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第一本关于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的著作,力求通过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研究,注重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来探索中国教育在中国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并着重揭示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教育史分别研究中所难以体现的文化与教育的内在联系。在研究中,此书打破了就教育论教育的局限,从中国文化与教育讨论中那些尚未涉及或有待深入而且又十分重要的课题入手,探讨了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一些重要方面的关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中国教育传统与文化研究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丁钢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第一本关于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的著作,力求通过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研究,注重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来探索中国教育在中国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并着重揭示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教育史分别研究中所难以体现的文化与教育的内在联系。在研究中,此书打破了就教育论教育的局限,从中国文化与教育讨论中那些尚未涉及或有待深入而且又十分重要的课题入手,探讨了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一些重要方面的关系。 目录 再版说明·1 原版前言·1 ·第一部分 综合考察篇· 第一章 民族思维定势与传统教育模式·2 一、思维方式与教育·2 二、体用不二:本体论思维定势·3 三、“天人合一”与教育价值取向·6 四、“仁智统一”与伦理教育·11 五、“知行相即”与认知方式·16 六、“注经”与独创的统一·19 七、“内圣外王”与理想人格·23 第二章 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国知识分子·28 一、礼教和乐教·28 二、教师和文人·36 三、困境和超越·43 第三章 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与社会进步——中外教育比较中的思索·53 一、个性发展教育目的之含义·54 二、个性发展教育目的之社会根源·56 三、个性发展的目的与教育的进步·63 四、个性发展的目的对我国社会的现实意义·67 五、个性发展的目的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69 ·第二部分 交叉研究篇· 第四章 汉字文化在认知教育中的投射·74 一、语言是否是文化现象·74 二、汉字是文化的符号·75 三、六书:汉字的认知方式之一·76 四、小学:汉字的认知方式之二·80 五、经学:汉字的认知方式之三·82 第五章 文学艺术和教育·86 一、文艺与教育的定义·86 二、对文艺和教育关系的传统认识·88 三、对文艺和教育关系的反思·93 四、文学艺术和人的全面发展·96 第六章 中国宗教教育问题·100 一、宗教及其教育研究的实质与范围·101 二、社会风俗与宗教教育·103 三、佛道教育的形成与特点·107 四、儒家教育中的宗教因素·109 第七章 中国文化发展与科技教育·112 一、文化、科技的起源与科技教育的发端·112 二、农医天算与诸子百家的科技教育·113 三、科技教育制度的创立完善与文教政策的关系·110 四、科技教育是传统教育中最有活力的部分·117 五、科技教育是文化交往的重要内容·119 六、中国近代科技不发达的文化与教育的原因·120 ·第三部分 变迁求索篇· 第八章 明代的文化与教育·124 一、明代教育的三个时期·124 二、明代教育的特点·128 第九章 留学生派遣与中国教育近代化·132 一、甲午前后:留学教育的开创与意义·132 二、戊戌变法:留学日本与新教育·136 三、民国时期:留美高潮与近代教育的完成·144 第十章 近代职业技术教育和传统价值观念·153 一、洋务教育的历史作用·154 二、实业教育的冲击·158 三、职业教育:反省与制约·162 第十一章 中国教育的新生——五四文化与教育变革·169 一、文化冲突和教育改革·169 二、多元性和主动性·178 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与教育反思·182 四、新文化与新教育·190 五、余论·198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