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的分析)/博雅华人本土心理学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杨国枢//陆洛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下载 暂无下载
介绍
编辑推荐

本书所收录了11篇关于“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分析”的正式论文,除了杨中芳与孙蓓如两位教授的四篇之外,其余七篇所报导的研究成果,皆是为了验证华人自我四元论所获得。书中的论说内容涵盖了华人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范围,提供了有关华人自我的多方面知识。作为解析华人自我的第一本文集,作者希望它能有效呈现过去17年来有关自我的本土化研究成果,以使读者适当了解本土化的华人自我研究所探讨的课题、所采用的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以及所创发的概念与理论。也希望对华人自我有研究兴趣的读者,能参考我们以往的经验,在自己的研究中从事更好的实证分析,发展更好的理论系统。

内容推荐

在两岸三地的当代华人社会中,人文学者率先开始讨论自我的课题,但社会科学对自我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心理学对自我的探讨更是走过了从移植西方理论到开创本土化研究的曲折过程。不同于西方文化,华人的价值体系并不强调个人去控制环境、表现自我,或实践潜能,而强调人境融合、自我克制及顾全大局,因此,“自我”的研究必须回归到文化的脉络之中,始能发掘对理解华人的自我有意义、有启示的研究旨趣。本书为解析华人自我的第一本心理学文集,所收录的十一篇论文中,三篇从事华人自我的回顾性与概念性分析,四篇厘清华人自我的类别与成分,四篇探讨华人对其自我的综合与分项评价。由此观之,本书的论说内容涵盖了华人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范围,提供了有关华人自我的多方面知识。我们希望它能有效呈现过去十七年来有关自我的本土化研究成果,以使读者适当了解本土化的华人自我研究所探讨的课题、所采用的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以及所创发的概念与理论。我们也希望对华人自我有研究兴趣的读者,能参考我们以往的经验,在自己的研究中从事更好的实证分析,发展更好的理论系统。

目录

绪论 从自我心理学的研究中找回自我陆洛

第一篇 华人自我研究的反思与理论建构

第一章 回顾港台“自我”研究:反省与展望/杨中芳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自我”作为“知觉对象”的研究

 第三节 “自我”作为一个“行动主宰者”

 第四节 对“自我”研究的反省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杨中芳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对“自己”的构想

 第三节 社会教化

 第四节 中国人“自己”的特色

 第五节 中国人“自己”研究应该努力的重点及方向

 第六节 结语

第三章 华人自我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观点/杨国枢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华人自我四元论的建构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检验

 第四节 综合讨论

第二篇 华人自我的多元展现与统合人我关系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现身

第四章 人我关系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现身/陆洛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第五节 暂时的结语:“折衷自我”的现身

第五章 当代华人的传统与现代双文化自我:其现身、组成与变迁/陆洛、杨国枢

 第一节 传统华人自我的概念内涵

 第二节 西方自我的概念内涵

 第三节 华人双文化自我的现身

 第四节 华人双文化自我的组成成分

 第五节 华人双文化自我的变迁

 第六节 有关华人双文化自我的实证证据

 第七节 关于双文化自我后续研究的建议

第六章 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观:概念分析与实证初探/陆洛、杨国枢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何谓自我实现——观念分析

 第三节 台湾大学生的自我实现观——实证初探

 第四节 暂时的结语:自我实现的多元可能

 第五节 回首来时路:理论与方法的反思

第七章 社会取向自我实现者与个人取向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概念分析与实证衡鉴/杨国枢、陆洛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三篇 华人的自我评价与自尊

第八章 华人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肯定历程/孙蓓如、王崇信

 第一节 自我肯定历程

 第二节 相依我与自我肯定历程

 第三节 华人的自我肯定历程

 第四节 实验一

 第五节 实验二

 第六节 综合讨论

第九章 华人的内隐自尊/余思贤、孙蓓如

 第一节 正向自尊的需求

 第二节 内隐自尊的兴起

 第三节 实验一

 第四节 实验二

 第五节 综合讨论与建议

第十章 华人多元自尊的概念分析与量表建构:本土化观点/翁嘉英、杨国枢、许燕

 第一节 个人主义自尊与集体主义自尊

 第二节 华人自尊的概念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

 第五节 综合讨论

第十一章 华人特质自尊与状态自尊的关系: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观点/潘君凤、杨国枢、许功余

 第一节 自尊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综合讨论与检讨

结语 未来华人自我研究的瞻望陆洛

附录

 附录一 华人多元自尊量表之做法说明

 附录二 多向度自我满意度评量表

 附录三 同侪提名排名问卷

 附录四 负面情绪评量表

 附录五 华人整体特质自尊量表

 附录六 华人多元特质自尊量表

 附录七 华人状态自尊之模拟故事问卷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随便看
Copyright © 2004-2023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