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明善艺术世界(行书技法)》一书作者以王羲之书法流派的行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剖析了行书字的笔法与笔势、点画写法、偏旁部首写法、结字规律、章法构成,并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行书习作与创作提出了既可行又有理论深度的见解。其中对行书笔法中“连笔”、“带笔”、“翻笔”的剖析更属有极强实践性的独特感悟。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钟明善艺术世界(行书技法)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作者 | 钟明善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钟明善艺术世界(行书技法)》一书作者以王羲之书法流派的行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剖析了行书字的笔法与笔势、点画写法、偏旁部首写法、结字规律、章法构成,并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行书习作与创作提出了既可行又有理论深度的见解。其中对行书笔法中“连笔”、“带笔”、“翻笔”的剖析更属有极强实践性的独特感悟。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在汉字五种书体中,行书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书体,也是最能体现书法家艺术风格和个性特点的书体之一。作为美化汉字的书法艺术、其研究对象最受历代文化人关注的也是行书。在中国书法史上,行书定型、完善於魏晋,到唐代更有了长足的发展。书法史上东晋王羲之、唐代颜真卿各领风骚,形成两大流派。此后,名家辈出,争奇斗艳。本书作者以王羲之书法流派的行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剖析了行书字的笔法与笔势、点画写法、偏旁部首写法、结字规律、章法构成,并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行书习作与创作提出了既可行又有理论深度的见解。其中对行书笔法中“连笔”、“带笔”、“翻笔”的剖析更属有极强实践性的独特感悟。 目录 图1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图2 颜真卿《祭侄稿》 图3 褚遂良楷书(左)与王羲之行书(右)笔意对比 图4 宋克行草书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 图5 王羲之《丧乱帖》选字 中锋与侧锋例 图6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选字藏锋“藏头护尾”例 图7 王羲之《兰亭序》选字藏锋“无往不复”例 图8 王羲之《兰亭序》选字露锋例 图9 王羲之《丧乱帖》选字方笔与圆笔例 图10 《兰亭序》、《圣教序》用笔比较 图11 王殉《伯远帖》(左)、文征明《滕王阁序》(右)方笔例 图12 王羲之(左)、赵孟■(中)、文征明(右)行书笔画肥瘦变化比例 图13 米芾(左)、倪元璐(中)、王铎(右)行书笔画肥瘦变化比例 图14 朱耷笔画粗细均匀、圆笔为主的行书作品 图15 米芾《多景楼诗》选字 运用疾涩的典型 图16 米芾《多景楼诗》选字纵收得体的典型 图17 董其昌《琵琶行》选段纵收得体的典型 图18 行书的独特笔法:连笔、带笔、翻笔例 图19 王羲之《丧乱帖》、《圣教序》选字 综合运用行书笔法的典型 图20 上点写法 图21 ①左右呼应之点的写法(1) 图21 ②左右呼应之点的写法(2) 图22 上下连带之点的写法 图23 横的写法(1) 图24 横的写法(2) 图25 ①竖的写法(1) 图25 ②竖的写法(2) 图26 ①撇的写法(1) 图26 ②撇的写法(2) 图27 撇的写法(3) 图28 捺的写法(1) 图29 捺的写法(2) 图30 捺的写法(3) 图31 ①竖钩的写法(1) 图31 ②竖钩的写法(2) 图32 横折钩的写法 图33 斜钩的写法 图34 竖弯钧的写法 图35 ①横折弯钩的写法 图35 ②仰钩的写法 图36 横钩的写法 图37 提的写法 图38~187 行书偏旁部首写法举例(共150个) 图188 均衡稳定 图189 大体势之分析 图190 疏密(密) 图191 疏密(疏) 图192 字中疏密 图193 点在行书结字上的特殊作用 图194 参差错落 图195 尽态①王羲之《丧乱帖》 图196 尽态②苏东坡《寒食诗》 图197 王殉《伯远帖》 图198 杜牧《张好好诗》 图199 杨凝式《韭花帖》 图200 王献之《十二月帖》 图201 怀素《藏真帖》 图202 傅山行草条幅 图203 许友行书轴 图204 于右任中堂 图205 王铎条幅 图206 张瑞图行草书条幅 图207 冯灌父横幅 图208 钟明善对联 图209 沙盂海行书册页 图210 钟明善茶挂 图211 萧退■行书扇面 图212 扇面 书上虚下 图213 扇面 少字数 图214 团扇 圆中取方 图215 团扇 随形安排 图216 榜书 图217 榆林红石峡榜书摩崖刻石 图218 钟明善行草书六条屏 图219 翁同■书信章法 图220 《兰亭序》、《圣教序》“无”字笔势、笔顺 图221 《兰亭序》中有误的字 图222 《兰亭序》集联与于右任行书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