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诗三百首/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清)蘅塘退士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影响深远,流传广泛。唐代诗人众多,作品也各具风采与魅力,是我国文化长河中绚丽的浪花,为我们描绘了大唐盛世的全方位图景。我们通过读唐诗,可以领略到中国兼收并蓄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蘅塘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各大家的诗作,形式广泛,内容丰富,让读者可以领略到不同风格作者的经典之作。

内容推荐

蘅塘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各大家的诗作,形式广泛,内容丰富,让读者可以领略到不同风格作者的经典之作。为了帮助读者阅读,《唐诗三百首》中对所有诗歌都添加了注释和赏析,以帮助理解;同时本书还对部分诗歌配以精致优美的插图,读起来更轻松有趣。希望本书作为古代诗歌的入门读物,能引起中小学生朋友们对于古代诗歌的兴趣,以此提升人文素养。

目录

五言古诗

感遇二首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渭川田家

青溪

西施咏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隐居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五言乐府

塞上曲

塞下曲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游子吟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古意

送陈章甫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夜归鹿门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金陵酒肆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寄韩谏议注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渔翁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韩碑

七言乐府

燕歌行并序

古从军行

洛阳女儿行

桃源行

蜀道难

长相思二首

行路难

将进酒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五言律诗

望月怀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并序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杂诗

题大庾岭北驿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后禅院

寄左省杜拾遗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溶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

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山居秋暝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终南别业

临洞庭上张丞相

宴梅道士山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早寒有怀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道士

新年作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阙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送李端

喜见外弟又言别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蜀先主庙

没蕃故人

旅宿

早秋

风雨

落花

北青萝

灞上秋居

书边事

除夜有怀

春宫怨

章台夜思

寻陆鸿渐不遇

七言律诗

黄鹤楼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登金陵凤凰台

积雨辋川庄作

客至

蜀相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楼

阁夜

咏怀古迹五首

长沙过贾谊宅

春思

西塞山怀古

遣悲怀三首

锦瑟

无题

无题二首

筹笔驿

无题

春雨

无题二首

宫词

贫女

七言乐府

独不见

五言绝句

鹿柴

送别

竹里馆

相思

杂诗

送崔九

宿建德江

春晓

夜思

八阵图

登鹳雀楼

送灵澈

弹琴

秋夜寄丘员外

行宫

江雪

问刘十九

何满子

登乐游原

寻隐者不遇

渡汉江

春怨

五言乐府

长干行二首

哥舒歌

玉阶怨

塞下曲四首

江南曲

七言绝句

回乡偶书

桃花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芙蓉楼送辛渐

凉州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逢入京使

江南逢李龟年

滁州西涧

枫桥夜泊

寒食

月夜

乌衣巷

春词

宫词

赠内人

集灵台二首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怀

秋夕

赠别二首

金谷园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嫦娥

陇西行

七言乐府

渭城曲

出塞

出塞

金缕衣

试读章节

七言律诗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①。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③。

【注释】

①昔人:指传说中来过黄鹤楼的仙人。

②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萋萋:形容草茂盛的样子。

③乡关:家乡。

【赏析】

这是一篇览胜名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饱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黄鹤不返,白云悠悠,洋溢着对古人的怀思和惆怅。接着写登楼远眺所见景色,形象鲜明,历历在目。最后归结到日暮烟波,望乡生愁。全诗无论是句式还是意境、抒情,皆以自然超妙取胜。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流利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推崇的佳作。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①。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②。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③。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④。

【注释】

①高台:河上公曾援汉文帝以《老子》而去,失所在。后文帝筑望仙台以望之。

②三晋:春秋末晋分韩、魏、赵三家。二陵:崤山中有南北两个丘陵。

③关门令尹:用老子至关,关令尹(名喜)留老子著书典。河上仙翁:即河上公。相传汉文帝曾请他讲解《老子》。

④彭泽宰:即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

【赏析】

这首诗中,诗人借汉文帝迷信神仙、贪恋长生之事,告诉朋友,河上仙翁、关门令尹皆是虚无缥缈。与其求仙问道,不如学陶渊明一醉方休。诗前三联中怀古与写景相结合,给人以“思接干载,视通万里”之感。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①。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自鹭洲③。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④。

【注释】

①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凤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有异鸟集于此而建。

②吴宫:三国时孙权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晋代:东晋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东晋掌权的豪门世族。

③三山:一名护国山,在今南京西南长江边,因其山有三峰南北相接,故称“三山”。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西入长江,白鹭洲分其为二。

④总为:都因为。

【赏析】

此诗是李白天宝年间被权贵排挤出长安后漫游金陵时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人借古喻今,对当朝权贵极度蔑视,“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早成丘墟,唯有“三山”“二水”今仍峙流。前三联讽刺,末联揭示作意,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情怀,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情韵悠然不尽。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①。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②。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青斋折露葵③。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④。

【注释】

①空林:疏林。藜:指蔬菜。饷(xiang):中午送饭。菑(zi):农田。

②漠漠:密布貌。夏木:高大的树木。

③朝槿(jin):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开花,朝开晚谢。

④野老:诗人自指。争席:用《庄子》载旅客与杨朱争座典。海鸥:用《列子·黄帝篇》载鸥鹭忘机典。这里是借海鸥比喻淳朴而无心机的村民。

【赏析】

在这首诗里,诗人把田园的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描写得像一幅淡雅的图画。首联写怡然自乐的农村生活。颔联写自然景色,画意盎然。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的幽居生活。末联连用两个典故,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态。诗中的“漠漠水田飞自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更是有声有色,动静相宜,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①。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②。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

①舍:自称其家为舍,此指在成都的草堂。群鸥:暗用《列子·黄帝篇》中鸥鹭烹机典。

②盘飧(sun):盘中的菜肴。市远:远离集市。兼昧:几种菜肴。旧醅(pei)旧酿的浊酒。醅,未过滤的米酒。

【赏析】

这诗写杜甫在江村寂寞中喜得崔明府来访。诗开首写自己在成都的草堂落成不久,无人来访,借群鸥引端。中间写一位姓崔的县令朋友前来造访,诗人喜不自胜,表达一片真挚之情。结尾借笑问客人:请隔壁的老翁一起来喝几杯怎么样?足见两人交谊之深厚。全诗语言极其淳朴而简洁,道出诗人一贯的诚朴厚道。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①。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③。

【注释】

①丞相祠堂:指武侯祠,在今成都市南郊。锦官城:指成都。

②频烦:同“频繁”。两朝:指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

③出师未捷身先死: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伐魏,至五丈原,与魏军隔渭水对峙,病死军中。

【赏析】

此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谒武侯祠时所作。前半部分写祠堂内外的景色,感物思人。后半部分赞叹诸葛亮的一生谋略和功业,同时寄寓诗人忧时伤乱、怀才不遇之感。末两句笔锋一转,以惊世之笔写出主人公悲剧性所在,成为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名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①。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②。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③。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释】

①西山:在成都市西,为岷山主峰,因终年积雪,又称雪岭。三城:指成都西北三镇,即松、维、保三州,因其地与吐蕃接壤,为蜀中边防重镇。清江: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②诸弟:杜甫有四弟,杜颖、杜观、杜丰皆在他乡,唯杜占相随入蜀。

③迟暮:犹年老,此时杜甫五十岁。涓埃:滴水尘埃,喻微小。【赏析】

本诗中,诗人由手足分离之苦,想到国家之内忧外患,而自己却因年老多病而无能为力。更有吐蕃侵扰边地,西山三城列兵戍守,百姓漂泊无依,故诗未有“不堪人事日萧条”之叹。诗人从“望”字着笔,因望生愁,思念胞弟,忧国忧民,抒发感情,结句点题,首尾呼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①。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②。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③。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①剑外:指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通作四川的代称。蓟(ji)北:泛指河北的北部,安史叛军的最后巢穴。

②却看:回头看。漫卷:随便卷收起来。

③青春:意谓春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赏析】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十月,杜甫从成都送严武还朝到绵州,归途中因西川兵马使叛乱,乃流寓梓州。因战乱而天涯飘零的诗人闻此消息,怎能不欣喜若狂?思乡心切的诗人已经为自己设想好归家的路线了。“忽传”写惊喜,“涕泪”写喜极,“漫卷”写忘形,“放歌”写忘怀,“青春”写喜景,想到可以携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情感是人所共有的。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①。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②。

【注释】

①百年:指一生。

②潦倒:形容困顿,衰颓。新停浊酒杯:杜甫当时因肺病而戒酒。

【赏析】

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全诗气势之大,谋篇之精,对仗之工整,意境之沉郁,可谓旷世绝代,历来被广泛传诵,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①。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②。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③。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④。

【注释】

①客:杜甫自称。万方多难:指安史之乱以来,内忧外患,日甚一日。

②玉垒:山名,现四川灌县西北。变古今:喻人世纷扰。

③“北极”句:不管局势如何,唐王朝始终如北极星那样不会动摇。

④后主:指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梁甫吟:古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此歌。

【赏析】

此诗是杜甫返成都登城楼之作。一、二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气势不平。三、四句,描写景色雄丽,内涵丰富。五、六句,感时抚事,壮怀激烈。七、八旬,婉而多讽,暗暗批评朝政。沈德潜评这首诗:“气象雄浑。笼盖宇宙。”

P118-125

序言

《唐诗三百首》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几百年来它伴随着时代的风雨为人们世代传诵。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人所称道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杜牧……不胜枚举,他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作。唐诗的形式和风格十分丰富,既有古体诗,又创造了风格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而唐诗尤以近体诗中的绝句和律诗见长,当然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古体诗作品传世。

读唐诗是一种享受。

读唐诗,美。古代诗歌讲究音律美,节奏美,用字精练,朗朗上口。读者可以在读诗的过程中感悟到诗作的形式美和音律美,涤荡心灵,在诗中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美好,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

读唐诗,悟。“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作中往往寄托着诗人的情怀,他们凭借诗歌创作,或抒发豁达豪放的气概,或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歌颂至深的情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仙李白对自己才华的乐观自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诗圣杜甫对战乱和家人的忧心。读诗,恰似穿越千年的尘埃,与古人促膝交谈,心意契合。

读唐诗,博。唐代诗人众多,所涉及的题材和风格也十分广泛,既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追忆惘思,也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军旅豪情,既有“梦游天姥山”的奇幻梦境,也有“有吏夜捉人”的现实无奈。诗歌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的体现。读唐诗,唐代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画卷,便会在读者面前一点一点地展开,让读者能在诗歌中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

本书收录了唐代各大家的诗作,形式广泛,内容丰富,让读者可以领略到不同风格作者的经典之作。为了帮助读者阅读,书中对所有诗歌都添加了注释和赏析,以帮助理解;同时本书还对部分诗歌配以精致优美的插图,读起来更轻松有趣。希望本书作为古代诗歌的入门读物,能引起中小学生朋友们对于古代诗歌的兴趣,以此提升人文素养。

编 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