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我国工业化实践进行纵向分析和研究,以揭示我国工业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规律性,并进一步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选择韵利弊得失和经验教训,增进对我国工业化模式选择的理性认识,从而在学理上更加深入地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合理性。
导言
第一章 理论导航:经济发展与工业化
1.1.经济发展的内涵与主题
1.2.工业化的含义及其特征
1.3.工业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4.工业化理论概述
1.5.小结
第二章 历史回顾:中国工业化历程及其评价
2.1.过渡时期全面展开的工业化运动
2.2.计划经济下的赶超工业化及其特征
2.3.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演变
2.4.小结
第三章 发展困境:传统工业化面临的挑战
3.1.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关系失调
3.2.传统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分布
3.3.庞大的人口给工业化造成的压力
3.4.环境、资源约束下的高价工业化
3.5.小结
第四章 发展机遇:知识经济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4.1.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4.2.知识在经济增长中韵作用及其“报酬递增”效应
4.3.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与知识经济
4.4.知识经济为我国工业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5.小结
第五章 发展引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5.1.信息化的内涵、特征
5.2.新型工业化模式的现实选择
5.3.中国的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
5.4.我国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策略探讨
5.5.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现实意义
5.6.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