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特稿是劳思光先生的《论非绝对主义的新基础主义》一文,是先生近年来少有的长文,是对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潮流的一个回顾、总结、回应与救治,是“面对当的长文,是对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潮流的一个回顾、总结、回应与救治,是“面对当代哲学及文化的危机,为哲学思维寻觅出路”。本辑的另一篇特稿是来自于美国著名教授ThomasA.Metzger(墨子刻)与劳思光先生商榷的文章。生商榷的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3辑经典诠释之定向)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刘笑敢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辑特稿是劳思光先生的《论非绝对主义的新基础主义》一文,是先生近年来少有的长文,是对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潮流的一个回顾、总结、回应与救治,是“面对当的长文,是对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潮流的一个回顾、总结、回应与救治,是“面对当代哲学及文化的危机,为哲学思维寻觅出路”。本辑的另一篇特稿是来自于美国著名教授ThomasA.Metzger(墨子刻)与劳思光先生商榷的文章。生商榷的文章。 目录 特稿 论非绝对主义的新基础主义(上) Limited Distrust of Reason as a Prerequisite of Cultural Convergence:Weighing Professor Lao Sze-kwang's Concept of the Divergence between“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Tradition”and“Modern Culture” (以“对信任理性的保留”为中西文化会通的先决条件:论劳思光教授关于“儒学”与“现代文化”分歧的看法) 专论 “朱熹对四书与易经的诠释”重探 朱熹是怎样注释四书的?——从方法的角度看 挣扎游走于两种定向之间——以朱熹《论语集注》为例 从性善论到泛性善论 从《论语》《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章》论朱熹的诠释学 《中庸章句》的诠释思想及其方法论 即分殊以见理一——朱子哲学理一分殊论之伦理实践的意涵 朱子性理学与韩儒丁时翰的四端七情论(上) Trans-cultural Reading:Zhu Xi's Classical Exegesis and Hermeneufic Ultimacy(跨文化的阅读:朱熹的经典注解与诠释的终极性) 观潮屿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献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与贡献 学思录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学科方法论——访杜维明教授 新叶林 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之事?——朱子对小学与大学关系的诠释 朱子对“知言养气说”的诠释:方法与睿见 会议录 “道家经典的诠释——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回音谷 What Does“Qi WU lun”Mean?一A Thought Prompted by Vincent Shen's Ardcle(“齐物论”当作何解?——由沈清松论文引发的思考) 短评荟萃 编后语 提高经典诠释中的定向意识 友刊目录 DAO:AJOIJRNAL OF COMPARAlflVE PHILOSOPHY 《思想史研究》 稿约 《中国哲学与文化》稿约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