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嘉图,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里嘉图难题,即使里嘉图学派失败的两个问题。一是价值规律与劳动在同资本交换的时候得到的价值总是小于它创造的价值的矛盾,一是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里嘉图因为没有解决这两个问题而陷入自我矛盾,遭到失败。
对于里嘉图难题,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提出了一个解决。《里嘉图难题的再解决》指出,马克思对里嘉图难题的解决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并进行了再解决。
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里嘉图难题,即使里嘉图学派失败的两个问题。一是价值规律与劳动在同资本交换的时候得到的价值总是小于它创造的价值的矛盾,一是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前者我们称为里嘉图第一难题,后者我们称为里嘉图第二难题。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关系剩余价值问题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关系劳动价值论正确与否的问题。里嘉图因为没有解决这两个问题而陷入自我矛盾,遭到失败。对于里嘉图难题,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一直认为马克思解决了里嘉图难题。本书认为,马克思对里嘉图难题的解决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并进行了再解决。相信本书提出的等价交换条件性、商品生产代理性等观点对于活跃我们的理论思维、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叉市场经济的建设也会有重要启示。
里嘉图难题的解决与再解决——《里嘉图难题的再解决》评介
序言 为什么提出里嘉图难题的再解决
一 使里嘉图学派失败的两个问题
二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解决了里嘉图难题
三 为什么提出里嘉图难题的再解决
四 笔者重新研究与解决里嘉图难题的经过
五 关于科学研究的两个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解决了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吗?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形成理论的问题
三 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能够使各部门资本家都得到平均利润吗?
四 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与商品向按价值交换转化
五 评丰·伯特基维奇对马克思生产价格的“纠正”
六 一点补充
七 结论
第二章 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总是按价值交换吗?
一 商品生产者生产资料占用率相同条件下,商品按价值交换的情形
二 商品生产者生产资料占用率不同条件下,商品按价值交换的情形
三 在商品生产者生产资料占用率不同条件下,商品不能按价值交换
四 简单生产价格的形成、构成及商品按简单生产价格交换的结果
五 简单生产价格理论的问题
六 商品按简单生产价格交换与向按价值交换转化
七 结论
第三章 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的再解决
一 任务与方法
二 商品生产的再认识
三 商品交换的再认识
第四章 商品生产与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再认识
一 一般商品生产与个别商品生产
二 以社会生产条件为标准划分的个别商品生产和个别商品生产者
三 以社会各生产部门比例关系为标准划分的个别商品生产和个别商品生产者
四 以消费对象为标准划分的个别商品生产和个别商品生产者
第五章 使里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一个问题的补充解决
一 恩格斯认为,使里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解决价值规律与劳动同资本的交换是多量劳动与少量劳动交换的矛盾
二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已经解决了使里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一个问题
三 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使里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一个问题
四 使里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一个问题,不仅包含价值规律与劳动同资本的交换是多量劳动与少量劳动交换的矛盾
五 使里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一个问题的笔者的补充解决
第六章 与里嘉图难题再解决相关的原来经济学存在的其他几个问题及解决
一 价值是商品生产者所有一般本体劳动凝结——价值实体的进一步研究
二 价值再生产与使用价值效用价值——价值性质的一个被疏失的问题
三 关于价值量决定的问题——与苏、谷、柳、何先生商榷
四 后黄金货币与商品、货币性质的进一步认识
五 两大部类的互相依存关系与两大部类的商品交换关系
结束语 中国经济学人应当对经济学理论发展作出自己的创造性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