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记载的大多是历史人物的传奇逸事;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故事中充满着智慧、哲理、伦理和道德,蕴含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留一点时间给读书,多一点空闲给思考。从名著中吸取知识和智慧,在读书中感悟人生、成长成才。
《中外历史故事》系丛书系列之一。由于历史故事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我们不能将全部的故事收录其中,只能根据广大青少年的阅读理解能力,精心选编59篇中外历史故事。选文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个历史故事,力图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给广大读者。从而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学习热情,促进青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长。
导语
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吧:班上平时默默无闻的某某同学在一次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羡慕的小明星。这种现象就可以用“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来概括。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成语的出处吧。一鸣惊人
公元前613年,楚穆王突然得暴病而亡。他的儿子即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三年以来,整天喝酒、打猎、寻欢作乐,不问政事。他还在宫门口挂上块大牌子,上面写着:谁敢劝谏,立即砍头!
有一天,大夫伍举来见楚庄王,说:“有人给我出了一道谜语,我怎么也猜不着,特地来向您请教。楚国京城,有只大鸟,五彩缤纷,整整三年,不飞不叫,满朝文武,莫名其妙。您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伍举用鸟来比喻楚庄王,进行委婉地劝谏,可见他的聪明。楚庄王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说:“我猜到了。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看吧。”
又过了几个月,楚庄王还和以前一样喝酒、打猎、欣赏歌舞。大夫苏从忍耐不住了,去见楚庄王。他一进宫门,就大哭起来,楚庄王问:“有什么伤心事啊?”苏从冒着杀头危险,直接对他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只知寻欢作乐,时间长了国家可怎么办?”楚庄王听罢勃然大怒,抽出宝剑指着苏从心窝,苏从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地说:“楚国政事已不可收拾,我也不愿活了!请大王赐我一死!”说完,怒目而视,正气凛然。楚庄王突然站起来,激动地说:“大夫的话全是忠言,我听你的就是。”随后,把乐队和舞女都解散了,决心要干一番事业。
楚庄王先进行政治改革,起用人才,伍举、苏从都被他委以重任。
楚庄王一面改革政治,一面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出兵灭了庸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到了第八年,又打败了戎族。楚国的势力和声威大大振作起来。
周定王九年,楚庄王趁陈国内乱的机会,派兵降服了陈国。第二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去攻打郑国。郑是晋国的保护国,晋国当然不答应。这一年的夏天,晋景公任命荀林父为大将,率领六百辆兵车,去援救郑国。
楚晋两国军队在今河南省郑州东打起来。楚军一鼓作气,最终击败了晋军。
这一战,使拥有六百辆兵车的晋国大军,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军覆灭,三年不鸣的楚庄王终于一鸣惊人,他继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之后,当上了第四位诸侯国的霸主。
启示
俗语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用这句话比喻楚庄王真的很合适。不管你以前做过什么,只要现在知道悔改,就有希望。
做人就要这样,不管是做错了事还是说错了话,都不要紧。只要我们勇于承认,并真心真意地改正,就一定能得到大家的帮助,从而成就一番作为。
快乐互动
楚庄王是怎样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请将苏从冒死进谏的场面详细描写一下。如果你是苏从,你会如何劝谏楚庄王呢?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