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实是目前日本最著名的中国学家之一,被当今日本学术界称为“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在战后日本的中国研究领域,处于开创者和泰斗的地位。本书是竹内实文集的第七卷,该书是对新中国发生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追踪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供在这中国改革开放有研究的人员和爱好者阅读与认识。
当1976年中国的“四·五”群众运动刚刚爆发,以及不久听到逮捕“四人帮”的消息以后,竹内实基于本人长期批评与反对“文化大革命”的立场,与当时日本新闻媒体普遍莫衷一是的暖昧姿态相反,及时大胆地表示了对这些事件的肯定性评价,接连发表了《权力、观念与群众——中国的“天安门事件”》、《毛泽东逝世后的中国与世界走向》和《“政变”和“反政变”的斗争——触目惊心的政治斗争》等一系列文章。他敏锐地预感到,当代中国终于开始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进程是以邓小平恢复工作和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竹内实后来曾多次撰文回顾邓小平曲折的政治生涯,高度赞扬他不屈不挠的毅力及其勇于开拓进取的革命观念与精神,字里行间由衷地充满着钦佩和感奋之情。本文收集的《邓小平的曲折人生》、《邓小平的沉浮及其韧性》、《邓小平访日谈话研究》与《对<邓小平文选>的考察》等等,便是这类文章的代表作。而《从“革命”的党向“管理”的党转变是否深谋远虑?》和《中国的华国锋、邓小平新体制》等评论中,则可以反映出作者对当时邓小平调整中共中央领导体制、最终胜利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斗争历程的关注态度。
对于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竹内实无时无刻不在密切注视其动向,并坚守自己同步追踪和设身处地的研究风格。他并未在中国长期生活,然而凭借着对中国社会与文化传统的深刻感悟,以及多次访问中国的机会,常常能够从关于中国的报道的片言只语,或者是短暂的实地感受中,就中国某些社会问题与复杂的现象作出中肯的分析,显示了资深研究家的不凡眼光。
毋庸置疑,竹内实对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和现实步伐的长期追踪评论,其中未免有与中国人不同的视角甚至是挂一漏万之憾,这不应苛求一位外国的中国研究者。作为曾经对这一历史时期有所体验的中国过来人,理应从这些热情洋溢与逆耳忠言并存的文字里,感受到一位日本学者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严肃负责的真心与诚意。
作者前言
毛泽东逝世后的中国与世界走向
邓小平的曲折人生
从“革命”的党向“管理”的党转变是否深谋远虑?——毛泽东逝世一周年前夕访京都大学教授竹内实先生
一亿七千万人的“考试战”
迈出新“长征”第一步的中国面临的课题
预测华、邓体制的特色
中国的华国锋、邓小平新体制
邓小平的沉浮及其韧性
邓小平访日谈话研究
中国的新进展
中国开放势力的走向
中国的现代化趋势
评《内部——来自中国的报告》
中国的社会与制度——对中国近况的思考
对《邓小平文选》的考察
中国的曲折进程——“精神污染”与知识分子的命运
中国如何处理香港与台湾问题?
中国的现状与今后的动向
邓小平复活
中国经由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
现代中国的进程(节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
第十三次全国党代会以后的中国
转型期的中国一
中国在不断变化
味道十足的“现代”——从杭州一角看中国
预测“后邓小平”时代——根据在杭州的感受
出版文化的“空白”与新生——《中国的出版改革》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