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培根,英国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著有《学术之进步》、《新工具》、《新大西岛》和《随笔集》等。其中《随笔集》共五十八篇,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此书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所以今人读《随笔集》犹如听一位睿智的老者谈经论道,对修身养性不无裨益。
本书即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培根散文(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弗兰西斯·培根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著有《学术之进步》、《新工具》、《新大西岛》和《随笔集》等。其中《随笔集》共五十八篇,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此书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所以今人读《随笔集》犹如听一位睿智的老者谈经论道,对修身养性不无裨益。 本书即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集》。 内容推荐 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集》(Essays)。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作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随笔集》,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为标准。《随笔集》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录 第1篇 论真理 第2篇 论死亡 第3篇 谈宗教之统一 第4篇 论复仇 第5篇 谈厄运 第6篇 论伪装与掩饰 第7篇 谈父母与子女 第8篇 谈结婚与独身 第9篇 论嫉妒 第10篇 论爱情 第1l篇 论高位 第12篇 说胆大 第13篇 论善与性善 第14篇 谈贵族 第15篇 论叛乱与骚动 第16篇 谈无神论 第17篇 说迷信 第18篇 论远游 第19篇 论帝王 第20篇 论进言与纳谏 第21篇 说时机 第22篇 论狡诈 第23篇 谈利己之聪明 第24篇 谈革新 第25篇 谈求速 第26篇 谈貌似聪明 第27篇 论友谊 第28篇 谈消费 第29篇 论国家之真正强盛 第30篇 谈养生之道 第31篇 说疑心 第32篇 谈辞令 第33篇 谈殖民地 第34篇 论财富 第35篇 论预言 第36篇 论野心 第37篇 谈假面剧和比武会 第38篇 说人之本性 第39篇 谈习惯和教育 第40篇 谈走运 第41篇 论有息借贷 第42篇 论青年与老年 第43篇 论美 第44篇 论残疾 第45篇 说建房 第46篇 说园林 第47篇 说洽谈 第48篇 谈门客与朋友 第49篇 谈求情说项 第50篇 谈读书 第51篇 论党派 第52篇 谈礼节与俗套 第53篇 谈赞誉 第54篇 论虚荣 第55篇 谈荣誉和名声 第56篇 论法官的职责 第57篇 谈愤怒 第58篇 谈世事之变迁 试读章节 第7篇 谈父母与子女 为人父母者爱把喜乐忧惧都藏在心头,因为有些感受不能说,有些则不愿说。子女可使父母的辛劳苦中有乐,但也可使父母的不幸加深;子女会增加父母对生活的忧虑,但也会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担忧。动物皆能生殖繁衍,代代不绝,但在身后留下声名、功德和伟业则为人之独有。世人的确可见,最伟大的功业历来都由一些无后嗣者所始创,这些人因没有后嗣再现他们的肉体,便努力实现其精神之再现,所以无后嗣者往往最关心后世。未立业而先成家者大都溺爱孩子,他们不仅把孩子视为种族的衍续,而且视为他们事业的继续,因此孩子于他们就如同创造的产物。 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往往不甚均匀,而且有时还不甚恰当,尤其是母亲。正如所罗门日:儿子聪明其父开颜,儿子愚笨其母赧颜。世人可见,若一户人家有众多子女,那他们当中每每是最长者受到重视,最幼者受到纵容,居中者则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忽略,然而屡屡都是这些居中者最有出息。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钱上吝啬有害无益,那会使孩子变得卑劣,学会欺诈哄瞒,甚至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而且待将来有钱时会挥霍无度。所以最好的经验是:父母应保持其权威无损,但莫保持其钱包不瘪。(无论是父母、教师还是家仆,)成年人都爱在孩子们小时候鼓励兄弟之间竞争,这种做法往往会造成他们成年之后失和,从而破坏家庭和睦。意大利人对儿子、侄甥或其他近亲晚辈几乎不分亲疏,只要他们是本族晚辈,纵非自己亲生也一视同仁。而毋庸讳言,实际上这些晚生也差不多是一回事,因为我们常见某个当侄甥的有时更像其叔叔、舅舅或另一位近亲长辈,而不像他自己的父亲,此乃血气使然也。当父母的应及早选定他们想让孩子从事的职业和相关学业,因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大;同时父母不可过分注重孩子的意向,别以为孩子想做的事他们将来也会喜欢。毫无疑问,若孩子的爱好或才能超凡出众,那当然是不加阻碍为妙;不过对一般人来说,这句格言倒很恰当:选最佳的生活道路,习惯会使那条路走起来轻松愉快。兄弟中为次幼者通常都很幸运,可一旦长兄被剥夺继承权,这种幸运则难以保全甚至不复存在。 第8篇 谈结婚与独身 有妻室儿女者对未来已只能听天由命,因妻室儿女乃成就大业之妨碍,不管要成就的大业是善是恶。无可否认,最有益于公众的丰功伟业历来皆由无妻室或无子女的人始创,这些人在感情上已娶了公众,并用他们的钱财替公众置了嫁妆。但按理说有子女的人对将来应最为关心,因为他们知道得把自己最心爱的孩子留给将来。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虽然过独身生活,但却一心只想自己,认为将来与己无关;世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认为妻子儿女不过是应付的账单;更有甚者,有些愚蠢而贪婪的富翁竞为没有子女而洋洋得意,他们可能以为这样一来他们就更为富有;也许他们听过这样一段对话,有人说“某某是个大富翁”,另有一人则不以为然,“是呀,可他有一大堆孩子要养”,仿佛子女会减少那人的财富似的。不过选择独身的原因多半都是为了自由,对某些自悦而任性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这种人对任何约束都极为敏感,以致他们或许会把腰带和吊袜带也视为羁绊。独身者往往意味着挚友、恩主或义仆,但并不尽然都是忠顺的臣民,因他们无牵无挂,可远走高飞,而且浪迹他乡者差不多都是独身。僧侣修士很需要过独身生活,因为须先施于家人的博爱很难普度众生。各级法官独身与否则无关紧要,因如若他们易被人左右并贪赃枉法,始作俑者多半是幕僚而不是妻子。至于士卒兵丁,笔者发现将帅激励部下时总爱让他们想到家小;同时笔者亦认为,土耳其人对婚姻之不尊重使他们的士兵变得更为卑劣。毋庸置疑,妻室儿女意味着一种人性磨炼。独身者虽因花销较少而常常慷慨施舍,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却更为残忍冷酷(宜作审讯官吏),因为他们的柔情不常被唤醒。性情庄重者因奉习俗为圭臬而能忠贞不渝,故通常皆为情深意笃的丈夫,就像传说中的尤利西斯,他宁要年迈的妻子而不愿获得永生。贞洁的女人往往骄矜自负,桀骜不驯,仿佛她们因其贞洁之德而有恃无恐。让妻子觉得丈夫明智是使其既贞洁又顺从的最有力保证,但若是妻子发现丈夫忌妒多疑,她就绝不会认为丈夫明智。妻乃青年者的情人、中年者的伴侣、暮年者的护士;所以只要一个人喜欢,他任何时候娶妻都有道理。但有位被称作智者的人却另有高见,他在被问及当何时娶妻时说:年少时尚不宜,年长时则不必。世人常见劣夫偏娶上贤妻,这个中缘由或许是劣夫们偶尔一露的好心更显珍贵,或许是那些贤妻爱为自己的忍性而感到自豪;但只要那些劣夫是贤妻们未经亲友同意而自行作出的选择,这种婚姻就绝不会失败,因为要是失败的话,贤妻们就将不可避免地证明自己愚蠢。 P19-22 序言 外国散文,浩如烟海。名家群星璀璨,佳制异彩纷呈:或饱含哲思,深沉隽永;或清新质朴,恍若天籁;或激情如炽,诗意纵横;或嬉笑怒骂,酣畅淋漓……二十世纪以降,中国广泛吸纳异域文化,许多外国散文名家日渐为国人熟识和喜爱,外国散文的写作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散文乃至现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为集中展示外国散文名家的创作风采,我们邀请国内著名学者、翻译家精心遴选名家佳作,一人一册,每册约二十万字,并辅以与作家、作品有关的珍贵图片若干,荟集成这套“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分辑出版,首推二十种。 “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是我社正在陆续出版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的姊妹篇,它的出版无疑会为读者全面欣赏和收藏中外散文经典提供便利。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00八年四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