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从容投资理财”丛书的其中一册。
本书结合当前中国保险市场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实际情况,对机动车辆、房屋和家庭财产、个人和家庭责任风险等几类重要保险的购买提出了系统的指导意见,还对如何正确签订和履行财产保险合同、如何从宏观上了解财产保险公司的运作、如何评价和选择财产保险公司、如何认识和选择财产保险中介人等相关问题给予了关注,并注重从保险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分析保险购买的策略和行为。
本书内容全面,着重于知识的基础性,语言通俗,可操作性强,适合于不同层次、接触投资理财时间不同的读者阅读,非常有利于广大渴望参与投资但又不知如何开始的人们进行投资前的知识准备。
消费者是否买到了所需要的保险产品和所期待的保险服务?而保险产品又是否以适当的方式卖给了适当的消费者?
本书结合当前中国保险市场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实际情况,对机动车辆、房屋和家庭财产、个人和家庭责任风险等几类重要保险的购买提出了系统的指导意见,还对如何正确签订和履行财产保险合同、如何从宏观上了解财产保险公司的运作、如何评价和选择财产保险公司、如何认识和选择财产保险中介人等相关问题给予了关注,并注重从保险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分析保险购买的策略和行为。
第1章 你的财产“保险”吗?
没有永恒的财富,只有永恒的风险
链接:灾害之后的思索
个人面临哪些损失风险?
利用保险进行个人风险管理
财产保险并非“有产者”的专利
延伸阅读:发达国家个人财产保险状况
第2章 个人财产保险不可不知的常识
你知道吗,财产保险本质上是一种互助制度
延伸阅读:财产保险的起源
你知道吗,财产保险的运作需要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案例: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后果
案例:与安德罗波夫素昧平生的出版商为什么能够投保?
案例:1918年里兰船舶有限公司诉挪威联合火灾保险公司案
你知道吗,保险公司并不是在与你进行一场赌博
你知道吗,保险的价格是这样决定的
你知道吗,保险≠储蓄
第3章 个人财产保险理财规划
将个人财产保险理财根植于个人风险管理
个人风险管理计划可遵循的步骤
延伸阅读:英国的偷盗风险评估
个人财产保险产品的组合与选择
案例:加西亚一家的风险管理
理财类财产保险产品:投资、保险两不误
链接:我国某保险公司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条款(节选)
第4章 房屋和室内财产保险——安居必备
房屋保险,从买房时开始
案例:买房人意外身亡,房贷险可代为还贷
认识家财险
房屋保险保什么?
延伸阅读:美国的房主保险
室内财产保险保什么?
链接:私人收藏品投保存在的问题
房屋保险和室内财产保险的区别
对于不同产权的房屋如何选择房屋保险
延伸阅读:新型房屋保险展望——房屋权益保险
从保险赔偿看家财险投保选择
第5章 个人/家庭责任保险——为你的过失行为埋单
千万不可小视个人/家庭责任风险
个人/家庭责任风险保护伞——责任保险
延伸阅读:责任保险是在鼓励犯罪么?
保险公司提供的家庭责任保险
链接:你为宠物买保险了吗?
延伸阅读:美国的责任保险,在艰难中前进
第6章 私人汽车保险——为己为人的必要选择
车祸猛于虎——认识汽车使用中的高风险
汽车保险可以承保的风险
延伸阅读:我国的机动车辆保险市场
购买汽车保险的途径
交强险,有车族绕不过的坎
除了交强险,作为补充的商业车险有哪些?
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的差别何在?
买了交强险,还需要买商业汽车险吗?
汽车保险规划(案例说明)
延伸阅读:车险投保路演
车主投保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细节
索赔,索赔,索赔
注意车险“九不赔”
链接:各国汽车保险趣闻集锦
第7章 让你的财产保险台同无懈可击
财产保险合同的主要形式
财产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签订财产保险合同时应了解的关键问题
延伸阅读: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有什么区别?
签订财产保险合同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适当履行义务是被保险人依照合同获得赔偿的必要条件
链接:保险标的出险时被保险人须知
保险合同争议的处理
通融赔付——保险人并非都是铁公鸡
第8章 知己知彼——财产保险公司的运作
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六步曲
财产保险公司靠什么赚钱?
延伸阅读:财险与寿险的营业收益差异
财产保险费率是这样制定的
延伸阅读:销售方式与保险价格——日本的情况
财产保险公司多样化的分销方式
日益增强的财产保险公司投资能力
链接:“打新股”市场中的大鳄——保险资金
财产保险公司的“保险”
延伸阅读:谁为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保底?
第9章 谁是你信赖的财产保险人
太多而无法选择的困惑
信用评级让消费者选择更轻松
它们为保险公司评级——评级机构与评价方法
嗨,你好吗,中国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
拨开数据的迷雾
“国产”财产保险公司VS“进口”财产保险公司
第10章 财产保险中介:并非多余的第三者
创造价值的中间人——保险中介
延伸阅读:差异化的各国保险中介市场
代表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代理人
站在你一边的财产保险经纪人
链接: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的区别
居于中立地位的保险公估人
附录1:个人财产风险与保险常见概念
附录2:某公司个人贷款抵押房屋综台保险条款
附录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
附录4:某保险公司2007家庭自用汽车损失保险条款(主险)
后记
●没有永恒的财富,只有永恒的风险
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韩国电视连续剧《乞丐王子》,被称为是“让韩国妇女含泪而笑的最爱剧集”。故事讲述了豪门四兄弟在享受奢侈生活之时,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了所经营的全部财产,四兄弟不得不从豪宅搬到“平民区”开始艰苦的生活。剧集中充满了欢笑与幽默、爱情与浪漫。同时,这个故事也具有警示意义。正如剧情中曾经讨论和反思的,我们也不禁疑问,这么大的产业怎么没有购买保险而任其暴露于风险之中呢?如果有了保险,一切都会不一样。
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不仅经营性的财产会面临损失风险,事实上,非经营性的个人财产同样也会面临各种风险。我们所居住的房屋会遭遇地震、火灾等损失风险;我们所拥有的机动车辆会因碰撞、倾覆、自燃等原因发生损毁;在使用车辆时还可能无意中给其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家庭财物因水管的破裂而受损或因火灾而被毁坏;邻居家的小孩到你家做客,却被放在楼梯上的皮球绊倒而受伤,需要你承担赔偿责任;同样,挥动的高尔夫球杆打中了旁观者,高速运动中的网球击中行人等,也要求你承担相应责任。可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风险,时时有风险。有些事故可能仅仅给你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但是有些事故的发生却可能严重影响你的财务状况、生活质量。在发达国家,运用保险来抵御这些风险是最普遍的做法。
从个人或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理财专家主张个人将所拥有的财产计算清楚,然后做出适当规划和配置,以便尽可能地满足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务需求。在计算和配置财产时,你千万不要忽视对风险损失的估计和防御,否则再好的理财规划都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根本无法执行下去。有一个数千万元的工程项目,预期投产5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并有很好的收益回报。然而,一年半以后的一场大火将厂房设备付之一炬,生产活动就此中断。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尽享平安幸福。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要把保险(Insurance)这个字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以及每一位公务人员的手册里,因为我深信,通过保险,每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以免遭灭顶之灾。
链接 灾害之后的思索
2008年无疑是使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中国南部地区,2月13日,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披露的统计数字显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与民政部公布的巨大损失相比,几十亿元的保险理赔显得杯水车薪。
如果说冰冻灾害对电力、通信、交通等公共设施的损害较为严重,而对个人和家庭财产造成的损失还不够严重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一场灾难则几乎是毁灭性的。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里氏8.0级的地震发生在四川省汶川,此次地震的最大烈度达11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6月12日,地震共造成69159人遇难,4624万人受灾。这场出乎意料的罕见的灾难夺取了很多人生命的同时,也使无数的“有产者”变成了“无产者”,甚至是“负资产者”。
地震过后,摆在人们面前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尽快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在关键时刻,全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其他国家的政府和组织都积极捐钱捐物支持灾区建设,集中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以及国际友情。
但是,我们清楚,这些钱物主要会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对个人财务的帮助将是极其有限的。个人财产的恢复、生活的重新开始更多还得通过市场或其他渠道。
惨痛的事件告诉我们,在风险面前,被动地坐等与积极地提前安排和预防将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一种最有效最普遍的预防措施就是购买保险。在国外,购买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习惯,因此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关注人的生命安全,而不用过多担心财产遭受损失而影响今后的生活。
在两年前的夏天,受第四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湖南省遭受50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致使湖南的郴州市、衡阳市和永州市发生特大洪涝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06年7月26日,第五号强热带风暴“格美”再次袭击湖南,致使上述地区重复遭灾,大量房屋倒塌,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多处受损,大面积农田受淹。据统计,两次台风造成三个市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因灾死亡415人、失踪109人。此次受灾面积最大的是农村,灾后重建形势最为严峻的也是广大受灾农户。在受灾倒塌的19.2万间房屋中有16.1万间农房,绝大部分未投保家庭财产保险。但在耒阳、永州等地,由于创新了农业保险的投保式,部分农户得到了保险赔偿,总额达1693万元。这些赔款为灾后农户重新开始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必要和及时的帮助。
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能做的,除了采取措施积极防灾救灾之外,就是通过购买财产保险产品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防范风险损失于未然,提高自身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个人面临哪些损失风险?
将所有的损失风险都罗列出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比如,在厨房里摔碎碗的风险虽然普遍存在并时有发生,但是损失价值很小,无需考虑太多。有些损失风险却是很重要的,如主人在清理碗的碎片时划伤手指,引发感染,招致重病的风险。像后者这种健康风险的结果可能比较严重,损失价值也可能较大,属于个人所面临损失风险中相当重要的一类。在本系列丛书的其他著作中,有专门介绍对付健康风险的理财工具的,因而不在本书中详谈。按照损失风险的性质,我们可以把个人财产损失风险分为财产损失风险和责任损失风险两大类。
P2-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均收入、存款余额这些对人民生活水平和个人财富积累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在大幅度提高,中国已经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人们手中有了闲钱,有财可理。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转轨的市场,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新机制正在形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广大公众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开始分享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满足基本生活之外的财富不但要在买房子、负担子女教育、承担部分医疗费之间分配,还要在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投资产品之间作出选择,投资理财的必要性日益凸现,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天上不会掉馅饼”、“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已是人们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套大众投资理财类系列丛书——“从容投资理财”,可谓正当其时。
这套系列丛书的最大特点是:
第一,内容全面,着重于知识的基础性,语言通俗,可操作性强,各单本适合于不同层次、接触投资理财时间不同的读者阅读,非常有利于广大渴望参与投资但又不知如何开始的人们进行投资前的知识准备。
第二,本系列丛书的作者大多是各投资行业知名机构一线的资深从业人员,从理论到实践皆有很深的造诣,。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时效性、可操作性。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各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各类基金公司都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理财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大多数理财业务在产品设计和管理上都处于初级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对于希望通过投资理财实现资产增值的大众而言,自身具备一定的投资理财常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避免投资的非理性。当然,没有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素质的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可以说,“从容投资理财”系列丛书对于我国投资理财知识的普及、理性投资理财观念的确立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此,我相信,那些希望提高自身投资理财能力的人们一定能在这套系列丛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也希望“从容投资理财”系列丛书秉承客观、实用的宗旨,越做越好,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投资理财!
我一直关心着这样一个问题:消费者是否购买到了他所需要的保险产品和所期待的保险服务?而保险产品又是否以适当的方式卖给了适当的消费者?
在保险经济活动中,不同的机构和个人对保险经济活动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政府部门关注宏观政策、市场规则,保险公司关注业务量和公司利润,作为需求方的保险消费者多少有些被忽略。然而,我们认为保险消费问题绝对不应该被忽略。保险消费是保险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对保险市场的有效运转和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开展保险消费教育、培育成熟的保险消费群体是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此外,关注保险消费也是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本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作者欣然领命撰写本书的原因。
本书是在魏华林教授的悉心指导、夏敏玲编辑的精心组织策划以及冯占军博士的热情支持下落笔写成的,没有他们的努力本书就不可能与读者见面。在此还要特别感谢硕士生张颖同学,她在本书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鉴于作者水平有限,保险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本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望广大读者不吝指出。
潘国臣
2008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