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医养生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张印生//沈宁//王燕平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长期在医疗实践中遵循《黄帝内经》古训,汲取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的防病经验,又融入种种实践中摸索的防病体味和方技,着力编著理论联系实践,突出中医防病特色,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中医养生》。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饮食养生、情志养生、体艺养生、四季养生和非药物疗法等九方面内容;下篇介绍了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瘤病等九种病证。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方法易学,是家庭必备的养生工具书。该书的付梓面世,对医者的养生方略会有所启迪,对患者的养生实施会有所助益,对中医的养生宝库会有所充实。

内容推荐

《中医养生》是由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沈绍功主任医师亲授,张印生主任医师、沈宁医师二位弟子和王燕平副研究员,汲取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防病治病经验,结合历代中医养生理论,突出中医治未病思想编著而成。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长寿养生之道,介绍了饮食养生、情志养生、体艺养生、四季养生和非药物疗法等九方面内容;下篇健康养生之道,介绍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瘤病等九种病证。

全书不仅有养生之术,更重要的是还有治病的方法,并附有穴位图。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方法易学,是家庭必备的养生工具书。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 长寿养生之道

第一章 饮食养生/3

 一、茶疗及其适用病症/3

 二、酒疗及其适用病症/4

 三、醋疗及其适用病症/5

 四、果疗及其适用病症/6

 五、蛋疗及其适用病症/6

 六、菜疗及其适用病症/6

 七、禽疗及其适用病症/7

 八、粥疗及其适用病症/7

 九、“药食同源”保健养生/8

 十、74种常用食品的保健效应/9

第二章 体艺养生/15

 一、体疗养生三个要点/15

 二、体疗养生六大好处/16

 三、书画凝神意守/16

 四、娱乐怡神养性/16

第三章 四季养生/18

 一、春季养生术/18

 二、夏季养生术/19

 三、秋季养生术/19

 四、冬季养生术/20

第四章 房居养生/22

 一、房事关键在于适度/22

 二、“七损八益”养生含义/23

 三、房中节精保精四法/24

 四、强肾保精六种功法/26

 五、养生重在起居有常/27

 六、春夏秋冬起居有道/30

第五章 浴疗养生/32

 一、耐寒锻炼冷水浴/32

 二、发汗祛病温泉浴/32

 三、与光对话日光浴/33

 四、休闲养生森林浴/33

 五、碧波荡漾海水浴/33

 六、去痛除疾泥浆浴/34

第六章 功法养生/35

 一、五禽戏强身健体/35

 二、自然静坐养生法/36

 三、气功的伪科学及其科学性/37

第七章 心理养生/39

 一、中医养生话五志/39

 二、微笑通窍保健康/40

 三、中医医生要重视意疗/41

 四、中医意疗常用九法/42

第八章 针药养生/46

 一、人体保健常用五穴/46

 二、养生保健按摩六法/47

 三、拔罐、刮痧功用不同/48

 四、服用保健中药要遵循五个原则/49

 五、常用安全而有效的保健中药分类/49

第九章 保健养生/51

 一、抗衰防老养生效法/51

 二、美发医方及其宜忌/54

 三、中医教你告别亚健康/55

 四、养生之道六个之“最”/56

下篇 健康养生之道

第一章 冠心病/63

 一、冠心病自我发现及对策/63

 二、着急与大笑都是冠心病诱发和加重的罪魁/64

 三、冠心病的辨证养生/65

 四、冠心病的中医食养/70

 五、冠心病的保健功法/73

 六、冠心病的四时养生/75

 七、冠心病人如何选择中成药/77

第二章 高血压/79

 一、高血压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病/79

 二、高血压病的中医食养/81

 三、高血压病的意疗原则/85

 四、高血压病的体疗选择/85

 五、高血压病的冬夏养生要诀/87

 六、高血压病的非药物疗法/88

 七、高血压病的生活宜忌/89

 八、高血压病如何选用中成药/90

第三章 中风病/92

 一、中风病的养生妙法/92

 二、中风病提倡防重于治/94

 三、中风病患者膳食调养食谱/95

第四章 糖尿病/97

 一、中医认识糖尿病/97

 二、糖尿病的中医膳食疗法/98

 三、糖尿病的心理养生/100

 四、糖尿病的四季养生/101

 五、糖尿病的运动养生/104

 六、糖尿病的自然疗法/105

 七、糖尿病的中成药选用/106

第五章 咳喘病/108

 一、咳喘病防重于治/108

 二、咳喘治疗分清虚实/109

 三、止咳决非见咳止咳/110

 四、咳喘病的膳食宜忌/111

第六章 胃病/113

 一、胃病小常识/113

 二、胃病的病从口入和病从口出/114

 三、胃病的心理调养/118

 四、胃病的四季调养/119

 五、胃病的按摩保健/120

 六、胃病中成药选用指南/121

第七章 失眠病/123

 一、失眠病的中医病因/123

 二、失眠病的临床分类/123

 三、失眠病的辨证治疗/124

 四、催眠单方验方选编/125

 五、失眠病的饮食疗法/125

 六、催眠术的综合疗法/126

第八章 妇儿病/129

 一、月经病的养生重在养心/129

 二、带下病养生重在节食/130

 三、妊娠后养生重在防劳/131

 四、更年期养生重在抑躁/131

 五、小儿积滞如何调理养护/133

 六、小儿保健重在“四应一动”/134

 七、小儿关键在于调理脾胃/135

第九章 癌瘤病/137

 一、癌瘤“难治”绝非“不治”/137

 二、中医治癌“以人为本”/137

 三、意疗是抗癌成败的首务/139

 四、癌瘤患者的忌口和食疗/140

 五、癌瘤患者要动,不要大动/142

 六、忠告癌瘤朋友三句话/143

试读章节

四、中医意疗常用九法

(一)以情胜情法

以情胜情法又称情志相胜法。人有七情,分属五脏,五脏与情志间存在着五行制胜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以一种心情去制止、战胜另一种心情的以情胜情法。此法的理论依据源于《黄帝内经》所谓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但在临诊应用时切不可机械照搬五行制胜而要根据心理病机,灵活而巧妙地指导患者作自我情志调节,使刺激量得到减少,刺激内容和方向有所变更,从而达到情志上新的平衡,消除心理病机。

以情胜情具体有四法:

喜乐疗法:乐以忘忧,笑能驱逐愁闷,散发心中的积郁。设法使患者心情愉快、喜悦或引之欢笑,则患者心中的烦恼、忧愁、苦闷都会烟消云散,气血和畅,而因悲伤思虑而致的病症,如癫狂、谵妄、心痛、咳血、脏燥等,就会较容易地得到治疗。

愤怒疗法:“怒则气上”,“怒则气逆”。愤怒的情绪具有引发阳气升发、气机亢奋的生理效应,而能忘思虑、消郁结、抑惊喜。但临证时激怒患者要得法和适度。

惊恐疗法:采用恐吓的方法使患者一定程度的恐畏惧怕,而治疗喜笑不休、癫痫狂证等。

悲哀疗法:以一种阴性的消极心理,使患者悲之泪出,用以平息激动,抑制狂喜,忘却思虑,宣泄内心的压抑。

以上四法以喜乐疗法最常用。均应注意适度和中病即止。

(二)以情开导法

医者态度热诚耐心,环境安静无扰,气氛融洽祥和,“告之、语之、导之、开之”,运用语言工具进行说服、解释、鼓励、安慰、保证、开导,使患者讲出“隐私”,吐露真情,解除思想顾虑、紧张消极心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犹如“心理疏泄”,也称语言开导法。运用此法,医者务必真诚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使患者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方能奏效。

(三)真情暗示法

采用含蓄间接的语言、手势、表情、动作等自暗示或他暗示的办法,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转移和诱导其在无意识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或产生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绪和行为。总之,要患者按医生的要求出现身心反应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暗示”不等于“欺骗”,否则一旦患者发现自己被愚弄时恼怒不已,反而加重病情。所以暗示时必须动之以情,以充分的同情心,使患者产生真正的信念。

(四)静情催眠法

采用参禅、独室静坐或静卧方法,内忘思虑,外思绿野,扫除杂念,抛弃恩怨,清净宁谧。“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如再配合针药或各种方法刺激患者视、听、触觉使其进入睡眠状态,用各种意念自我调整情绪,则效果更佳。此法也称静态安神法。

(五)移情易性法

“移情”即排遣情思,分散注意,转移思想焦点,从某种情感纠葛中解脱出来。“易性”即改易心志,排除杂念,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纠正不良的思绪情操。也称移精变气法或转移注意法。其最佳的措施为“取乐琴书,颐养神性”,“看书解闷,听曲消愁”。也就是近代倡导的“音乐疗法”、“游戏疗法”,也称“艺疗”。凡是戏剧、舞蹈、书法、绘画、赋诗、答对、种花、养鱼、垂钓等能陶冶性情,培养情趣,寄托情感的方式均可采用。但移情不可过分抑制情感,仅仅是改变其指向性;易性不是取消个性,而是要纠正其消极情绪,故要掌握“去忧莫若乐”这个关键。

(六)顺情从欲法

这是创造条件,尽力顺从并满足患者意志、情绪、身心需要的方法,又称“怡悦开怀法”。由于满足其所求,达到“心平气和”而利于缓解病情。有时限于条件一时难以满足,也应对其想法和要求表示同情、理解、支持和作适度的保证。当然对那些淫欲邪念、放纵无稽的错误欲望和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的欲望,则不能纵容迁就,而要循循诱导,善意教育,耐心说服。

(七)动情解惑法

心有疑虑、思想顾虑常是患者普遍的心态。因此通过一定方式解除其不必要的疑虑,在心理疗法中占重要位置。此法的应用关键是对患者的疑心、误解、猜测先要询问起因,然后通过直接对话,循因释疑,据理解惑,阐明真情。有时还要采用假物相欺,以谎释疑,“诡诈谲怪”以巧转意的方法,才能取信于病人。但务必态度严肃认真,耐心细微,尊重事实,有理有据,充分说明,在以谎释疑时更应假戏真做,以理服人。

(八)以情矫正法

人们的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因此,异常行为也可以通过相反的或替代的学习使其消失。也称行为疗法或行为矫正法。其实施的方式有“习以平惊”、“惩罚法”、“行为诱导”和“捕捉幻物”等。

习以平惊,就是对惊恐的病人,使其再次受惊,并时习之,然后再缓惊。

惩罚法,是指有病态行为时用各种惩罚的方式加以矫正。

行为诱导,指用正常的行为诱导病态行为转成正常。

捕捉幻物,指设定一件物品,从行为上捕捉,以达到矫正的目的。

(九)意情气功法

采用意守丹田,意念静情,意念导性,用坐、卧静功达到心平气和,调整情志,改变性情的目的。

“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常常为医生所疏忽,如何开导其“形志之苦乐”又常常为医生所束手,患者之无能,但其意疗之价值又不可轻视。所述九法,可供仿效。

P42-45

序言

《黄帝内经》提倡“上工治未病”,也就是说一位高明的医生不是治“已病”而是防“未病”,要注重于保健防病而不是着眼于被动治病。《黄帝内经》的防病观念较广,主要是“未病防病”、“已病防变”和“病愈防复”三步组成。中医药宝库里的这份遗产颇具特色,富含哲理,又符合当今保健时尚,应当发掘继承,更应创新实用。

张印生教授和沈宁、王燕平医师,长期在医疗实践中遵循《黄帝内经》古训,汲取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的防病经验,又融入种种实践中摸索的防病体味和方技,着力编著理论联系实践,突出中医防病特色,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中医养生》,本书的付梓面世,对医者的养生方略会有所启迪,对患者的养生实施会有所助益,对中医的养生宝库会有所充实。

为他们的敬业精神,务实学风,虔诚态度所感动,略寄数语,共勉共进,更上一楼!

韩学杰、沈绍功

己丑初春于京都崇厚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