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火烧/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柏祥伟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说集《火烧》收集了作者柏祥伟在全国文学期刊公开发表的十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语言朴实温润,鲜活而又不乏张力,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叙事手法,探寻时代变革中普通人物的心路历程,触及现实社会的生活状态,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下社会里各个层次的人物喜怒哀乐,生死尊严。书写了当下生活里的真善美,表述了生活中爱情、友情、亲情美好的高尚品质,对普遍意义的现实题材有着全新的诠释。作品以世俗生活的精细刻写,用一种温和的叛逆、典雅的想象和语词的感性之美,建构了一个丰盈浩大的文学世界,给人以心灵的沟通和共鸣。

内容推荐

小说里必须有故事,用汉语写作的我们,应该写的就是具有中国气象、中国元素的故事,该写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老老实实写这些我们前人一直在写的中国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能比前人写得好一点,哪怕是往前迈进一小步”。往大了说,创作是一场长跑,每一位写作者只是其中的一根接力棒,具备传承讲述中国故事的责任。小说集《火烧》从世道人心的细枝末节出发,将时代的悲欢和底层的歌哭完美定格,安慰浮躁的心灵,捍卫人类生与死的尊严。作品布满阳光般的温暖和泥土般的朴素,具有介入生活现实和拯救心灵萎靡的力量。集中体现了柏祥伟近年来传统与先锋的结合的创作风格。

目录

火烧

屁大的事儿

采访笔记

跑了

玉儿

灵魂探测器

战马

尘世

鼠行记

证词

身体

试读章节

杨和平把办公室的门开了一条缝儿,他想找机会给王经理解释一下这件事,无论如何,这件事要解释一下,杨和平不期望得到王经理的谅解,只要能向王经理表明自己对他一如既往的忠贞和尊重就行。

昨天上午时,杨和平从门缝里看到王经理拉开他的办公室门,他看似对同事们戛然而止的爆笑没有多大在意,径直去了厕所的方向。这是一个好机会,杨和平犹豫了片刻,就跟着去了厕所。王经理正对着小便池掏出一泡热腾腾的黄尿,他手里端着下身的那团东西,双腿叉开,微闭双目,尿柱刺在小便池上,噼里啪啦的碎响。杨和平挨近了王经理,慢腾腾地解开腰带。他想等王经理偏头看他时,他就立刻给王经理打招呼,趁机解释一下那件事。嗯,这样的场合解释这件事,更显得随意和轻松,其实很不错。可是王经理撒完尿后,提上裤子,侧身系着腰带,像是没有看见杨和平,他整理了一下衣角,去外面水池洗手,随后离开了卫生间。杨和平掏出下身,愣怔着不知应该如何是好,他叉着腿,憋气等了老大会儿,也没撒出一滴尿。等听到王经理砰的一声关上了他办公室的门,杨和平才松了一口气,悻悻地提上裤子,蹑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

但是这件事,早晚是要解决。提早解决一天,王经理对自己的看法就会早一天改变。杨和平想给王经理写一封检讨信,要写得言辞恳切,声泪俱下,痛诉自己的错误行为。可是杨和平动笔写了好几个开头,又把信纸揉成一团丢进了纸篓。这不是书面能表达清楚的事情,关键是这个开头不太好写,他拿不准这封检讨信的腔调,本来就是一件有些滑稽的事情,写得太过庄重,会让人看得不舒服。如果写得随意轻松,露出了调侃的味道,那无疑是火上浇油。更表露了自己对王经理的不尊重,这绝对是一个愚蠢的想法。亡羊补牢,负荆请罪,任凭发落,嗯,没错,就是他娘的这些烂词儿,只有当面解释,只有满脸虔诚地赔礼道歉才对。

上午快要下班时,杨和平终于鼓足勇气敲响了王经理的办公室门。杨和平曲起手指,轻敲了两下,稍停,又敲了两下。才听到王经理在里面慢悠悠地答道,请进。

杨和平推门进去了。王经理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手里捏着一张报纸。他对杨和平点点头,示意杨和平坐在办公桌左旁的沙发上。往日里,杨和平一天要来这办公室好几趟,送文件,送材料,或者汇报公司内外的工作,都是进出自如,可是现在,杨和平的屁股挨着沙发坐垫的边沿,才发现,这间办公室竟然如此陌生。王经理高坐在软皮转椅里,让杨和平想起庙堂里供奉的神像,虽然看得见,摸得着,可是却分明相隔着遥远的距离。

王经理放下了报纸,着手整理着办公桌上有些散乱的文件。他平静坦然,看不出什么两样。杨和平眼巴巴地看着王经理的动作,他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边,手心里出汗了,他的嘴巴也跟着哆嗦起来,他听到自己的嘴巴叫了一声王经理。

您那天在车上,讲的那个笑话真不错,挺搞笑的,其实,我以前也听过这个版本的笑话。

王经理停止了整理文件,偏头看着杨和平。

当然,我听过的那个笑话,是说一个老头坐公交车去一个叫高潮的村子赶集……

王经理不动声色地看着他,杨和平轻咳了一声说,其实那天,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想我是吃多了东西,我没想在车上放那个……

好啦?我要下班了。王经理阴着脸站起来,使劲拉开了软皮转椅,侧身说,你出去吧。

杨和平站起身,跟在王经理身后,继续说,我实在不是故意的,您知道,故意放屁也放不出来……

行啦?别再解释啦?王经理猛地扭回身,冲杨和平大叫了一声,屁大的事儿,有什么解释的?

王经理奔到门口,摔门出去了。杨和平听着咚的一声门响,他向前走了两步,觉得浑身哆嗦不停。他觉得自己委屈极了,委屈得几乎想大哭一场才好。王经理的办公室里静了下来,只有空调发出嘶嘶的响声,让杨和平想起火焰攒动的声音。

P18-19

序言

生命在鲁院

李一鸣

鲁院,一个神奇的所在。一个小院,隐在十里堡;一座小楼,藏于芍药居。居于大都市,却没有豪华,缺乏轩敞。但在多少作家心里,她却是殿堂般神圣,故乡般温暖。为她而来,跋涉千里;从此而去,频频回眸。一根肠子拴牢思念与向往。时间万水,空间千山,更使她成为记忆虚化、情感美化、想象幻化中的心灵憩园。鲁院,意味着单纯、纯粹、青春、美好,意味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文学栖居的远方。从与她结缘那天起,“鲁院”便凝为一个永不消逝的“情结”。回望,相忆,引颈,怅惘,成为离去学员定格的精神形象。

在鲁院,他们经历着思想性引领,底蕴性打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研讨;他们坚守着明净的价值自觉,明晰的精神秉持,滚烫的心灵追求,深沉的文学担当;他们发愤着,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地阅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涵泳,博考经籍、摭华摘艳的覃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交心,且行且思、且珍且惜的实践,投身生活、扎根实际的体验,吟安一字、拈断数须的磨练;他们享受着,思与思的碰撞、诗与诗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诊断性研究与方向性发展的融通,拒绝知识性傲慢,呈现平等性亲和,力行研究性对话,达致成长性提高。

在鲁院,他们阅读先人著作,聆听音色清晰的经典,追远溯源,捕捉远古的回音;披览当下文丛,沉潜涵泳,如鱼在水,探寻未知的秘境;清夜独坐,一桌、一椅、一笔、一纸、一键盘、一屏幕,一腔心绪,一幅剪影……

在鲁院,他们步入精神世界,感受读书写作的灵性之关。

关在品位。一个人抛却物欲,远离浮躁,沉下心,稳住神,坐得住,学得进,写得沉,不论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还是烈焰炽炽、热风难耐,潜心攻读,养性修身,自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一种品位。灯红酒绿,太醉;香车美女,太俗;追名逐利,太累;鸡毛蒜皮,太碎。只有读书写作,最好、最妙、最美!

美在享受。读书写作,拍案而起,击掌而坐,捧腹而笑,抚掌而哭,扪胸而问;为之歌、为之舞、为之泣、为之诉;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己;寻回真情、真意、真志、真理;使人生得其所、生活充实、生长快乐、生命美丽。书人默契,会心而悦,读书写作真好!

美在进向。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到深处最有味。读自然,一朵花上见命运,蓬松白云有人生;读社会,红尘滚滚藏清明,关系交织蕴涵深:读人心,大海般喧腾,密根般纠结,一个针眼,穿过八级大风;读佳作,形象上入心,理论上入脑,全局上着眼,细微处体验,读出语言、读出情感,读出哲学,读出诗性。读书,可救急;写作,能救命!

于是。读书写作,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追求、生命状态。

有一种力量,叫文学;

有一种美好,叫回忆;

有一种感动,叫青春;

有一种生命,在鲁院!

(作者为现鲁院常务副院长)

后记

自出了鲁院丛书《恰同学芳华》第一辑后,许多学友便问我,何时也能帮他们出上诸册。但这只是一个同出版方沟通好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现鲁院已办至了二十七期,学员也超过了千人,而这众多学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且有写诗的,有搞评论的,也有翻译班。很难集起精锐总体展示一番。这第二辑丛书主要是从鲁8届、15届、19届、21届及鲁22届、23届、24届及27届里爬罗剔抉出来的,还有几人是在鲁院办的地方班及旁听生中遴选加入的。当然亦有鲁2期上辑未能收入的王爱英、王雁翎、温远辉等续作。与第一辑相比,有些零散。但这一辑也收入了葛水平、李浩、张楚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者。

这一辑比较集中的是由山哈同学组织的少教民族班的十多部作品,之前他多次寻问我丛书起承转合的情况。这些个风格迥异的出入文君,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其创作的举手投足。

编辑丛书时,在正常的流程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许多学员因规定好的字数,常会有多退少补的状况。而那些缺阙的字数又要千催万促的才能迟迟补齐。有些学员虽上了鲁院,但因文字工作的历练未能到家,总要三番五次地才能修成正果。不过总体来看,这仍不失为鲁迅文学院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院学员将学习成果浓缩成自己的作品,应是个水到渠成的展示。但这事具体规划起来却很繁琐,从编辑到出版每个流程都要事必躬亲,有时为一张图片一段文字,翻来覆去地推敲更换。这经常会同作者、美编、排版等人说话时不留情面,但事后,文图调整好了又如释重负。这都需要两方面去交涉。最后小到各位学友的地址电话都要一一核实。

大家知道,这几年的出版业很萧条,相应的紧缩政策也给出版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版文学书籍尤其难。现在这套丛书赶上了机遇,还算顺利。这套丛书共60本,比上一辑多了18本,也是尽其所能容纳一些同学,只是这种苦心不知可有人知?孰是孰非,孰好孰坏也就如此这般了。这套丛书小说集子50本,散文集10本,涵盖了同学们创作的方方面面。编辑丛书的过程中,因出版社的要求,中途有些同学的因涉及到种种原因要换稿、换书名,经交涉,有的保留,有的换掉,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编完上一辑丛书时,我曾说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这路又向前走了一步,不知以后还能走多远,抑或是就此止步了,也未可知。但身为主编班的一员,主编这样一套丛书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一届鲁院班都少不了各位老师苦心积虑、精心编排的课程,启发式的指点江山。郭燕、陈涛及诸多导师们的画龙点睛。在此特感谢李一鸣常务副院长作序、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及敦煌文艺出版社再次出手鼎力相助。愿鲁院及其学友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文坛的梯田上。

丛书主编王童写于乙未年壬午月小暑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