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谋以制胜,启智以生财——管理需要哲学思维
“运谋以制胜,启智以生财。”这句贤文的意思是要运用谋略来取得胜利,开启智慧来增加财富。这句贤文启示管理者要运用哲学思维来指导管理实践。
管理就是负责某项工作使之顺利进行。既有简单的工作,也有复杂的工作;既有容易的工作,也有困难的工作,要想保证做好工作,完成任务,解决矛盾,必须运用智慧,因此,管理需要哲学思维。
“哲”字的意思是“爱智慧”,哲学是一门掌握智慧的学问。我们学哲学,用哲学,要讲究实用性,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掌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联系方式;必须善于在市场竞争的复杂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善于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把握量变中的质变;必须能够高瞻远瞩,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增强信心;必须能够不断地把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能够在偶然性中把握必然性;必然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些是一个合格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中国是哲学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辉煌哲学思想令世界称道。老子的5000言《道德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老子也是世界公认的大哲学家和文化名人。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仅有2000多万人口,却孕育了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曾子、孙子、荀子、韩非子、邹衍、鬼谷子、张仪、苏秦等诸子百家,他们创造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灿烂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连绵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时轮的旋转,我国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已穿越时空、光芒四射、全球瞩目。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拥有我们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许多发达国家的上流社会以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时尚。
据著名外交家、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健民先生在“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上介绍:“《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兵书。孙子在2500年前写《孙子兵法》时并没见过现代战争,但却把战争的规律摸透了,这就是中国人的哲学智慧。有一次,我在国内一所知名大学演讲时曾问在场的几百名同学:有多少人读过《孙子兵法》?结果大约只有20人举手。而在巴黎,那些培养经济界人才的最高学府的校长都曾跟我讲过《孙子兵法》是学生必须精读的书。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却研究甚少,让祖先的智慧白白流逝实在可惜!”
其实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管理之中。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当今的管理者应该拿起哲学武器,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建新要求管理人员学习哲学,尤其是要精读《毛泽东选集》。他认为,一个管理者要想在复杂纷繁的市场中赢得竞争,必须要有哲学思维;否则,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说:“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个哲学家。”他在市场竞争中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哲学思想演绎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可见,哲学思维对于管理者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和海尔集团都是学习和运用哲学的受益者。
1.管理因矛盾而存在
哲学观点认为,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
从某种角度来说,管理就是解决矛盾。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摆在管理者面前,等着管理者去处理。一般来说,职级越高的管理者处理的矛盾越大,因为比较容易处理的小矛盾已经在下级得到了处理,下级处理不了的矛盾才上交给上级。因此,职级越高的管理者是解决矛盾能力越强,推动事物前进越得力的人。如果不具备较强的解决矛盾的能力,就不配做团队的高级管理者。
明白了矛盾的实质后,管理者的心态将从容平和、气闲神定,不会因为矛盾而烦恼、忧虑、急躁、气馁、伤神。应该坦然面对各种矛盾,认真解决主要矛盾。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管理过程始终与矛盾相伴。以生产企业为例,永远会存在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会出现生产产品多了,销售不出去,增加库存,积压资金;如果生产系统出现问题,一旦产量减少了,就有可能影响供货合同的履行,客户会有意见。生产、销售是一个复杂的母系统,由人员、设备、工艺、原料、动力、安全、质量、运输、价格、天气等众多因素构成,只要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某台设备的一个关键零件损坏就有可能造成系统停车。因为母系统的优化需要各个子系统优化,而各个子系统优化并不等于母系统优化,还要各个子系统匹配、合适才能保证母系统优化。管理人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处理矛盾,协调关系,促进平衡。
对于我们的自我管理来说,永远会存在时间、精力与工作、事业之间的矛盾。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限的。许多人求胜心切,巴不得一天当做两天用,总有想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经常加班加点,牺牲睡眠时间,时间一长又会影响身体健康。
有一位女性培训公司的经理,她是一位非常要强的女性,十多年的职场生涯,在后勤、销售、客服等几个岗位都做得非常出色。后来她告别了打工生涯,自己创业当起了老板,信心百倍地选择了女性培训行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为培训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开始的几种模式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位经理就不断地调整经营模式,听讲座、见朋友、谈业务、做方案充满了她每天的日程,并且常常是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在一次“贤文书友会”上,我见到了这位经理,只见她满脸疲惫,精神萎靡的样子。她说最近工作特别忙,经常是凌晨两三点钟才睡觉,因此,感觉很疲惫。我建议她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有限的时间处理最重要的事情,不能长期打疲劳战;否则,会伤害身体,欲速则不达。
这位经理高兴地听从了我的建议,表示从当晚开始,晚上十一点前就睡觉。第二次在“贤文书友会”再见到她时,她的脸上失去了疲惫的面容,恢复了美丽的容光。
这件事论证了解决时间与工作这对矛盾的方法就是懂得放弃,目标适度,使有限的时间做合适的工作。不懂得放弃的人,就会被工作所累,为事业所伤。P1-4
《品贤文谈管理》一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该书凝聚了我20多年的思考。其实管理并不仅是管理者的事情,它和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关,管理是一个大概念,社会需要管理、企业需要管理,自我也需要管理。
本人既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也是中国式管理的实践者。自20世纪80年代成为化工部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以来,先后从事过宣传、教育、《星火报》、厂办公室、人事、劳资、组织、政策法规、纪检监察、股份公司监事会、信息早报社、文化产业总公司等多个岗位的管理工作。
近年来参加过许多管理沙龙、讲座,聆听过不少管理大师的宏谈高论。既有颇多收益,也有不少困惑。于是出版一本中国管理专著的欲望日益强烈。
本书以中国文化为经,以本人的管理实践为纬,会聚了古今中外精典管理案例,阐明中国管理的理念和智慧。相信是一本深受读者喜欢的开卷有益的书。
管理是最难说清楚的话题,因为管理的对象是人。人因种族、信仰、地域、性别、年龄、学历、性格等因素而存在差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方法。任建新、张瑞敏、韦尔奇很成功,但没有一个复制他们管理方法而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正像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说的一样:“学我神者生,学我形者死。”
汗牛充栋的管理专著,都只能给读者提供理念,从理念到实效的关键是感悟。一个“悟”字,内涵深刻,专家所说,专著所述,无所谓对错,只有是否对自己适合。西方管理说要勇于竞争,中国管理说要相互谦让,其实他们说得都有道理,西方有西方的精神,中国有中国的智慧。没有竞争意识成不了大事,没有谦让同样成不了大事。两种管理思想有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品贤文谈管理》一书主要想阐述中国管理的理念和智慧,希望读者朋友能悟出有益的道理,汲取有用的养分。
本书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我已经作古的外公陈廷福和外婆叶家菊,是他们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才得以在今天开花结果。
还要感谢我的父亲叶祥才和母亲陈献梅给我的鼓励和支持。
还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先生和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主席温洪女士的指导并亲自为本书作序。
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夫人徐金凤为我的业余写作创造条件;还要感谢叶晨同学和刘倩同学为本书提供的管理案例。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朋友包涵并给予指正。
作者邮箱:yejh@chemchina.com.cn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n.cn/u/yejh
序1
序2
自序
一、运谋以制胜,启智以生财——管理需要哲学思维
1.管理因矛盾而存在
2.丙吉丞相不管群殴管牛喘
3.曾国藩与“掘井理论”
4.岂是天公不作美
5.要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6.蝴蝶与龙卷风
7.任建新不断将可能变成现实
8.蓝星公司为何能成功兼并重组100多家国有企业
二、人各有心,心各有见——管理需要共同愿景
1.加加林从小就有遨游太空的梦想
2.打土豪分田地鼓舞人心
3.罗斯福总统“炉边谈话”使美国人走出恐慌
4.犹太人为什么送劳斯莱斯给监狱长
5.没有当老板主要是没有想过当老板
6.何公子为何不能与江雪英白头偕老
7.解读山田本一夺冠的奥秘
三、仁爱待兵,恩德服众——管理需要仁爱之心
1.仁爱是管理的重要资源
2.仁爱成就胡雪岩为红顶商人
3.仁爱是蓝星公司发展的基础
4.赢在十七两一斤的秤上
5.好心必有好报
6.济公故事谱新篇
7.仁爱是成功者的归宿
8.黑砖窑主注定没有好下场
四、诚信能招四方客,欺诈疏远亲兄弟——管理需要讲究诚信
1.商鞅移木立诚信
2.曾子杀猪履诺言
3.晋商为何到处建关帝庙
4.诚信是道德底线
5.大王镇不破银行一分钱产
6.诚信贵于生命
7.失信将失去根基
五、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管理需要明白本末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齐桓公为何不得善终
3.林肯“独断”成大事
4.秦池衰败岂能怪媒体
5.民主葬送了绵羊区长
6.袋鼠为何关不住
六、善于用人才,利润滚滚来——管理需要合适人才
1.燕昭王重金买马骨
2.唐太宗让人才各得其所
3.一个神偷能抵十万兵
4.晋商不用“三爷”
5.鲁班师傅有眼不识泰山
6.杨时齐用人化短为长
7.不能热了女婿冷了郎
8.骆驼的舞台在沙漠
9.皮特首相为亚当·斯密让座
10.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
11.范蠡用人失策二子送命
七、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管理需要团队精神
1.刘秀善用团队赢得天下
2.阿豺折箭教子
3.曾国藩凝聚湘军挽救清朝
4.优秀的团队成就个人
5.团结协作就是天堂
6.“小弯”能够成就“大直”
7.蓉蓉的裤子为何短了四寸
8.通天塔为何没有建成
9.诸葛亮带头遵守团队规范
八、省小钱不培训,花大钱买教训——管理需要培训员工
1.员工培训与“木桶原理”
2.蓝星公司舍得在培训上投入
3.中国化工的新员工从机关到基层
4.华为新员工的“魔鬼训练”
5.海尔以人为本的员工培训
6.韦尔奇亲自为员工做培训
7.注意避免培训的“马太效应”
8.餐饮行业员工亟待培训
九、兵随将令草随风,其身不正令落空——管理需要严于律己
1.不能正己何以正人
2.任建新兼并企业自购锅灶开火做饭
3.管理者应追求“雅”的境界
4.廉洁自律是大智慧
5.王书田家境清贫一尘不染
6.张瑞敏的“祥云瑞雪,慎言敏行”
7.腐败是最大的风险
十、用人不放手,不如玩木偶——管理需要善于授权
1.子贱善于授权成就大事
2.蓝星公司授权管理制度化
3.全靠车头带,火车跑不快
4.不做论述题,少做简答题
5.伊萨贝尔女王一次授权让哥伦布名垂青史
6.诸葛亮事必躬亲于事无补
7.唐玄宗授权失误险丢江山
十一、赏不当功不如无赏,罚不当过不如不罚——管理需要奖优罚劣
1.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依靠激励制度
2.天津石化考核奖励见成效
3.为什么烤鸭只有一条腿
4.曹操棒杀违禁贵戚
5.晋商敢炒能人鱿鱼
6.邓贵德的“三条高压线”
7.李离以死赎罪
8.卡特总统揽责
文章分享
十二、因循守旧,举步维艰;锐意创新,步步领先——管理需要开拓创新
1.海航在创新中飞速发展
2.“海底捞”火锅店打文化牌生意兴隆
3.蜜蜂为何不如苍蝇生存能力强
4.荷兰人一刀鲜吃遍天
5.创新需要不断学习
6.创新需要经历阅历
7.创新需要异想天开
8.创新需要逆向思维
9.创新需要制度保护
10.拒绝创新必遭败落
附录1:《蓝星管理三十六法》
附录2:《增广贤文》简介及原文
后记
管理是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关于管理的专著摆满了各大书店的书架。当今的管理专著“西风”盛行,开卷所见大都是西方管理理念、西方管理专家、西方管理案例。如果说20年前这种现象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今天这个经济增长一枝独秀,GDP已经位列世界第四,在世界500强企业占据20个席位的中国,中国管理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中国管理理论值得认真总结,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值得大力宣传。
我有幸先睹了叶建华同志以《增广贤文》为题写的《品贤文谈管理》一书。书中的许多观点令我耳目一新。书中提出的管理需要哲学思维、管理需要共同愿景、管理需要仁爱之心、管理需要讲究诚信、管理需要明白本末等“十二要”,论点闳中肆外、标题引人入胜、论据充满新意,案例多为本土,全书散发着中国文化的芳香,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尤其是作者长期研究蓝星公司的管理之道,总结的“蓝星管理三十六法”属于首次对外发表,对于读者了解蓝星公司的传奇管理将会提供有益的帮助。
《品贤文谈管理》是叶建华同志的贤文系列之三,我有幸第三次为叶建华同志的贤文系列专著作序。《增广贤文》是中国文化的通俗读物,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内容丰富,涵盖宽广,既有做人做事的警句,也有管理智慧的格言,利用贤文来阐述管理理念。既体现中国文化的厚重,又彰显中国管理的新意。
叶建华同志具有团委、宣传、教育、文秘、人事、劳资、纪检、监察、报社、文化公司等多个岗位的管理经历,系统学习过人事、法律、新闻、证券、经济学等理论知识,注重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总结提炼了许多智慧的管理理念和鲜活的管理案例。相信读者会开卷有益,欲罢不能。同时也希望本书能为中国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韩保江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本揭示中国管理智慧,揭秘蓝星公司管理秘笈的原创型图书,通过本书可以使读者走近古今中外近百名管理大师,分享上百个管理故事,本书附录《增广贤文》和《蓝星管理三十六法》。该书将会使读者朋友开卷有益,受益终身。
揭秘蓝星公司管理之道,诠释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的差异。本书以中国文化为经,以作者的管理实践为纬,汇聚了古今中外精典管理案例,阐明中国管理的理念和智慧。书中提出管理需要哲学思维,共同愿景,仁爱之心,讲究诚信,明白本末等“十二要”。论点闳中肆外,标题引人入胜,论据充满新意,案例多为本地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