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灭亡》是巴金漫长的文学生涯的起点,在这部小说的手稿上,他第一次署上了“巴金”这个笔名;正是它的发表使得“巴金”成为一代代读者熟知的作家。
小说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灭亡/巴金著作纪念本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巴金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说《灭亡》是巴金漫长的文学生涯的起点,在这部小说的手稿上,他第一次署上了“巴金”这个笔名;正是它的发表使得“巴金”成为一代代读者熟知的作家。 小说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内容推荐 《灭亡》是巴金漫长的文学生涯的起点,在这部小说的手稿上,他第一次署上了“巴金”这个笔名;正是它的发表使得“巴金”成为一代代读者熟知的作家。这部作品被看作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小说月报》编者认为《灭亡》和老舍的《二马》,“这两部长著在今年的文坛上很引起读者的注意,也极博得批评者的好感。他们将来当更有受到热烈的评赞的机会的,”有人在回顾一九三二年文坛时,认为:“在怠懒和疲惫的状态下支持着的文坛上,近年来只有巴金可以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一个。”“我们甚至可以说,文学上的罗曼主义是因了巴金才可能把寿命延续到一九三二年以后去。” 目录 编者说明 序 七版题记 第一章 无边的黑暗中一个灵魂底呻吟 第二章 梦景与现实 第三章 四年前 第四章 女人 第五章 一个平淡的早晨 第六章 李冷和他底妹妹 第七章 生日的庆祝 第八章 一个爱情的故事 第九章 杜大心与李静淑 第十章 爱与憎 第十一章 立誓献身的一瞬间 第十二章 杜大心底悲剧 第十三章 张为群 第十四章 危机 第十五章 革命党被捕 第十六章 八日 第十七章 杀头的盛典 第十八章 两个世界 第十九章 决心 第二十章 最后的爱 第二十一章 “淑,我去了!” 第二十二章 灭亡 附录: 《灭亡》作者底自白 谈《灭亡》 沙多-吉里 试读章节 这街道平时本来是很清静的,但现在忽然热闹起来了,街中聚集了一大群人,有着各样的身材,各样的衣服,和各样的面孔,层层密密地围成一个大圈子,站在后面的人都伸出颈项,好像要尽力使他们底身体立刻长高几尺,好看见前面的景象;而侥幸得站在前面的人又似乎拚命要扩大自己底身体,害怕他们看见的景象被后面的人偷看去了一般。在这样你推我、我挤你的竞争中,又夹杂着从许多人口里吐出来的话,这街道确实是热闹起来了。 这时候大学生李冷偶然从这街道经过。热闹的景象引诱他挨近了这人群,而且居然在密层层的人堆中分开一条小道,挤进去了。旁边一个肥胖的商人几乎被他推倒,那人立定了身子,怒目看他,但他并没有注意。他是挤进去,达到前一排了。他才知道人群所注意的乃是一辆黑色汽车,旁边躺着一个似人非人的生物。然而现在他是死了,死得象一块石头,硬硬的,冷冰冰的,但也是血淋淋的,伏在地上,动也不动。他底头被轧碎了,脑浆淌出来。他底褴褛的衣服裹着枯瘦的身体,上面涂满了血迹和污泥。单从服装看来,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他底生命之价值也就被估定了。汽车上除了汽车夫而外,还坐着两个人。一个是约莫三十多岁的男子,圆圆的紫色脸上留着几根黑须。他戴着博士帽,穿着一件华丝葛狐皮袍子,外面罩着一件青色马褂。傍着他而坐的是一个时髦女人,穿天蓝色旗袍,罩上一件深绿色的长马甲;压着她底浓黑的短发的绛色帽子上站着一只绿绒的鹦鹉。她底脸的确是美丽的。她底一对灵活的眼睛更美丽。但从那里面李冷看出了一种非常的表情:这并不是怜悯,而是畏惧。 那个男子伸出头和站在车外的警察说话,警察对他的态度是很恭谨的。来迟的李冷所听见的已是他们底谈话底最后几句了。 “你把汽车号码记下来……有什么事……到我底公馆里去说,”那男子昂然说,好像十分不在意的样子。 “是……是……不过……不过……”警察笑容可掬地回答。 “这东西吗?”那男子轻蔑地指着地上的死尸,打断了警察底话。“你把他搬开就是了,……我现在有要紧事情……”他说着在怀里摸出一个皮夹来,从许多钞票中取出一张拾元的钞票交给警察。“你去叫部车子来把他搬开。” 警察接了钱,恭敬地行了礼,在人丛中挤开一条路扬长地去了。 “这东西?你不如叫他做狗还好些!”一个人愤愤地低声说。这句话冷冷的,冷得象雪风一般的,刺入李冷底耳里。李冷吃了一惊,掉过头来,想看那说话的人。但周围尽是一些带笑的、蠢然的脸。只有在他底后面,隔着两三个人,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李冷只看见他底头:瘦削的脸,突起的鼻子,放光的眼睛,微微张开的口。不能用言语形容出来的是那个人底受苦的面貌,这象针一样在李冷底心上刺了一下。他低声自语道:“是他,这一定是他。” 汽车夫始终坐在车前,带着胆怯的样子,动也不动一下。最后主人大声吩咐他道:“阿根!……开车!”车夫好像从梦中醒了过来,连忙作开车底准备,先按一下喇叭,接着就开起车走了。 人们口里嚷着,拚命地奔跑,在一阵你挤我推的竞争之后,他们让出了一条大路。那汽车洋洋得意地飞驰而去。一声声呜呜的喇叭在表示它底胜利;但同时追上去的还有许多因拥挤而被撞跌的人底恶毒的咒骂。 李冷从旁边的人底谈话里才知道坐车的人是戒严司令部秘书长。 那秘书长底汽车去得远了。雇车子的警察还没有回来。“这东西”硬硬的、冷冰冰的躺在地上。刚才被汽车冲散了的人又重新聚拢来。有的用手指着,有的用口嚷着,各人自由地大声说话。有的怪死者自己不小心,有的说车夫太不把人当人,有的说这是命该,有的叹死者可怜,也有的在骂那杀人的机器。然而并没有人骂那秘书长。 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那瘦削的男子分明在说了:“那秘书长,那该死的东西,那狗。”对于李冷,这尖锐的、愤怒的声音,压倒了无数的人底谈话。象一块石头似的,它自己向李冷掷来。李冷不自主地转过头,恰好两人底眼光遇在一起了。李冷立刻看出来那青年底眼里含着的是无穷的憎恨,连他也有点害怕起来了。他微微低下了头,但仍斜着眼睛偷看那青年。那青年在深深地看了李冷一眼之后,便迅速地、象兔子钻篱笆似地,在人丛中挤开一条路出去了。李冷也跟着他走出来,这与其说是有意的,不如说是无意的,实在李冷自己也说不出要跟着他出来的理由。在这个短时间内,李冷是被那含着无穷的憎恨的眼光所占有了。 离开这热闹的人群,便觉得空气寒冷了,李冷打了一个冷噤。在他底前面有三四步远近的光景,正走着那青年。他穿着灰布棉袍。大概棉袍太薄了,因为要使他底身体暖和,那青年便走得很快。他底瘦长的身子挺直地在寒风中移动着,好像是一根竹竿。李冷底注意力差不多全集中在这青年底背影上面。忽然李冷觉得自己底眼睛有点异样了。在他底前面真正立着一根竹竿,而且还拚命地往上长,差不多长到了不可捉摸的高度。无论他怎么走,竹竿总在他底前面,他有点惊惶了,便低声叫起来。一个灰色的东西挡住了他底去路,竹竿早不见了。那青年摊开了两手,问他道:“请问你为什么要跟我?”一对放光的眼睛好像要看穿李冷底心。 突然的、出其不意的发问,使李冷找不出一句回答的话。好像自己底秘密被人识破了似的,他只感到惊惶,脸也红了,茫然看着那张瘦削的脸。 瘦削的脸上倒现出了笑容。那青年微笑道:“不要怕,你觉得我底举动上有奇怪的地方吗?” 这微笑鼓舞了李冷底勇气,他说:“我知道你就是方才骂那个秘书长的人!” “你不是侦探罢!”青年冷然回答道。 “不,我们是朋友,……我是对你表同情的,”李冷热情地分辩说。 一道微光掠过瘦削的脸,但只是在一瞬间,过后又消灭了。青年底脸上又恢复了冷淡的样子:“当然。”这样一点也不动心的回答更使李冷惊奇了。 P1-5 序言 我是一个有了信仰的人。我又是一个孤儿。 我有一个哥哥,他爱我,我也爱他,然而为了我底信仰,我不得不与他分离,而去做他所不愿意我做的事情。但是我不能忘记他,他也不能忘记我。 我有一个“先生”,他教我爱,他教我宽恕。然而由于人间的憎恨,他,一个无罪的人,终于被烧死在波士顿,查理斯顿监狱的电椅上。就在电椅上他还说他愿意宽恕那个烧死他的人。我没有见过他,但我爱他,他也爱我。 我常常犯罪了!(I have always sinned!)因为我不能爱人,不能宽恕人。为了爱我底哥哥,我反而不得不使他痛苦;为了爱我底“先生”,我反而不得不背弃了他所教给我的爱和宽恕,去宣传憎恨,宣传复仇。我常常在犯罪了。 我时时觉得哥哥在责备我,我时时觉得“先生”在责备我。亲爱的哥哥和“先生”啊,你们底责备,我这个年青的孩子实在受不下去了!我不敢再要求你们底爱、你们底宽恕了,虽然我知道你们还会爱我,宽恕我。我现在所希望于你们的,只是你们底了解,因为我一生中没有得到一个了解我的人! 我底“先生”已经死了,而且他也不懂中文,这本书当然没有入他底眼帘的机会。不过我底哥哥是看得见这本书的,我为他写这本书,我愿意跪在他底面前,把这本书呈献给他。如果他读完以后能够抚着我底头说:“孩子,我懂得你了。去罢,从今以后,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哥哥底爱总是跟着你的!”那么,在我是满足,十分满足了! 这本书里所叙述的并没有一件是我自己底事(虽然有许多事都是我看见过,或者听说过的),然而横贯全书的悲哀却是我自己底悲哀。固然我是流了眼泪来写这本书的,但为了不使我底哥哥流眼泪起见,我也曾用了曲笔,添加一点爱情的故事,而且还编造了杜大心与李静淑底恋爱。 自然杜大心不是我自己,我写其余的人也并没有影射谁的心思。但是我确实在中国见过这一类的人。至于我呢,我爱张为群。 巴金 1928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