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期当代艺术的兴起,是对艺术范畴的极大扩展,却也令越来越多的欣赏者感到迷惑、困扰,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称作艺术?在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判定一件现代艺术品的价值?本书作者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做出的颇具说服力的努力。戴维斯力图对既有的艺术本体论进行彻底的重构。
20世纪中期当代艺术的兴起,是对艺术范畴的极大扩展,却也令越来越多的欣赏者感到迷惑、困扰,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称作艺术?在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判定一件现代艺术品的价值?
大卫·戴维斯此书,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做出的颇具说服力的努力。戴维斯力图对既有的艺术本体论进行彻底的重构,对他而言,艺术不再是静态的、固定的、可在某个不断重复的欣赏情景中被框定的“物”,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动不居的、由创造性的施行体现出来的“过程”,以及这“过程”的产物和随之而来的与受众的互动。
本书从根本上为艺术构建了一个新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当代艺术的胜利才可能得到被赋予哲学合法性的确认,而其一切与当代艺术欣赏有关的问题才能够获得进行探讨的平台。
总序/001
译序/001
前言/001
第一章 导言/001
1.1 对审美经验主义的挑战/001
1.2 方法论的插叙:对于艺术本体论的“实用主义限制”/022
第二章 审美经验主义与艺术哲学/033
2.1 审美经验主义/033
2.2 反对审美经验主义的间接论证/037
2.3 反对审美经验主义的直接论证/049
2.4 从反经验主义的论证得出本体论结论/054
第三章 欣赏焦点的精细结构/063
3.1 欣赏焦点的结构/063
3.2 施行与欣赏/075
3.3 经验主义之后的本体论/092
第四章 作为施行的艺术作品:来自艺术意向的一种论证/098
4.1 概论/098
4.2 起源对作品及焦点的影响/099
4.3 艺术意向与艺术本体论/102
4.4 结论/123
第五章 起源、模态与艺术作品的身份/127
5.1 预备性的论述/127
5.2 模态之作品一相对性/130
5.3 一个可以容纳模态之作品一相对性的策略/141
5.4 附录:“模态原则”辩/149
第六章 艺术作品、行动和施行/158
6.1 “行动一类型假设”(ArH)/158
6.2 评估ATH/162
6.3 柯里及其批评/174
第七章 作为施行的艺术/181
7.1 详述施行理论/181
7.2 结构与焦点/184
7.3 探试性与艺术作品的个体化/186
7.4 施行理论中的作品一构成与模态/195
7.5 施行、行动与所作所为/206
第八章 修正主义与重临的现代主义/216
8.1 重临的修正主义/216
8.2 施行与现代艺术的挑战/230
8.3 再论伪造/244
第九章 作为艺术的施行/250
9.1 作为艺术的施行/250
9.2 被施行的作品与作品一施行/255
9.3 作品-施行与施行-作品/266
9.4 施行-作品与即兴/272
第十章 将“艺术”定义为施行,以及艺术的价值/285
10.1 一个“艺术”定义的注释/285
10.2 艺术的价值/307
10.3 结论:反对背景主义的案例/317
参考书目/322
索引/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