重的韩广

挑起内讧,反叛义军的李良

攻地立魏,甘为“忠臣”的周市

投靠张楚,力扶赵国的张耳

喜好儒术,疏于用兵的陈馀

诛叛复仇,追随新主的吕臣

随众反秦,独树旗帜的秦嘉

 响应陈胜的诸豪杰

扶立楚王,重整旗鼓的项梁

受尊为王,力统各方的熊心(楚怀王)

能在知兵,失在驭将的宋义

计杀狄令,重建齐国的田儋

制造内讧,四处强争的田荣

继兄复国,追求独立的魏豹

聚众起事,依附汉王的彭越

随楚反秦,后为汉用的英布

崛起鄱阳,建功为王的吴芮

守定南粤,自立为王的赵佗

 关于天下反秦的议论

【霸王失手——】

 强力称霸,失手金瓯的项羽

作战勇猛,力敌万人

性格暴虐,滥杀无辜

宰割不公,分封起衅

战略失措,疲于奔袭

刻逼大才,为丛驱雀

胸无城府,思想幼稚

霸王别姬,众说纷纭

 忠心辅楚,不为信任的范增

 身为楚将,暗庇汉王的项伯

 关于霸王败亡的议论

【汉王得鹿——】

 运筹帷幄,智胜天下的张良

国仇砺志,苦修兵法

求仕择主,凤栖汉枝

知己知彼,智胜强敌

启悟君主,拨云见天

不动口舌,大谋安嗣

不爱万金,功成身退

 战无不胜 军威天下的韩信

力主东向,暗度陈仓

抢用兵机,吞尽北土

神机妙算,诡诈胜敌

良鸟栖木,不辞汉臣

贫中恩怨,功成图报

 多智立身,除危扶汉的陈平

品行受非,谗言难毁

屡出奇计,智克厄难

屈伸自得,功成持贵

 同力伏虎,共扶汉室的诸功臣

保守后方,功盖群臣的萧何

战功卓著,醉酒为相的曹参

战功显赫,皇亲为贵的樊哙

随军征战,重厚少文的周勃

统领骑兵,勇冠三军的灌婴

宽厚待人,忠心辅汉的夏侯婴(滕公)

游说求贵,为齐所烹的郦食其

追随汉王,被扶立国的韩王信

生而附骥,受宠为王的卢绾

远虑深谋,佐兴帝业的娄敬(刘敬)

 统领群雄,安定宇内的刘邦

善于将将,驾驭群才

丈夫气度,仁爱心肠

心性机敏,识少悟高

坦率直露,人性显彰

慢侮待人,礼遇儒生

顺势取功,天助其成

以爵酬功,赏赐重情

身为至尊,心有伤痛

 关于汉军取胜的议论

【续尾:英雄悲歌——】

 兔死狗烹——一条被屈死的冤魂

 反叛必究——宾客盈门就是线索

 自寻黄泉——要回乡去乞求魔鬼

 疑忌生变——漂亮惹出了大是非

 守边交邻——一不小心弄成了反叛

 留下兔子——猎狗采取了新对策

 良相难做——精洁者必须自污

 壮士群刎——大丈夫宁死不屈

 夫人掌权——最痛处偏受刀伤

 关于楚汉逐鹿的议论

后记

试读章节

处在专制权力顶端的政治家常以孤寡自称,难与人平等沟通,他们确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恓惶不宁之隐情。持权保位的本能使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人和事具有极敏感的怀疑式反应。谁在权力和地位上愈接近他们,他们对谁的疑心就越重。赢政正是这样一位狡诈奸刻、性格多疑的人物,而且,他拥有对任何一位被怀疑者严加处罚、滥施淫威的客观条件。

先朝重臣吕不韦权倾列国,终被赢政逼死,其门客舍人受到大面积的株连迫害。为秦国兼并战争出谋划策的军事战略家尉缭曾经惧祸欲逃。身经百战的秦国大将王翦常常须用“告老”、“求田”等显示政治无欲的手段保身求安。这都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赢政与高层僚属的某种关系。大约前212年间,赢政按照方士的安排秘居梁山宫(今陕西省乾县东),他从山上看见丞相出外车马甚多,很不高兴。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丞相,丞相以后减少了车马,赢政发觉后发怒道:“这一定是宫中人泄漏了我的话。”遂一一审问,但却无人承认,赢政于是下令逮捕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全部杀掉。权力独占的欲念使赢政把丞相看成了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因而他把丞相外出时的盛大声势视作对自己皇权的逼近和挑战,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厌恶和反感。但他既讨厌丞相的车马声势,又不愿让丞相知道自己隐秘的心理。当他判断出自己的反感之语已被人传给丞相时,立刻意识到自己身边有更亲近于丞相的人存在,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现象。由于审查不出,他干脆将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掉,虽然会冤杀许多,但却保证了身边不再有丞相的亲近人。该事件的全过程曲折的暴露了赢政对朝中高级官员的强烈戒备心。

和前一事情相似,在前211年,有陨石坠落东郡,有人在陨石上刻字日:“始皇帝死而地分”,这显然是不满于秦国的统一、反对郡县制的政治言论,且含有对赢政的恶意诅咒。赢政获悉此讯,即遣御史挨次追问调查,但没有人承认服罪,赢政遂下令将石旁居住的人家全部诛杀。所不同的是这次诛杀是为了消灭政治上的反对者,他明知如此手段会错杀、冤杀一大批人,但也在所不惜,真正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

在处理一些私人交往关系上,赢政也是大施淫威。赢政是其父公孙异人在赵国为人质时出生的,他的母亲是邯郸的女子。赢政为秦王后,在前229年的兼并战争期间,他随王翦之军前往邯郸,将当年与母家有仇怨的人尽皆坑杀,然后返回秦国。再比如,赢政儿时随父在赵国时,燕太子姬丹也为质于赵,两人曾非常要好。后来赢政成为秦王,姬丹又入秦为人质,赢政对姬丹态度大变,在姬丹请求回国时,他明确告诉说:“等乌鸦的头变白,天上落下谷子,马头上长出角,你才可以回去。”后来姬丹含恨逃归,发誓报仇,于是收买刺客荆轲,发生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赢政曾经心慕韩非的政治理论著述而接纳其来秦国,但却不能信用,最后轻信属下毫无根据的谗言,交由狱吏治罪,害死了韩非。来秦兴修水利工程的郑国也几乎被赢政杀掉。赢政的儿子扶苏曾就坑儒一事对他进行中肯的劝谏,赢政闻言即怒,竟贬派这位皇长子去上郡(今陕西榆林及内蒙古乌审旗一带)监蒙恬之军。赢政与人交往中显露的阴狠冷酷心理,与他尚刑严罚的政治统治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赢政在他的统治后期已基本消灭了与他公开对立的社会势力,但他仍然寻求着肆虐的对象。公元前219年,赢政在山东巡游后渡淮水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又沿江到达湘山(又名洞庭山,在湖南岳阳县西洞庭湖中),碰上了大风,几乎不能通过。山上有湘山祠,赢政问随行的博士:“湘君是什么神?”博士回答:“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葬在这里。”赢政闻之大怒,指派三千个服刑役的罪犯将湘山上的树木统统砍掉,使山岭变成光秃秃的一片,然后自南郡由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丹江上)返回。赢政是相信神的作用的,沿江前行,遇到了神的阻力,他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的不快,但当他知道给他造成麻烦的神原来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时,不禁勃然大怒。在他看来,尧、舜只是“五帝”之列,而自己是德超三皇、功越五帝的“皇帝”,尧、舜的家人与自己作对,这是极端的大逆不道,于是对其进行了坚决的“惩罚”。赢政为维护皇权的尊严,不惜向湘神施虐用暴,其淫威滥施已到了疯狂的病态程度。P13-14

后记

司马迁是中国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的必读书。一部《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晚年,其记述略古详今,对秦皇及其以后的历史描述尤为备细。本书系对司马迁所述国史的“当代史”部分进行重读,叙述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约130多年间中国政治演变的基本轨迹,并试图做出应有分析反思,以揭示司马迁笔下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特点和历史演进的规律。本部《群雄逐鹿——秦汉之际二十年》,涉及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前202年汉王刘邦夺取政权及其稍后的政治历史演变。包括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霸王失手、汉王得鹿、英雄悲歌几部分,揭示了秦政崩毁、群雄逐鹿和楚汉争霸一段政治运动中体现的虏史因果。

司马迁主要是以众多人物活动为载体来记录了历史运动的轨迹,他在叙史上打破编年体而首创纪传体,这不仅是叙史形式的变化,也体现着司马迁以人为中心的历史观。事实上,历史活动应该有人的完整映像,应该有不同人性、纷繁人情和各式人生的掺杂表演。按照司马迁的历史理念及其方法,本书系各论著选取了许多有影响的人物来提挈政治发展的脉络,既对人物所涉政治事件做出了系统详尽的分析,也对各类人物的完整心性做出体认。应该说,对人物性格与命运之复杂关系的体悟,是被当代史论学鉴忽视了的方面,本书系在此做了开拓性工作,具体说来,对于特定的政治人物,书中的分析触及到了全部资料所涉的思想、性格、心理、谋略、事业及人生轨迹等许多方面。多方位的分析意在强化人物的立体感,并揭示各种政治活动的复杂成因。这更合于司马迁的史学理念,能使当代读者能得到许多不同人生的启悟。

本书系在体系的建构上把对历史的宏观把握与微观解剖相结合,每部论著均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式构建分析框架,作为史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同时把具体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中去认识,而对人物的认识又以其全部史载的具体活动为据;论著通过对具体活动的剖析完成对人物的全面认识,又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把握来揭示历史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进而认识中国社会政治的一般特征。

“社会是单向引长的线,人人都来自昨天;记住往昔的经历与得失,我们才会走得更端、更远。”人类社会的无限延续,使昨天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来,历史孕育着现实、包含着现实:现实映照着历史,包含着历史。历史与现实的这种贯通性使任何有意义的历史反观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同时也使任何有意义的历史反观必然带有现实的考量。《重读司马迁》以当代人的视角,深入到历史政治的演进过程中,运用唯物史观以及政治学、心理学、军事学、文化学的理论观点审视历史政治,分析许多具体的人物关系,心理变化,认识和发掘史迁不朽之作中具有当代意义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内涵。论著以史引论,寓论于史,在历史事实的展现中阐发着对社会和人生种种问题的思考与看法。史实的叙述在书中只是作为议论的引子,而由此引发的种种思考和理性的归结才是全书的重点。“文章千秋事,得失寸心知。”作者以敬畏之心对待历史人物,分析叙述未敢轻率,力求下笔慎重,书中认识和观点上的任何错失完全由作者本人负责。阅读此书的朋友在观点上如有不同看法,可将宝贵意见发至邮箱(skna@126.com),欢迎做进一步交流切磋。

该书系各论著所用资料完全忠实于《史记》文本,参考使用的是王利器先生主编的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全四册《史记注译》,在许多必要的地方,尤其是对司马迁同代人物的分析取材上参考了《汉书》和《资治通鉴》。全书对纷繁庞杂的征引资料,采取了内在融化、直白叙述、免去引注的方式,希望能方便阅读。本人所在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为撰著提供了很多帮助,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领导和朋友给予了热情鼓励,杨春霞女士做了许多文字处理工作,中联华文(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景良先生、中联学林文化发展中心张金良经理及其同事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推动了论著的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几位编辑朋友为该书系的问世做出了辛勤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13年10月25日于广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