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书为该套丛书之一,汇集了数十个发生在国营企业改革全面启动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央组织进行扩权改革试点;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制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好未来(国营企业改革全面启动)/共和国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董胜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书为该套丛书之一,汇集了数十个发生在国营企业改革全面启动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央组织进行扩权改革试点;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制等。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本册为《美好未来(国营企业改革全面启动)》,书中汇集了数十个发生在国营企业改革全面启动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讲述了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目录 一、改革试点 四川省先行企业扩权试点/002 中央组织进行扩权改革试点/004 进行扩权改革试点调查/008 国务院相继提出改进办法/013 不断超越“放权让利”思路/016 加快企业利改税步伐/020 各行业全面推行“拨改贷”/030 探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033 国务院提出转让同有产权改革Y036 二、全面推行 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制/040 进行政企分开的机构改革/043 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获新生/047 推行并购重组求发展/053 全国进行国企股份制改革/058 企业“两权分离”成效显著/062 打响同有企业改革攻坚战/065 依靠国企改革振兴经济/068 深化企业改革重现生机/072 三、深化发展 转换经营机制深化改革/076 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079 依靠改制寻找企业出路/083 改革产权制度增强活力/088 大力推进国企综合改革/091 纺织业积极推行产权改革/094 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098 国企实施体制改革获成效/102 借上市之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4 大刀阔斧改革内部机制/107 规范化改制取得明显成效/112 改制使老企业焕发生机/115 试读章节 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在改革政府和企业的各种关系,使企业从政府的附属物向具有一定自主权和权益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转变。 扩大企业自主权就是要找到一条出路,跳出在行政性分权的“老套中循环”。 《人民日报》于1979年2月19日的社论中提出: 当务之急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许多经济学家都对这项改革寄予了希望。经济学家廖季立认为,改革的中心是同绕扩大企业自主权来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周叔莲、吴敬琏、汪海波等人提出,关键是必须使社会主义企业自动化,时时刻刻发挥企业的主动性,首先必须承认它在经济利益上的独立性。 四川省委主要领导之所以“自下而上”选择改革突破口,基于两点认识:一是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搞活经济首先要把细胞搞活;二是企业自主权一实行,必然引起连锁反应,四面突击,逼得各个部门非改革不可。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率先从四川搞起来。此后,其他省、市,如云南省、广西柳州等地,也仿效四川的做法,开始扩权试点。 1979年初,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李先念找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的袁宝华谈话,要求国家经委认真研究扩大企业自主权的问题。在作了一些调查研究之后,国家经委研究室搞出了“扩权十条”。 3月13日至20日,国家经委在北京召开企业管理改革试点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企业代表对“扩权十条”热烈拥护。 4月5日,“扩权十条”提交到中央工作会议,在会上也得到认可,原则通过。 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主题讲话,把扩大企业自主权列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4个“原则和方向”问题之一。他提出要把企业经营好坏与职工的物质利益挂钩。企业办得好,职工收入可以高一些,集体福利和奖金可以多一些,以便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在是否扩权问题上,中央工作会议上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但在扩权的限度上有分歧。 因此,李先念说,哪些事情应由中央和地方部门管,哪些应由企业自己做主,还需要认真调查研究。 5月25日,国家经委、财政部、外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物资总局、国家劳动总局6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选择8个企业作为全国的试点。 这8个企业是:北京内燃机总厂、首都钢铁公司、北京清河毛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柴油机厂、上海彭浦机器厂、天津动力机厂、天津自行车厂。 1979年7月9日至1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工作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康世思主持会议,财政部长吴波专程到会听取意见。 成都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最后通过的5个文件,即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 这5个文件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原则通过,又在6月召开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征求过意见。 但在这次会上,仍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企业代表,四川和云南省代表,与财政部代表争论了好几个小时。 争论的焦点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会不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争论是由云南省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引起的。云南省先后两批50个工厂开始试点,其中省属各系统的30个,地、州、市属的20个。 与四川不同,云南的试点没有得到国务院部门的支持。国务院部门认为,云南省《关于扩大企业权利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对国家财政收入有直接影响,要求云南省予以纠正。云南省委顶住压力,没有中断试点。 在会上,云南代表拿事实说明,扩权不但没有影响财政收入,反而增加了收入。1979年上半年,云南省的国家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3%。 时任四川省财政厅长的田纪云,在会上介绍了四川的经验,支持了云南的观点。四川全省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7%,而84个试点工厂的利润同期增长却是26%,比全省水平高50%以上。 田纪云说:“水涨船高,发大财的还是同家嘛!” 一位领导人听后,称赞说:“你们把经济工作搞活了,成了一个‘孙悟空’。” 田纪云的发言很有力,最终说服了财政部代表。许多企业负责人都表示,愿意成为试点单位。 为了很快推动改革,国家经委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财政部的意见,达成妥协。所以,这5个文件扩权有限,让利也有限。 例如在企业留利比例上,比四川省的文件规定低10个百分点,四川省规定最低15%,最高25%,而国务院规定最低5%,最高15%。 1979年7月13日,同务院正式印发5个文件。 文件扩权内容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在利润分配上,给企业以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二是在权力分配上,给企业以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资金运用、干部任免、职工录用等方面的权力,以打破企业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吃国家“大锅饭”的体制。 其基本思路是,希望把企业经营好坏与企业和职工利益挂钩,以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媒体对四川、云南等地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成效,作了集中报道和宣传。 随后,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国务院的要求,选择各自所属国营企业组织试点。到1979年底,试点企业扩大到4200个。 经济学家在理论上支持这项改革,最著名的倡导者是蒋一苇,他以提出“企业本位论”而闻名。 袁宝华后来回忆说: 蒋一苇的企业本位论观点,是在理论上对我们的一个最大的支持。P3-7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巾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