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章 城乡交错带:概念及其理论释义
2.1 城乡交错带的内涵界定与区域识别
2.2 城乡交错带的地域结构与功能
2.3 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的理论与模型
2.4 城乡交错带旅游地资源类型
2.5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的原则
参考文献
第3章 国外城郊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3.1 国外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
3.2 欧洲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与保障机制
3.3 主要国家城郊旅游发展特色举要
3.4 国外城乡交错带旅游地开发理论与游憩系统配置模式
3.5 外国城乡旅游的发展趋势
3.6 国外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4章 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4.1 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的历史演进
4.2 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的现状
4.3 我国城郊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4.4 当前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5 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的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第5章 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地类型与发展模式战略
5.1 城乡交错带旅游地开发条件的识别
5.2 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地开发类型
5.3 城乡交错带旅游地开发与保护关系的模式选择
5.4 我国区域旅游地开发模式的研究
5.5 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6章 城乡交错带旅游地休闲游憩系统配置与优化研究
6.1 旅游地游憩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6.2 游憩地域系统要素构成研究概述
6.3 城乡交错带休闲游憩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构建
6.4 城乡交错带游憩线路系统开发模式
6.5 城乡交错带旅游地游憩系统的配置
6.6 城乡交错带游憩系统的优化
参考文献
第7章 我国城乡旅游和谐发展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7.1 制度安排下的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与意义
7.2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主题内涵分析
7.3 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路径
7.4 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责任:从《成都宣言》到《贵州宣言》
7.5 基于“休闲体验”的城乡旅游和谐发展的真谛
7.6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第8章 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的表现形态研究
8.1 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表现形态
8.2 城乡交错带旅游驱动下土地利用的变化
8.3 都市居民出游距离及选择偏好
8.4 城乡交错带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表现
参考文献
第9章 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功能的变迁与衍生
9.1 土地利用:由123到321
9.2 需求层次:由生计到品质
9.3 旅游功能:从国计到民生
9.4 旅游发展趋势:由观光走向休闲
9.5 城乡关系:由城乡差别到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第10章 我国城乡交错带旅游市场研究
10.1 城乡交错带旅游客源市场研究概述
10.2 城乡交错带旅游市场分析
10.3 城乡交错带旅游市场的时空分布
10.4 城乡交错带旅游市场的供需配置
10.5 城乡交错带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第11章 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11.1 河北省城乡旅游发展概况
11.2 石家庄“郊区游憩带”旅游发展研究
11.3 保定“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战略
11.4 唐山城乡旅游地类型结构与开发战略
11.5 秦皇岛“城乡双向游”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