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关上所有的照明灯,跟随微弱的亮光灵动起舞,和自己喜欢的人与音乐独自相依,那种美妙像烟花般悄然绽放,优美的音符回荡在耳边,你的心底是否会有那么一些的老歌悠然唱起呢?
欧美流行音乐如一条源远流长的河,这条悠悠的音乐之河承载了多少歌者的悲喜与挣扎,又饱含了多少听众的感动与记忆?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看看古典之外的那些动听音乐故事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典之外(欧美流行音乐大观)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吴南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想像,关上所有的照明灯,跟随微弱的亮光灵动起舞,和自己喜欢的人与音乐独自相依,那种美妙像烟花般悄然绽放,优美的音符回荡在耳边,你的心底是否会有那么一些的老歌悠然唱起呢? 欧美流行音乐如一条源远流长的河,这条悠悠的音乐之河承载了多少歌者的悲喜与挣扎,又饱含了多少听众的感动与记忆?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看看古典之外的那些动听音乐故事吧! 内容推荐 曾是电台DJ的吴南先生,在十三年的时间里,连续主持了一档介绍欧美流行音乐的节目——《风从西来》,深受听众欢迎。在这档节目中,他和听众分享了形形色色的欧美流行音乐,更确切地说,是欧美坊间流传的非古典音乐。在不断地搜集、提炼后,吴南为听众理清了每种流派独特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精确的分类和定义,其实是在无意间做了系统的研究整理工作。和学者做学问的区别是,他是带领大家在聆听中放飞心灵,接近自己的内心。在离开电台走入影视领域后,吴南写下此书,以让这些非古典的欧美音乐在电波之外流动。 目录 第一章 现代黑人音乐 一 被压迫者的文化反击——西非和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 丛林战鼓 简单但神奇 黑色也不同 二 源远流长的忧伤怨曲——布鲁斯 我穷,但我的心灵包容一切——孕育布鲁斯的人们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布鲁斯的起源 跑调的自由和自由地跑调——布鲁斯音乐的特点 独孤九剑,还是太极拳?布鲁斯也讲无招胜有招! 布鲁斯的不同种类和历史发展 三 自由奔放的生命律动——节奏布鲁斯R&B——节奏布鲁斯R&B 谁说咿咿呀呀就是R&B 我黑,所以我骄傲 四 出身卑微的高贵精灵——爵士乐 吾乃大肚能容者——爵士乐名称的传说 寻欢作乐的天堂——爵士乐的发祥地新奥尔良 离经叛道的杂乱音符——褴褛时代音乐 偶然还是故意——爵士的第一声啼哭 不按常理出牌——早期爵士乐的乐器演奏特点 处处与众不同——爵士乐特点 从未停止的脚步——爵士乐的发展和主要流派 老当益壮的魅力声音——爵士乐的现状 五 发自心底的自由向往——灵歌 人性的呼唤 梦想永远存在 六 天生反叛的地下声音——说唱乐和嘻哈文化 嘻哈四金刚——嘻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出你内心的所有感觉——嘻哈说唱的特点 第三只眼中的世界——嘻哈文化的另类流行时尚 没有被别人打败,但是敌人正是自己——嘻哈将向何处去 七 哭嚎者的情绪表达——雷鬼乐 八 惊世骇俗的原始冲动——疯客音乐 九 圣灵感召下的内心反省———圣灵乐、福音歌和当代基督教歌 圣灵乐和福音歌 当代基督教歌 听!我听到上帝的声音 第二章 现代白人音乐 一 感动人心的纯美声音——乡村音乐 乡间舞蹈的欢快乐章 小小星星亮晶晶——早期乡村歌星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卡特家的人们 大师!大师!大师! 且行且唱——乡村音乐年鉴 二 改变世界的狂野旋律——摇滚乐 游移多变的改良音乐 俺们都是穷人,但俺们都有思想——摇滚从何而来 大家一起来摇滚——早期摇滚乐歌星 承上启下的温暖阳光——来自加州的冲浪音乐 新狮心王东征——披头士与英国摇滚乐 嘈杂的声浪、火热的年代——滚石乐队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三 颠覆一切的地下声音——朋克音乐 教育(OSN)教育(名词)的教育(名词)——无法无天的朋客革命 谁来拯救摇滚和我的灵魂——美国朋克的兴起 如果朋克不掉你,我就朋克掉自己——英国的朋克骚乱 我很丑,我也不温柔——英国朋克众生谱 更高,更快,更强——比朋克还朋克的硬核音乐 四 反叛与妥协的较量——脏摇滚 第三章 舞曲 一 不在乎你,我只在乎自己——迪斯科音乐 二 不如跳舞,什么都不如跳舞——形形色色的舞曲 接过迪斯科的枪一强劲的“浩室”舞曲 危险的致命游戏——卡博拉舞 0110组成的催眠声音——电子跳舞音乐高科技舞曲和出神舞曲 嘻游记,敢问路在何方——神游舞曲 第四章 另类音乐 苦思冥想中的音乐解脱——新世纪音乐 最后一片家园——新世纪音乐概述 从平凡中寻找诗意——新世纪音乐的起源和特点 那时花开——聆听“新世纪” 附录 音乐个案名词解释 试读章节 我们现在所谓的西非和美洲—非洲民间音乐实际起源于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这些美洲最初的劳动者们带来了自己故乡的音乐——早期非洲土著音乐。这些原本属于非洲的音乐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终于在美洲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在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里,除了非洲音乐元素占很大的比例,同时也吸收融合了许多其他音乐的元素。 黑人奴隶最早到达美洲的时间是1518年,在随后的350多年中,近千万的黑奴被运到美洲。大部分黑奴集中在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少部分则留在了北美。虽然身处奴隶制的残酷压迫之下,但这些来自非洲西部和西南部的黑奴依然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音乐、舞蹈、神话、宗教仪式等。这些文化传统在美洲黑人当中代代相传——非洲民族文化最宝贵的核心就这样保留了下来。 丛林战鼓 非洲给我们以根深蒂固的炽热与蛮荒的印象。然而,这片土地却默默蕴藏着人类起源的旷古传说。最早的智人就是在这里直立行走的。虽然这片苦难深重的大陆遭受了近四个世纪的殖民掠夺,传统的音乐文化受到了严重摧残,但是它的人民并没有屈服。非洲人用特有的方式保存并发展了自己的音乐文化——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特别是北美洲音乐)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世界乐坛上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在一般的音乐概念上,非洲音乐指的就是撒哈拉沙漠南部和西南部那些源自非洲本土的传统黑人音乐。在非洲文化中,音乐以演奏者对人生的全部理解为基础,无所不在——它不仅服务于政治宗教、意识形态,而且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工作娱乐,也包括生老病死。 由于各部族之间的千差万别以及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非洲音乐也和所有多元文化一样,本身就千差万别——它是一个音乐文化集成的概念。在这块充满原始野性的大陆上回响的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绝大部分非洲音乐的特点都是——节奏复杂多变,堪称世界音乐文化的一大宝藏。 大多数非洲乐手的节奏感都非常突出,他们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天赋,常常有规律地用身体运动、拍手、跺脚和打击乐器节奏表达内心中的音乐语言。原住民的手鼓在太阳的炙烤下自然诞生了火焰般跳跃的节奏——这种节奏凝聚成非洲音乐的内核。在变幻的节奏中,每个听众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生命深处的律动与冲击。 由于非洲乐手酷爱打击乐器,鼓在非洲音乐中的地位就十分突出。非洲的鼓是王权、神权和民族的象征。在非洲,民间乐队中领鼓的鼓手必须技术高超;而且非洲鼓乐的最高水平往往通过独立的旋律式进行、明暗的音色变化以及主题节奏的衍生变奏而表现。一些复杂的鼓乐甚至形成了交响乐般的音乐语言——著名的“非洲鼓语”就可以像语言一样用来传递各种复杂的信息。 简单但神奇 除了纷繁绚丽的打击节奏外,传统非洲音乐很多都由起音强劲、互不相连的音响组成。 这种细碎的乐音,可以方便地进行修饰与变换。非洲音乐中独特的器乐演奏形式也拓宽了乐曲的表现力。很多时候,虽然乐师的乐器并不精良,但他们的独特技法却别出心裁,引人入胜,往往将听众带到神奇的听觉世界。 在音乐体裁方面,非洲音乐以圣歌、应答著称。一般都是开始于歌曲的主要乐句的一段领唱,然后再由多重对比的乐句行进来做不同声部的重复。多数非洲音乐即兴色彩浓郁,强调感觉为重。这些既无记录也无常规却带有浓郁风情的音乐,节奏、旋律和歌词常常会随领唱者的情绪而变。这种即时创作成为了所有非洲音乐的重要特征。于是,在演出中乐手经常变换节奏,随机强调音阶段落——但非洲人却称这种传统音乐中不合章法、大逆不道的“走题跑调”是艺术家的“心灵创作”。它的深远影响使得在黑人音乐文化中,自由修改歌词、节奏、风格的手法变得相当普遍。另外,非洲音乐还有口头流传的传统,很多歌曲是通过现场演唱而代代相传的。这一切使得非洲音乐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作力。 当这些传统音乐随着时代的进步重见天日时,非洲音乐最终给居于统治地位的白人音乐打上了特殊的印记,它们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艺术家,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着世界音乐的面貌! 黑色也不同 其实,传统的非洲音乐在美洲也受到各种不同音乐的影响,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在美洲各地不尽相同:海地、圭亚那、苏里南、巴西东北部巴伊亚省和非洲传统音乐的联系最紧密,保留的本色非洲音乐也最多;其次“黑色的咖啡”就要算牙买加、特立尼达、古巴等国;中美洲和南美洲一些国家的沿海地区也有不少黑人聚居,因此也有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存在。 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由于对非洲音乐元素的吸收、融合在程度上千差万别,所以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也自然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景象。 一般来说,现代美洲一非洲民问音乐受欧洲音乐的影响大于受印第安人音乐的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中美洲洪都拉斯的黑人就深受周围印第安人音乐的影响,他们的音乐体现了很强的印第安文化特征。无论如何,文化的融合才是美洲一非洲音乐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正如传统非洲音乐一样,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也具有相当强的社会属性,它们与宗教祭祀,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同时,由于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以非专业性的创作表演为主,这种音乐又有了很强的自娱性。演员们在舞台上演奏这种音乐时,经常忘乎所以,如痴如醉,手舞足蹈,旁若无人,好像已经进入了另一种精神状态,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就让我们的音乐之旅,从这里开始吧——正是在这些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的影响下,才有了现今欧美乐坛的千万朵音乐的奇花异葩!P2-4 序言 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机会写点儿东西,算是对那段美丽岁月的纪念。然而每次下决心动笔,却总是不了了之。无论如何,对音乐爱恋的火焰久久不能平息。 知道自己是不可以称做所谓的“音乐人”的,但在那已经过去的三十几个斗转星移的岁月里,也算有十三个春秋是和音乐一起度过的。那段日子,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守在录音组密不透风的小屋里,独自放着那些自己喜欢的歌。 这么多年,介绍了许多欧美流行音乐,慢慢觉得这些音乐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似乎没人知道它的源头从哪儿开始,更没人知道它的尽头将是在何方。这条悠悠的音乐之河承载了多少歌者的悲喜与挣扎,又饱含了多少听众的感动和记忆。 初到电台其实是个偶然。1989年,广播电台开办了调频立体声广播。那个年代,立体声的收音机并不普及。刚好我有一台进口的收录放随身听,样子很可爱:粉色的机身上两只黑色的喇叭,背面还有个蓝色的小叮当图案(只是那时候大家都叫他机器猫,央视的刘纯燕也正是那个时侯开始影响了一代人)。虽然这架简陋的随身听和后来自己拥有的重型放音装备无法相比,但在当时,它的存在却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正是它,让我走进欧美音乐的奇幻空间! 一天中午,做完了当日的功课,我慵懒地打开收音机,听到主持人在播放一首麦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歌曲,但是介绍的背景资料却有些许出入。也不知为什么,当时就给导播打了个电话,正是这个电话让我成为了一名电台的工作人员——先是担任业余主持人,毕业后,成了专职的音响师,而且一干就是十三个春秋。 现在想想,自己大概属于很另类的那种人——虽然职务是音响师,却从一开始就负责欧美音乐节目——《风从西来》。想必是英文还过得去,再加上大家的关心爱护,这个误打误撞的节目也一路摸爬滚打地播了下来。 另一个可以称得上另类的原因就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了——我最爱的音乐是最原始的中国民歌——当然,我说的不是现在这些兑水的“民歌”,而是至今依然萦绕在中华大地上的古老的旋律。我也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想法:希望可以从世界音乐的宝库中吸取些营养,再把它融合到中文歌曲中来。 多年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在这个充满浮躁、急功近利的商业歌坛中,这样的声音毕竟太弱了(这也是我从此不听那些自诩潮流的中文流行音乐的原因)。 于是,十三个春秋就在收集整理欧美音乐中匆匆度过,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深有感触,记忆中的沉淀也有很多很多…… 应该是少年轻狂,我的节目中从来没有过播出用的串词台本,每天一小时的直播就是自己硬留给自己的挑战。不过,我也有着自己的法宝——或许这也正是我和其他主持人最大的不同——我从来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和听众一起听歌的人,唯一的区别就是我离唱机更近一些! 真心必有回报,我赢来的是听众的爱护与支持。正是那些爱护和支持与我一起撑起了的那档欧美音乐节目——《风从西来》。 在节目运作中,由于能够不断接触到欧美乐坛的各类音乐,我也一同和听众们分享着那些美妙的时光!真心感谢我的听众们,在十三个岁月里,他们一直爱护着、鼓励着、支持着我和《风从西来》。拥有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和难忘的瞬间,彼此的关爱让我们珍藏了美好的记忆! 记得每次节目开始的时候,我就会关上所有的照明灯。黑暗的播音间里,唯一的亮光就是音响器材上跳动的电平指示。当这些微弱的亮光灵动起舞的时候,也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我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与音乐独自相依。 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主持了,但每当看到有人收听广播,记忆还会像烟花般悄然绽放,优美的音符回荡在我耳边,而心底也会有那么多的老歌悠然唱起! 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可以实现了,这本书的出版不但是我的希望,也凝聚了多年来听众朋友们的无限关爱!虽然谈不上报答,但至少是我一份小小的礼物。 为了曾经的岁月和岁月里流动的歌!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和当年一样,亲爱的朋友,就请你随我一起进入这美妙的音乐世界吧! 欧美音乐的冲击——缘来是你 很多朋友喜欢欧美流行音乐,但这些音乐的精灵却不是像孙悟空那样从石缝中凭空而来——欧美流行音乐虽然有着众多纷繁复杂的类别,但每种流派却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只是有的脉络清晰,有的荒芜杂陈。这些迥然不同的音乐,有些是从古老的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的传统声音;也有些是短时间内颠覆了人们的音乐理念而横空出世的现代节奏。 不少人都会按照自己的好恶,厚此薄彼。甚至总有少数的狂热分子,为自己喜欢的音乐相互PK Player's Kill——玩家之间相互攻击),惹得本是一体的乐坛硝烟四起。其实,音乐本身是极其个性化的东西,只要旋律与意境能够引起共鸣,那就是好的音乐。听自己的歌,让别人说去吧!——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欣赏音乐。 无论如何,音乐最大的诱惑是一份源自心灵的放松,听音乐时想太多反而会忽略了最单纯的音乐本质。只有怀着简单的心情,才能从容地欣赏感动人心的音乐。如果音乐也是一种生命的历练,那就让我们尽可能用客观的目光去触摸音乐,放弃所有刻薄的言语,回到最初的宽容当中。 现在的欧美乐坛绝对是音乐大融合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使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迅速传播。各种传统的、前卫的、真实的、虚幻的,乡土的、国际的音乐种类不断粉墨登场。从纽约到伦敦,从东京到莫斯科,流行音乐跨越了屏障,唱响在地球上每个角落。它不仅影响着亿万人的日常生活,而且也介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今社会,任何地点、壬何时间都能够听到音乐的声音! 面对欧美音乐那些数不胜数的听觉大餐,如果我们了解这些音乐的发展演变,不仅能更好地欣赏这些美妙的声音,而且还可以了解音乐背后的更多内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现代欧美音乐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融合,在文化层面的表现也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否则,哪天有人提议去B-Boy的聚会上High一下(见附录),就一定会让你摸不着头脑。 狂潮涌动——流行随科技崛起 为什么流行音乐能够如此迅猛地发展,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7我们从源头上寻找答案吧! 19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形成了人口密集的都市,也养育出通俗的音乐欣赏情调。露天音乐会,舞厅、音乐酒吧随处可见,快餐般的歌舞表演大受欢迎。那些旋律简单、人人能唱的歌曲,常常在一夜之间流行全城。直到现在,流行音乐的受众仍然在快节奏的忙碌生活中找寻着感官刺激。 1877年,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在一个锡片卷成的圆桶上记录了声音,他将这个小发明称为”留声机”。正是这个当初他玩笑式的偶然的发明最终导致了音乐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14年后,德国移民艾米尔·伯利纳制造出了第一张唱片,从此,音乐作品便可以直接投放到市场。1892年,“可口可乐”由治疗头疼脑热的药剂变成了时尚饮料,标志着疯狂享乐时代的开始,流行音乐也在这时成了城市人的精神食粮。 在这之后,无线电的出现,让一代代的孩子们泡在流行歌曲里长大成人。与古典音乐不同,流行音乐并没有绝对的评判尺度,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流行音乐的听众、鉴赏家和评论家,如果高兴甚至还可以是音乐家——只要你有足够的胆量表现自己。麦克风、音箱、电吉他,以及各种新奇的发明也给了任何敢于登台“现演”的家伙们无限勇气——反正没有动人的歌喉也能用另类的歌声打动听众。 音乐的工业化生产,使流行音乐完全和其他商品一样,被批量生产——投放市场——赚取利润。仅在北美,流行音乐年产值就达60多亿美元。美国就有1200多家唱片公司,年均生产7亿多张唱片和盒带。差不多每周就有1000多首新歌和1000多种新唱片问世。音乐的竞争不再仅仅是艺术的竞争,也成为销售的竞争。流行音乐的发展开始变得富丽堂皇,珠光宝气,深深打上了金钱的烙印。也许,这就是音乐和钱以及麦当劳为什么都以字母“M”开头了! 和那些从内容到实质都和垃圾没有太大区别的快餐食品一样,流行音乐虽然并不能@nYr众提供什么独特、新鲜的体验,却总能深深唤起人们r8心中饥渴的欲望。在徐缓忧伤的低吟浅唱里,在震耳欲聋的狂呼乱叫中,听众被这些音乐营造的氛围所征服。因为流行艺术家本身就缺乏理性,所以这些音乐也不需要什么理性的理解。流行音乐单纯折射出实实在在的心理需求,也确实能暂时减缓严峻的现实生活带给人们的巨大精神压力。 在时间轴上溯本求源才能对一个事物的发展做出最好的说明,就让我们从头说起吧。不过欧美流行音乐的门类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还是分门别类地逐个讲来好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