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十六计智谋应用(修订版)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崔文良//武红姝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原是一部兵书,所涉及的内容仅局限于古代战争的领域。本着古为今用、兵为民用的原则,力图把它作为边缘性交叉学科,视之为综合性的智谋,在反映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本书试图将三十六计看做综合性的智谋,在反映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努力赋予三十六计以新的时代特征。

内容推荐

《三十六计》原是一部兵书,所涉及的内容仅局限于古代战争的领域。如果我们今天仍把三十六计视为单纯的军事谋略,那就显得很不够了。我们今天研究三十六计应当遵循这样两个原则,即古为今用、兵为民用。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出现一批包容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智囊团”、“思想库”,例如美国的兰德公司、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不难看出,智谋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边缘性交叉学科。只有拓展三十六计的范围和内容,才能赶上国际智谋学的发展步伐,使三十六计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本书试图将三十六计看做综合性的智谋,在反映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努力赋予三十六计以新的时代特征。

目录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1.1 孙膑减灶惑庞涓

1.2 望梅止渴

1.3 檀道济唱筹量沙袭魏军

1.4 胡宗南兵败青化砭

1.5 特洛伊木马

1.6 小碓命袭杀熊曾建

1.7 易卜生机智保文件

1.8 珠宝商制造假新闻

 第二计围魏救赵

2.1 诸葛亮巧计退曹兵

2.2 王守仁计解安庆之围

2.3 千里跃进大别山

2.4 拿破仑被迫退位

2.5 史巴兹迫使德机保护本土

 第三计借刀杀人

3.1 晏子二桃杀三士

3.2 刘备一言斩吕布

3.3 窦婴借机诛晁错

3.4 刘秀巧除心头之患

3.5 宋太祖智杀敌臣灭南唐

3.6 张居正狡计夺权

3.7 罗荣桓妙计除奸

3.8 “古巴旅”是钝刀

 第四计以逸待劳

4.1 曹刿进兵待三鼓

4.2 周亚夫逸兵平叛贼

4.3 王霸不战胜强敌

4.4 李文忠劳敌之术

4.5 毛泽东的“蘑菇”战术

4.6 丰臣秀吉攻城不动刀枪

 第五计趁火打劫

5.1 曹操乘乱除二袁

5.2 多尔衮入主中原

5.3 低价买进摩托车厂

5.4 雅各巧夺长子权

5.5 摩根财团要挟美国政府

5.6 克格勃火中窃密

5.7 3只老鼠值10万元

 第六计声东击西

6.1 曹操智解白马之围

6.2 盗贼巧计出监牢

6.3 清风山好汉戏秦明

6.4 四渡赤水出奇兵

6.5 邓小平巧施“葫芦计”

6.6 美军突袭格林纳达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7.1 骊姬下毒陷害申生

7.2 东方朔施计受宠幸

7.3 宋太祖杯酒收钱财

7.4 秦桧设计害岳飞

7.5 赤脚医生穿鞋

7.6 神秘的蒙面姑娘

7.7 彼得大帝假书退敌

 第八计暗度陈仓

8.1 吕蒙装病瞒关羽

8.2 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汉

8.3 狄青欢宴候捷报

8.4 陈毅活捉李仙洲

8.5 斯蒂芬森与“玻尔出逃”计划

8.6 盟军登陆诺曼底

8.7 基辛格秘密访华

8.8 兄弟商人演“双簧”

 第九计隔岸观火

9.1 陈轸说服秦惠王

9.2 孙膑救韩缓一步

9.3 曹操隔岸观火除二袁

9.4 中日战争的“渔翁”

9.6 英迪拉的登龙术

9.6 隔岸观火断送中东和平

 第十计笑里藏刀

10.1 郑武公联姻灭胡

10.2 李林甫口蜜腹剑

10.3 成吉思汗识破诡计

10.4 弱女除大盗

10.5 犹大之吻

10.6 谈判之前摆下“鸿门宴”

10.7 全球电脑受“我爱你”袭击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11.1 完子舍身保齐国

11.2 孙膑的赛马秘诀

11.3 曹操借头稳军心

11.4 营救赵氏孤儿

11.5 山鲁佐德使国王回心转意

11.6 丘吉尔忍痛割爱考文垂

11.7 克里斯蒂智斗强盗

11.8 苏联红军第聂伯河大捷

11.9 燕子向房客道歉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12.1 弦高献牛退秦军

12.2 诸葛恪添字得驴

12.3 郑和下西洋

12.4 9名解放军俘虏350个敌人

12.5 奥蒙德公爵的意外收获

12.6 里根卖画赚名声

12.7 总统女儿被吻风波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13.1 商臣故作无礼探真情

13.2 徐庶以马试刘备

13.3 李世民查案

13.4 刘宰智断窃钗案

13.5 量地皮侄子逼婶母

13.6 卢汉智救共产党

13.7 印度老妪一言擒贼

13.8 拿破仑开枪逼救落水士兵

13.9 法国队成就足球“黑马”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14.1 小题大作以示仁德

14.2 牧童登基做楚王

14.3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14.4 埋石人韩刘举义旗

14.5 梁启超自愿当“枪手”

14.6 假沙皇夺取王位

14.7 不愿露面的英国皇家飞行员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15.1 公子光刺杀吴王僚

15.2 韩世忠征讨刘忠

15.3 贾秀才助友赎屋

15.4 毛泽东率领“中路军”转战南北

15.5 范德比失去“聚宝盆”

15.6 “红衫军”解放西西里

15.7 玻利瓦尔假书欺敌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16.1 王莽立女为后的圈套

16.2 苏无名以智捕盗

16.3 包拯杀牛破案

16.4 英国一网打尽德国间谍

16.5 饭店悬赏“金毛鼠”

16.6 “万事发”香烟的经营谋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17.1 安陵缠许诺陪葬楚共王

17.2 用一条马尾换一匹马

17.3 曹翰施计回京城

17.4 打碎了的茅台酒

17.5 中关村地下埋百亿

17.6 不战而屈人之兵

17.7 拿破仑身先士卒击奥军

17.8 小铜牌为汉斯招来大批主顾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18.1 刘秀昆阳胜王莽

18.2 张巡大胜尹子奇

18.3 解元保卫承州

18.4 瓦刺人生擒明英宗

18.5 张燮林打败日本乒乓国手

18.6 泰王智斩缅甸王储

18.7 拿破仑教训顽童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19.1 齐景公逼走孔夫子

19.2 施小计小偷退齐军

19.3 勾践蒸粟还粮

19.4 刘铸撒豆胜敌

19.5 小阿姆斯特朗无罪获释

19.6 英国破坏德国的征兵计划

19.7 麦克阿瑟的惯用计谋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20.1 诸葛亮草船借箭

20.2 张守跬平定契丹

20.3 武田信义巧用“鸭兵”

20.4 朝鲜开化派铲除政敌

20.5 隆美尔的疑兵计

20.6 克格勃导演的一场车祸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21.1 毛驴充当巡逻兵

21.2 毕再遇悬羊击鼓

21.3 王守仁遗诗避祸

21.4 刘少奇巧使空棺计

21.5 斯巴达克化险为夷

21.6 大雀命逼死王兄

21.7 贝·布托免遭拘捕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22.1 黄巢回师长安城

22.2 俞大猷围歼倭寇

22.3 雅克萨围困战

22.4 红军活捉张辉瓒

22.5 辽沈战役的一着妙棋

22.6 朱可夫关紧“大门”

22.7 多数服从少数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23.1 范睢献策

23.2 古耕虞做猪鬃生意

23.3 包玉刚智取九龙仓

23.4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23.5 拿破仑拉拢俄国

23.6 礼萨·巴列维驱走外国势力

23.7 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

23.8 美国通用与日本丰田联营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24.1 先救后伐灭燕国

24.2 林则徐祈雨

24.3 贺龙智斗英国领事

24.4 痴情小姐“借道”追“酷男”

24.5 沙俄蹂躏波兰

24.6 假借道苏军真意侵捷克

24.7 聪明的抢劫犯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25.1 洞房中的盗贼

25.2 四皇子改字篡位

25.3 袁子才撮合婚缘

25.4 方志敏化装擒豪绅

25.5 俄舰易帜胜土军

25.6 伯爵放弃“初夜权”

25.7 假蒙哥马利立大功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26.1 东方朔计救奶妈

26.2 苏轼婉言拒“后门”

26.3 贤妻劝夫

26.4 阿丑演戏谏宪宗

26.5 民妇裸体激将

26.6 乡村商人以智取胜

26.7 罗斯福决定制造原子弹

26.8 赫鲁晓夫影射尼克松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27.1 楚庄王宽宏大量

27.2 孙膑装疯脱身

27.3 陈桥兵变

27.4 唐伯虎幸免于难

27.5 海瑞智惩胡衙内

27.6 拿破仑答非所问

27.7 狄更斯随机应变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28.1 被割掉鼻子的美人

28.2 贾后设计废太子

28.3 李世民逼父反隋

28.4 陈述古巧辨窃贼

28.5 首饰盒物归原主

28.6 洛克菲勒的借款圈套

28.7 希特勒、戈林的“红娘计”

28.8 用语言测试分辨间谍

28.9 克格勃制造“桃色新闻”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29.1 假皇帝行骗

29.2 “猴兵”火烧敌寨

29.3 毛泽东兵逼昆明

29.4 教皇为查理加冕

29.5 古尔德一天净赚2000万美元

29.6 塔夫脱靠拍马当上了总统

29.7 瑞典国王支持北极探险

29.8 白兰地醉倒美国人

29.9 精明的出版商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30.1 黄忠计斩夏侯渊

30.2 讼师一语保平安

30.3 采珠人将计就计

30.4 俾斯麦借火点烟

30.5 女记者采访总统有妙法

30.6 马克·吐温故弄玄虚

30.7 球星要挟增薪水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31.1 洪德献美女替父赎罪

31.2 吴王宠西施亡国

31.3 貂蝉报主献青春

31.4 杨坚计除宇文赞

31.5 亲香泽洪承畴降清

31.6 “谍海女王”的杰作

31.7 伊梅尔达助夫竞选

31.8 老处女痴迷坠情网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32.1 李广巧布迷局

32.2 诸葛亮抚琴退魏兵

32.3 为活人开追悼会

32.4 一纸空文吓退敌军

32.5 德川家康智守孤城

32.6 苏军公路巧布雷

32.7 松下公司渡过难关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33.1 陈平设计除敌臣

33.2 李世民智退突厥兵

33.3 岳飞施计废刘豫

33.4 毛泽东巧施反问计

33.5 震惊全球的“埃姆斯案”

33.6 关贸总协定谈判中的美法较量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34.1 勾践忍辱尝粪便

34.2 周瑜打黄盖

34.3 武则天扼死亲生女

34.4 一分钱的空调

34.5 吞进肚里的宝石

34.6 亨利王雪地长跪求教皇

34.7 摔跤抢镜头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35.1 庞统密献连环计

35.2 诸葛亮智取汉中

35.3 武则天铲除异己

35.4 刘铸雨夜巧杀敌

35.5 汪秀才夺回爱妾

35.6 环环相扣的短信息骗局

35.7 丑王子复得佳丽

35.8 戈培尔计除隐患

35.9 瓦杜丁牵制德军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36.1 鸿门宴剑拔弩张

36.2 刘备借口脱身

36.3 王戎堕厕保命

36.4 拿延安换中国

36.5 戴高乐出走英国

36.6 北京街头的“麦当劳”

36.7 主教练功成身退

试读章节

1.5 特洛伊木马

公元前12世纪,居住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特洛伊城邦的王子帕里斯出使希腊,拐走了希腊美人海伦——强大的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这件事激起全体希腊人的公愤,他们很快组织了希腊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

这场战争打了10年之久,特洛伊城仍然固若金汤。足智多谋的希腊英雄奥德赛心生一计,他命人做成一匹巨大的木马,木马的空腹中藏着许多骁勇的士兵,故意将木马放在特洛伊城外。其余的希腊士兵佯装撤退,乘船躲进附近的海湾隐蔽起来。

特洛伊人见希腊人败走,欢呼雀跃,把木马当做战利品拖进城里。为使木马完整无损地进入特洛伊城,他们还在城垣上打开一个大洞,并在木马的脚下安装了轮轴。天黑以后,特洛伊人摆下了丰盛的宴席,像过盛大的节日一样,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特洛伊人哪里知道,死神正向他们逼近。半夜时分,藏在马肚内的希腊士兵悄悄地爬出来,打开城门,希腊将士一齐杀进城来,特洛伊城被洗劫一空。持续10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以希腊人运用木马计取得胜利而告结束。

1.6 小碓命袭茶熊曾建

小碓命是日本天皇的儿子。小碓命16岁那年,天皇对他说:“西部的熊曾建兄弟俩,既不肯臣服又傲慢无礼,你去把他们杀了吧!”

小碓命深知,此乃皇父对他是否长大成人的一次考验。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委派,踏上了征途。到了西部,小碓命发现熊家防守很严,难以武攻,便决定智取。

这天,熊曾建兄弟俩刚刚盖起新房,为了庆祝新居的落成,正在举行盛大的宴会。小碓命把自己的头发梳成少女的样子,穿上女人的衣服,大摇大摆地加人赴宴者的人群。熊曾建兄弟俩非常喜欢这个冒牌少女,还让“她”坐在自己身边陪着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熊曾建兄弟俩喝得迷迷糊糊,意志萎靡。小碓命突然从怀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短剑,使足浑身的力气,一剑一个,结果了熊曾建兄弟俩的性命。

消息传出后,人们称赞小碓命是全日本最勇猛的人。

1.7 易卜生机智保文件

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年轻时参加了社会主义者库斯特列恩领导的工人运动。他除了到街头发表反政府演说外,还经常为工运会议起草重要文件。

一天,警察突然逮捕了库斯特列恩和其他工运领导人,并且迅速地包围了易卜生的住宅。此时的易卜生正在家里写作,听到警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知道逃走已经来不及了。易卜生急中生智,采取一个瞒天过海的大胆行动。他把秘密文件从保险柜里拿出来,胡乱地丢在床上、桌子上,甚至扔到废纸篓里,而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文件锁进保险柜。

果然,警察一进屋就命令易卜生打开保险柜,拿走了那些无关紧要的文件,对床上、桌子上和废纸篓里的秘密文件却不屑一顾。一般人都会认为,贵重的东西锁在保险柜里,丢在外面的东西肯定不重要。易卜生正是利用警察的这种心理,保住了秘密文件,避免了一场牢狱之灾。

1.8 珠宝商制造假新闻

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举行的婚礼盛典,是1985年英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新闻。当时,伦敦的一位珠宝商利用公众对此次婚礼盛典的专注心理,精心策划了一则关于戴安娜王妃的假新闻,使其生意红火一时。

这个珠宝商首先找到一位长相酷似戴安娜王妃的模特儿,让她穿上戴安娜经常穿的衣服,梳上戴安娜的发型,并对她的神态、气质做了煞费苦心的模仿训练。

一天晚上,这家珠宝店灯火辉煌,老板衣冠楚楚、神采奕奕地站在门口。好像在恭候要人的光临。此举顿时吸引了过路行人。过了一会儿,一辆高级轿车缓缓地停在门口,“戴安娜王妃”从容地从车上走下来,嫣然一笑,向聚拢来的行人点头致意。老板笑容可掬地把“戴安娜王妃”迎进珠宝店,彬彬有礼地向她介绍项链、耳环、钻石等贵重首饰。“戴安娜王妃”面露喜色,一边称赞一边挑选了几件首饰,这些场面早被老板邀请来的电视台记者摄了下来。

第二天,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了这段新闻录像。因受老板的关照,记者把它拍成“默片”,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解说词。这则新闻一下子震动了伦敦城,崇拜戴安娜王妃的年轻人纷纷来到这家珠宝店,抢购“戴安娜王妃”称赞过的各种首饰。这家珠宝店变得门庭若市,生意异常兴隆,几天的营业额远远超过开业多年的总和。

这则新闻惊动了皇家内宅。皇家发言人郑重声明:“经查日程安排,戴安娜王妃没有去过那家珠宝店。”这家珠宝店老板振振有词地解释说:“新闻录像中没有说那位嘉宾就是戴安娜王妃,是围观的公众想当然地把她当成王妃了。”

P7-8

序言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人的智谋占有辉煌的一页。瑞士汉学家胜雅律曾说:“中国人开辟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充满着‘知识可乐’,我这个西方人虽然只是品尝了其中的点滴,但深感其味无穷,现在可以说是欲罢不能。”胜雅律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分别到台北、东京、北京留学,潜心研究中国的智谋学。回国后,他写出一部洋洋数十万字的巨著《智谋——平常和非常时刻的巧计》,专门介绍和评述中国古代有名的三十六计。该书的出版在西方舆论界引起极大震动,被誉为“沟通中国和西方在文化、思想、意识上相互理解和交流的桥梁和工具”,是一本引人注目的“奇书”。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拜读了这本书,并写信给胜雅律,称赞胜雅律的书是一本有助于西方人了解古今中国的应时之作,还说三十六计对他的政治生涯大有裨益。中国智谋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外国人对中国三十六计异乎寻常的兴趣,由此可见一斑。

“三十六计”一语,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可见,三十六计的提法,大概在1500年前就已形成。现在通行的《三十六计》版本是今人叔和在四川成都偶然发现的。内地与港台地区近年来出版的有关三十六计方面的书籍,基本上以叔和本为依据。叔和本无准确的著作年代,也无作者姓名可考。叔和本把三十六计分成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敌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情况下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情况下所用之计。其计名有的来自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暗度陈仓;有的源于古代兵书,如以逸待劳、声东击西;有的借用日常成语,如指桑骂槐、反客为主;有的取自诗人的诗句,如李代桃僵、擒贼擒王。在叔和本里,经常可以看到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例如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也就是说,“借刀杀人”之计与损卦密切相关。先定计,后推卦,这是三十六计的特色所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三十六计的理论基础就是《周易》的阴阳法则。三十六计原文运用阴阳变化之理,论证刚柔、奇正、攻防、虚实、劳逸等相反相成的关系,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三十六计“总说”中指出:“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这段话意思是:六乘六等于三十六,在易数中蕴藏着智谋,智谋的运用又要依据易数。阴阳法则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了阴阳法则,需要的智谋也就在其中了。不能离开阴阳法则任意地设计智谋,否则就会遭到失败。“总说”中的这段话是对三十六计与阴阳法则之间关系的最好说明。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运用大脑进行思维。智谋是人的一种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是人在特定环境下为达到特定目的所采取的巧妙方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谋乃是人类思维绚丽的花朵。我们认为,那种把三十六计视为“旁门左道”的观点是不足取的。诚然,三十六计的许多计名(如笑里藏刀、混水摸鱼等)从表面上给人凶狠、伪善的印象。但是,我们反对把三十六计截然分为“君子之谋”和“小人之谋”。智谋是中性的,对某个智谋的评价取决于什么样的人运用它以及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否纯正。刀子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有用工具。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罪犯杀人的利器。我们不能因为刀子能够杀人而禁止使用它。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些小人运用过三十六计而否定它的积极作用。

《兵法圆机·迭》中说:“大凡用计者,非一计可孤行,必有数计以勒之也。”在历史上,一条计谋辅之以数条计谋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一般来说,复合用计有两种形式:一是兼用,即在同一施计过程中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谋,如“王允设计杀董卓”连用了连环计和美人计;二是对用,即在同一施计过程中,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则分属不同的计谋,如“吴三桂请清兵入关”。对吴三桂来说是借刀杀人之计(借清兵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而对清朝来说是趁火打劫之计(利用明朝与农民军混战之机,占据中原大地,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三十六计》原是一部兵书,所涉及的内容仅局限于古代战争的领域。如果我们今天仍把三十六计视为单纯的军事谋略,那就显得很不够了。我们今天研究三十六计应当遵循这样两个原则,即古为今用、兵为民用。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出现一批包容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智囊团”、“思想库”,例如美国的兰德公司、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不难看出,智谋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边缘性交叉学科。只有拓展三十六计的范围和内容,才能赶上国际智谋学的发展步伐,使三十六计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本书试图将三十六计看做综合性的智谋,在反映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努力赋予三十六计以新的时代特征。

本书自1996年2月出版以来,以其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内容,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至今已再版14次。此次再版,对内容进行了修订,主要删除了一些过时陈旧的案例,增加了新近发生的智谋故事,并配以插图,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愿本书给您带来智慧的启迪和历史的思索,使您在情急之中,“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所望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