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研究票号史和金融史的一部重要的资料性史书,全书分上下两部。
上部共分3编11章约119万字。第一编为票号的历史沿革;第二编为票号的组织与制度等;第三编为附录,包括大事记和征引资料目录。第一编按票号发展兴衰的史实,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上部为了使问题能集中反映出来,避免因时期划分出现的分散和割裂,有几个节题收录资料的时间,有推后和移前的情况。上部各章辑录的资料,编者按其内在联系,分专题形式处理,对过去人们误认的票号及票号家数,做了考证和说明。上部所辑官府档案资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只选录了一部分以能说明问题为主,被舍弃的有关汇兑或支垫公款资料,均做了数字统计。下部共分四编15章,约65万字。第一编为日升昌票号资料;第二编为蔚泰厚票号资料;第三编为宝丰隆票号资料;第四编为其他票号资料。
本书以山西商人创办的、分布于全国主要城镇的票号(包括历史上被称为号商、银号或汇兑庄)为范围。清末沿海一些城市出现的小汇兑庄,则不在本书搜集之例。本书资料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近100年,即1823年到1921年。
增订本出版说明
增订本凡例
1990年版编辑说明
增订本下部编辑说明
上部
第一编 山西票号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 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发展(1823年前后至1861年)
第二章 山西票号的发展(上)(1862年至1893年)
第三章 山西票号的发展(下)(1862年前后至1893年)
第四章 山西票号发展的极盛与危机(上)(1894年至1911年9月)
第五章 山西票号发展的极盛与危机(下)(1894年至1911年9月)
第六章 山西票号的衰败(1911年10月至1921年)
第七章 从票号经理人传记看若干票号历史发展的特点
第二编 山西票号的组织与各项制度
第八章 山西票号的组织与制度
第九章 山西票号的汇兑制度
第十章 山西票号的存放款等业务及经营作风
第十一章 若干票号资本家及其他投资人的类型
第三编 附录
一、山西票号大事记
二、征引资料目录
下部
第一编 日升昌票号资料
第一章 道光中后期信稿(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至三十年<1850年>)
第二章 咸丰年间信稿(咸丰元年<1851年>、十年<1860年>十二月至十一年<1861年>十月)
第三章 同治年间信稿(同治十年<1871年>至十一年<1872年>)
第四章 光绪前期信稿(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十九年<1893年>)
第五章 光绪中期信稿(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二十五年<1899年>)
第六章 庚子事变前后信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
第七章 账册与统计
第二编 蔚泰厚票号资料
第八章 苏州与京师往来信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至二十五年<1845年>十二月)
第九章 苏州与京师往来信稿(成丰元年<1851年>八月至二年<1852年>四月)
第十章 蔚字五联号庚子后条规及赢利与分红
第三编 宝丰隆票号资料
第十一章 汇票信汇格式、密押及其他
第十二章 职工花名及分号职工姓名
第十三章 民国初年总号给陕西分号信(1914年8月至1916年6月)
第四编 其他票号资料
第十四章 票号家数及其他
第十五章 其他
附录:山西票号各时期开业、关闭、实存家数整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