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长江与清江(古夷水)交汇之区的三峡峡口,通过深入地调查整理与研究,采用语言学与民俗学结合的方法,以类相从,分类展示,综合阐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0世纪后半叶本地的方言词汇,并以峡口作为整个三峡乃至中国此期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由语言词汇观照其社会文化。因此,本书对语言学、民俗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资料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作为有意于语言民俗,特别是三峡文化研究者的参阅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三峡峡口方言词汇与民俗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王作新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长江与清江(古夷水)交汇之区的三峡峡口,通过深入地调查整理与研究,采用语言学与民俗学结合的方法,以类相从,分类展示,综合阐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0世纪后半叶本地的方言词汇,并以峡口作为整个三峡乃至中国此期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由语言词汇观照其社会文化。因此,本书对语言学、民俗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资料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作为有意于语言民俗,特别是三峡文化研究者的参阅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长江与清江(古夷水)交汇之区的三峡峡口,以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方言词汇与民俗为研究对象,按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十一大类加以叙介,从词汇来源,组合结构、动态发展、语词表达,构词理据、语文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揭示了峡口方言词汇的语言特征,并以峡口作为整个三峡乃至中国此期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由语言词汇观照其社会文化,因此,本书对语言学、民俗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资料参考价值。 目录 前 言1 上 篇 一 服饰3 (一)头衣与头饰3 (二)上衣9 (三)裤子与足衣12 小结17 二 饮食18 (一)饮品18 (二)主食27 (三)肉食37 (四)鱼类食品45 (五)蔬菜49 小结54 三 居处56 (一)房屋的整体结构类型56 (二)房屋的内部结构划分59 (三)房室中的组成部分63 小结65 四 交通67 (一)水上交通工具67 (二)陆上交通工具70 小结79 五 器物81 (一)农耕生产用器81 (二)手工加工用器88 (三)饮食炊器91 (四)纺织缝纫用具94 (五)其他用具95 小结97 六 生产99 (一)水稻的栽种与收藏99 (二)肥料的制作与施撒103 (三)其他生产活动105 小结107 七 礼仪109 (一)结婚的礼仪109 (二)生育的礼仪116 (三)做生祝寿的礼仪120 (四)丧葬的礼仪124 小结128 八 节日130 (一)过年131 (二)“元宵”及其他138 小结141 九 文娱144 (一)文字图符形式的文化事象144 (二)语言形式的文化事象147 (三)行为符号的文化娱乐形式153 小结162 十 称谓163 (一)宗亲亲属称谓163 (二)姻亲亲属称谓166 (三)亚亲与仿亲亲属称谓171 (四)非亲属性称谓174 小结180 十一 时空182 (一)空间表达182 (二)时间表达187 小结195 下 篇 十二 词汇的构成199 (一)古语保存和留用199 (二)自行设计和造作205 (三)引进通语和“外言”212 小结214 十三 复音词的结构216 (一)单纯复音词216 (二)合成复音词218 (三)附加复音词223 小结229 十四 词汇的发展231 (一)20世纪50~80年代初的词汇发展232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词汇发展239 小结246 十五 词语的表达248 (一)比拟248 (二)借代251 (三)夸张252 (四)压缩253 (五)偶对254 (六)反语256 (七)委婉257 (八)援古258 (九)直陈259 小结260 十六 构词的理据及其文化心理262 (一)词语构成的形象趋向263 (二)词语构成的吉善趋向266 (三)词语构成的尚古趋向270 (四)词语构成的功效趋向271 小结275 十七 峡口方言词的语文价值例说277 小结287 参考文献288 后 记290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