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形象是否有一个基本面?几乎从鲁迅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诞生起,鲁迅形象就这样或那样地被阐释。
本书作者没有采取全面描述“重构”的做法,而只是选择一些具有历史意义与代表性的重大事件作为切入点,进行细致解读,辐射其他方面,从而巧妙地呈现出重构的历史。尤其,论著呈现出一种较为独特的叙述风格、精神气质:回到鲁迅本体,回到阐释文本,回到研究者的感受力,回到边缘的批评立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三味学术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徐妍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形象是否有一个基本面?几乎从鲁迅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诞生起,鲁迅形象就这样或那样地被阐释。 本书作者没有采取全面描述“重构”的做法,而只是选择一些具有历史意义与代表性的重大事件作为切入点,进行细致解读,辐射其他方面,从而巧妙地呈现出重构的历史。尤其,论著呈现出一种较为独特的叙述风格、精神气质:回到鲁迅本体,回到阐释文本,回到研究者的感受力,回到边缘的批评立场。 目录 序言 绪论 上篇 集体性鲁迅 第一章 两个“凡是”的双重标准:再解读茅盾对“神化鲁迅”的质疑——以茅盾的《答(鲁迅研究年刊)记者的访问》为中心 第二章 鲁迅诞辰100周年背后话语的认同与裂隙 第一节 以仪式的形式悬搁记忆 第二节 周扬的报告:由“代言”到错位 第三节 1981年的中国知识群体:战栗的启蒙者之梦 第三章 精神文化视角下的鲁迅:主体性回返的恒与变 第一节 重审《杂文报》《青海湖》风波:主体意识的纷纭投影 第二节 转型的“镜子”:“实践性主体”的文化想象 第三节 转折的“探寻”:“精神性主体”的自我隐喻 下篇 个体性鲁迅 第四章 个体生命的复杂性探索 第一节 鲁迅诞辰110周年:梦幻期的终结与分化 第二节 现代知识者鲁迅与悖论的“自我”——以汪晖的“概念清理”为中心 第五章 个体生命的多样性读解 第一节 神圣与世俗:两种理想主义的对峙 第二节 退居书斋的学人思路:“学者”鲁迅被重构的逻辑与悖论 第三节 叙述学和细读的升温与冷却:形式本体鲁迅的探索 第六章 反思、理解与对话:“后启蒙”知识分子鲁迅重构的演变 第一节 从“被同化”到反思:“精神性主体”的深化 第二节 从想象到理解:“实践性主体”的低调转换 第三节 从反思到体悟:张梦阳对鲁迅“人学”思想的阐释言路 第四节 从独白到对话:“后启蒙”年轻知识分子对鲁迅原质的解读——以孙郁的鲁迅重构为个案 第七章 世纪之交越界的解构和重建学理新秩序 第一节 《收获》风波:新意识形态下的解构行动 第二节 鲁迅诞辰120周年:新意识形态下的低调整合 第三节 鲁迅研究的学理思路与鲁迅学的建构——以2004年“鲁迅研究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中心 第四节 跨文化视阈下对“东亚鲁迅”的阐释——以2006年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中心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