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在中国外交中具有重要和独特的地位,中阿关系走过了50年的历程。21世纪以来,中阿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方位深入合作的新阶段。因此,研究阿拉伯世界、了解阿拉伯国家的国情,特别是探讨当代中阿关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发展中阿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书是2006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当代中阿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共收入论文27篇,内容涉及到了中阿外交关系、中阿经贸关系、中阿文化关系、中阿语言对比研究、中阿文学对比研究、中阿社会对比研究等广泛的议题。这些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社会文化篇、政治经济篇和语言文学篇。第一部分主要涉及中阿社会文化问题,在这一部分既探讨了21世纪中阿文化交流和合作、阿拉伯国有的基本形态及主流价值观、伊斯兰教的报应理论与中国文化的某些相通性、中阿两种文化对“人”的认识,又讨论了媒体对中阿关系的作用。第二部分主要涉及中阿政治经贸关系,此部分既探究新时期中阿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中东政策的演变、当代中阿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代中阿关系的全球意义,又论述了中阿合作的优势互补、伊拉克的形势发展及对我国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涉及中阿语言文学问题,在这一部分,不仅探讨了阿拉伯语语义引申和演变中的文化因素、研究语言的运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而且还探讨了阿拉伯语序和阿汉语义范畴的对比,以及从语义场理论看阿汉词汇“语义场”的关系。
社会文化篇
21世纪中阿文化交流和合作
阿拉伯国家的基本社会形态及主流价值观
从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聚焦中国>节目看中阿关系的现状及媒体的作用
苍蝇蚊子从西方的窗口扑向中国的媒体——对阿拉伯一中国关系的错误宣传
伊斯兰教的报应理论与中国文化的某些相通性
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和伊斯兰教“信前定”——论中阿两种文化对“人”的认识
政治经济篇
新时期中阿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中东政策的演变
发展中阿关系的指导性文件——胡锦涛主席在沙特协商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当代中阿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中阿关系的全球意义
中阿合作优势互补
交往活跃内涵丰富——关于中阿政党关系
伊拉克的形势发展及对我国的影响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中沙经贸合作
中国与沙特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中东石油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中沙石油合作探析
浅析当今中国与埃及的经贸发展
语言文学篇
论阿拉伯语语义引申和演变中的文化因素
阿拉伯语句子语序探析
阿汉语义范畴对比问题举隅
从语义场理论看阿汉词汇“语义场”
“家”中的青年与文化烙印——“激流三部曲”与“宫间街三部曲”男性青年形象之对比
鲁迅与哈纳·米纳
安塔拉与当代阿拉伯读者期待视野的契合
论阿拔斯时期阿拉伯诗评家的创作论
浅谈基础教学如何加强对语言习得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