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草原的小房子/世界少年经典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美)罗·英·槐尔特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草原的小房子》的作者罗·英·槐尔特能够真实地写出白人移民对印第安人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态度;另一方面又写出印第安人对白人移民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态度,对白人移民决不肯定一切,对印第安人也决不否定一切。作者的同情和肯定显然是在罗拉的爸妈和印第安人“战士杜兴”这一方面。这是本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内容推荐

罗拉和爸爸、妈妈、姐妹一家人乘坐有篷马车,到西部去。他们渡过了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到达辽阔广大的大草原安家。

大草原上,野狼成群,疲病滋生,气候干燥,有时发生大火,充满各种惊险。家里人感到孤独和危险;爸爸妈妈同心协力克服了各种困难,盖起了房子,挖掘了土井。爸爸猎取兽皮到镇上去出售,家里人提心吊胆,只有猎狗杰克保护着她们。爸爸终于安全地回家,全家人围着营火唱歌,过着快乐的节日。

罗·英·槐尔特编著的《大草原的小房子》生动地刻画了罗拉爸爸那种勤劳、勇敢和善良的品性以及他在与大自然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谋生精神,真实地反映了一百多年前美国的移民生活,是美国儿童最喜爱的书籍之一,已被译成很多国家的文字。《大草原的小房子》在美国曾多次获得儿童文学奖,并已拍摄成电视剧。

目录

第一章 到西部去

第二章 车过河沟

第三章 在大草原高地上扎营

第四章 大草原的一天

第五章 大草原上的房子

第六章 搬进新房子

第七章 狼群

第八章 结实的房门

第九章 炉上的火

第十章 屋顶和地板

第十一章 印第安人闯进屋里来了

第十二章 新鲜饮水

第十三章 得克萨斯的长角兽

第十四章 印第安人的营地

第十五章 冷热病

第十六章 烟囱里起火了

第十七章 爸上城镇去

第十八章 高个子印第安人

第十九章 爱德华先生碰到圣诞老人

第二十章 夜半惊呼

第二十一章 印第安人大宴会

第二十二章 大草原起火

第二十三章 印第安人的喊战声

第二十四章 印第安人骑马走了

第二十五章 坏消息

第二十六章 出走

试读章节

从前,当今天那些做爷爷、奶奶的人还是孩子的时候,或者还是很小的婴孩儿,或者也许还没出生的时候,爸,妈。、玛丽,罗拉和婴孩儿卡里,离开了他们居住在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里的小房子。他们赶着马车走了,,把他们的房子孤零零地空关在大树林中间的空旷地上,以后他们再也没见过那所小房子。

他们要到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去。

爸说,现在大森林住的人太多了。罗拉经常听到叮叮当当响的砍斧子声音,这种斧声和爸砍的不一样,还有枪声也和爸打的不一样。小房子门前行人的小路现在已经变成大路了。罗拉和玛丽几乎每天要停止游戏,惊奇地瞪大眼睛望着车轮吱嘎嘎、吱嘎嘎响着的马车慢慢地驶过去。

野生动物在这样人多的地方待不下去。爸也不愿意待下去了。他喜欢住在野生动物进进出出且不用害怕的地方。他喜欢看到幼鹿,喜欢看到在枝叶茂盛的森林中照料幼鹿的母鹿,也喜欢看到在野草莓丛生的地方吃着野草莓的肥胖的懒熊。

在漫长的冬天,爸每晚跟妈闲聊着西部各地。西部土地平坦,没有树木。草长得又高又稠,野生动物如同在一望无际的牧场上到处走动,任意吃草。那里没有定居的美国人,只住着印第安人。

冬季将结束的一天,爸对妈说:“看来你也不会反对,我已经打定主意,到西部去看看。咱们这地方找个买主,现在把房子卖出去,售价可以比咱们预料的称心,够咱们到新的地方去过新的生活。”P1-2

序言

本书作者罗拉·英加尔·槐尔特(Laura Ingalls Wilder),是美国当代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1876年,她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从少女时代起,她和全家一起多次迁居,先迁到现在的俄克拉荷马、明尼苏达和达科他等地,后又和丈夫及七岁的女儿迁居到密苏里的曼斯菲尔特。1931年她六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连年出书,成绩卓著。1954年,她在美国设立“罗拉·英加尔·槐尔特奖”,授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到1957年逝世,她生活了整整九十岁。

罗拉·英加尔·槐尔特在她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写了九部作品。总的书名为《英加尔一家的故事》,这些书的内容有连续性,就前四本来看:第一本《大森椿的小房子》,写少女罗拉一家在大森林地方的圃未小房子里和睦相处、充满乐趣的生活故事。第二本就是这本《大草原上的小房子》,写罗拉和爸爸、妈妈、姐姐玛丽、妹妹卡里离开大森林老家,迁移到大草原上安家的经过。第三本《普拉姆河沟的堤坝》,写罗拉及其一家又从大草原上出走,来到明尼苏达的普拉姆河沟堤坝,在一个窑洞里安家,度过了一个艰苦的时期。第四本《银湖岸旁》,写在十三岁时,罗拉全家又移居到苏斯达科他的银湖岸边安置新家,过着平静安宁的日子。罗拉英加尔·槐尔特在这些自传体小说中,把自己从五岁起到处迁居,过着旅游生活的少女时代,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表现出一个美国少女的成长和一家两代移民生活的实际情景。这是一部多卷的历史故事书。它们从1932年起,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已经成为美国儿童读物中的畅销书,尤其是这本《大草原上的小房子》,在美国已拍摄成电视剧,读者观众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我们今天来阅读这本《大草原上的小房子》,引起注意的首先是罗拉爸爸那种勤劳、勇敢和善良的品性,和他在同大自然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怕艰苦、独立谋生的精神。一百几十年前的美国不同于当今,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之类。罗拉爸爸带领全家,离别亲朋好友,乘着有篷马车,经过几个州,移居到西部大草原去。一路上,风雨不断,水涨河深。车过河沟,确有灭顶之险。罗拉她爸下水推车,顽强搏斗,才转危为安,顺利遣过。当时的西邯地区尚未开发,茫茫草原,无边无际,气候干燥,人烟寥落。罗拉一家大小要在这里安家落户,其困难之大、问题之多是可想而如的。但罗拉爸爸并不担心,胸有成竹。为了建连小木屋。他就地取材,因陋就简,从除草、砍树到筑墙、铺地、盖顶;从犁地,播种到打猎,开展一系列生产活动。凡是生活所必需的,他样样都干,努力争取。少女罗拉总是怀羞崇敬、自豪的心情看待爸爸,她爸爸确实是个能工巧匠、善于劳动的多面手。

罗拉的爸爸不仅善于自己动手,建设新家园,安排新生活,而且他又是新生活的保卫者,他必须时刻警惕着与大自然中的各种破坏力量作斗争。狼群就是一大威胁。在第七章中写到,罗拉的爸爸从外边了解情况回来时心急慌忙,快马加鞭,回到家里上气不接下气。原来在半路上,他碰上了狼群,大约有五十多只,为首的恶狼大如水牛。罗拉的爸爸置身于狼群中间,仍保持镇静,慢慢地策马前进,稳住情势,避免引起狼群骚动而招来伤身之祸,但当狼群走进沟底枯涧时,他又能当机立断,脱身狼口,风驰电掣般地飞奔回家。当晚夜半更深,在那狼群几乎把他的小木屋包围了的情况下,他又手持钢枪,保住了全家人的安全。罗拉的爸爸以他的聪明和果敢,胜利地进行了一场自卫战斗。他是一名老练的猎手。

罗拉的爸爸作为美国过去时代的普通白人移民,生活在美国统治者疯狂地向西部扩张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他却能保持正直、善良、平等待人,对印第安人也能采取友好态度,这的确是很不容易的。

罗拉她家西迁草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的故事,在当时有它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美国的历史就是“开拓西部”的历史。1776年美国独立时,只有十三个州,全部分布在东部大西洋沿岸。从这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统治阶级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向西部地区进行领土扩张,先詹从法国、英国、西班牙、墨西哥和沙俄等国家手中“购买”或夺取了西部一直到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形成了美国今天的五十个州。据统计,美国独立后的一百年间向西扩张的土地面积,相当于当初十三州的十倍。

当时,富饶辽阔的西部地区,并非是无人区域,那里的土著印第安人有百万以上。美国向西推进,对印第安人来说就是侵略,必然会引起反抗斗争。起初,印第安人对那些新来的美国移民还是友好的,正是由于他们提供帮助,才使最早的移民能够生存下来。美国统治阶级也用甜言蜜语欺骗印第安人说:“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只要青草生长一天,河水激流一天,永远是属于你们的。”可是时隔不久,这些殖民者的凶残本相就暴露无遗,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杰克逊就任美国总统期间。把广大的印第安人统统驱赶到特设的“印第安人地区”居住,还公然要求国会授予总统镇压印第安人部落的“非常权力”。印第安人如果不服从,就进行血腥镇压,“不投降就死亡”。当时还处于母权制的氏族社会阶段的印第安人,不能有效地抵抗美国殖民者的武装入侵。每次战斗都伤亡惨重,有的印第安人部落整个地被杀绝。因此印第安人逐年减少,到1870年,从原来的一百二十万人骤减到只剩两万五千人的地步。

尽管如此,印第安人的反抗斗争还是连绵不断。十九世纪60年代、美国为了修筑太平洋铁路,反动统治者根本不顾印第安人的死活,大规模地摧毁西部大草原上“印第安人地区”。当地的印第安人在西荷族领袖红云(Red Cloud)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以大刀长矛为武器,一举击败了美国“讨伐军”,最终固力量悬殊而失败。1877年,又因美国统治者进一步侵占西荷族土地,西荷族人在领袖坐牛(Sittlng Bull)的率领下,再次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战斗,尽歼美国“讨伐军”,柯斯特统率的陆军数百人,柯斯特本人也在这次战斗中被击毙。本书中写到的斯各特先生及其太太一再提到的“明尼苏选那次大屠杀”,也就是印第安人这类武装反抗斗争的组成部分。

斯各特先生及其太太所受的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思想毒害是比较严重的。他们歧视和仇恨印第安人,称印第安人为“野蛮人”、“蛮子”。相比之下,罗扛的爸爸妈妈就不一样。当斯各特太太对罗扛的妈妈讲起明尼苏达的“大屠杀”时,罗拉的妈妈却巧妙地阻止斯各特太太继续说这种荒唐话。表现了两个移民妇女对印弟安人正义斗争的不同态度。这种不同态度更鲜明地表现在斯各特先生和罗拉爸爸的关东上。斯各特先生认为,许多印第安人聚集在一起就想“干坏事”,罗拉的爸爸则不然。他认为,只要不去触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也会像任何人一样和他们和睦相处的,并且认为印第安人屡次被迫迁到西部去,当然是痛恨白人的。在这里,罗拉的爸爸把印第安人同白种人相提并论,叉为他们设身处地想问题,赦讲公道话,这是很不错的,

罗拉的爸爸还始终不相信长期在白人中流传的,也就是斯各特先生多次重复的谰言:“只有死去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印第安人。”第二十三章《印弟安人的喊战声》中写到,几个部落的印第安人汇集一起,鼓声隆隆,狂暴叫喊,大吵大闹了整整几夜。罗拉爸爸后来从印第安人那里得知,原来,众多的印第安人在要不要杀死白人移民问题上形成两派,争吵不休。战士杜兴和他的部落一致反对屠杀白人,并且终于说服了对方。这个眼前的事实驳斥了斯各特先生的污蔑不实之词,也为罗拉爸妈思想观点的正确性提供有力的佐证。

这本书的作者能够真实地写出白人移民对印第安人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态度;另一方面又写出印第安人对白人移民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态度,对白人移民决不肯定一切,对印第安人也决不否定一切。作者的同情和肯定显然是在罗拉的爸妈和印第安人“战士杜兴”这一方面。这是本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9: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