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必求职--如何成为中国未来最稀缺的28种人才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朱凌玲//张同国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8条不必求职的金光大首,28列通向“打工皇帝”的直通车,28款比当老板还轻松惬意的生活方式,28种年薪高达几十万,几百万元的高薪职位。

本书根据这几年的就业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前瞻性地挑选出了在现在和不久的将来急需的28种稀有人才,展现给所有求职者。相信你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有一天会成为“打工皇帝”!

内容推荐

近几年来,大中城市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高速增长,并且未来几年内还将以每年至少5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求职成了继高考之后,第二座“千军万马”齐过且必过的“独木桥”。求职和就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朱凌玲女士撰写的本书,为读者展示了28条不必求职的金光大道,28列通向“打工皇帝”的直通车,28款比当老板还轻松惬意的生活方式,28种年薪高达几十万、几百万元的高薪职位。

本书具有权威性高、指导性和实用性强、知识点新等特点,相信会让每一位求职者受益匪浅,更是高中生填写高考志愿、选择所学专业必看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漫漫求职路——谁在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从286个本科生、研究生竞聘13个环卫工人说起——我国过去几年的就业形势寒冷如冬

 第二节 冬天会更加寒冷——中国未来几年就业形势展望

从40%的就业率说起

六大因素让冬天更加寒冷

 第三节 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

第二章 这样的人才不必求职

 第一节 选择朝阳行业,进入“稀有人才”的快车道

认识未来10年的朝阳行业

 第二节 如何成为中国未来10年最稀缺的28种人才

中国未来10年最稀缺的28种人才简介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这28种人才

第三章 未来中国最稀缺人才之——财经、金融、保险业

 1.精算师

精算师的作用与前景展望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精算师

 2.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的作用与前景展望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注册会计师

 3.注册财务策划师

注册财务策划师的作用与前景展望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注册财务策划师

 4.保险代理人

保险代理人的作用与前景展望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保险代理人

 5.金融理财规划师

金融理财规划师的作用与前景展望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金融理财规划师

第四章 未来中国最稀缺人才之——IT业

 6.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的“薪情”与前景展望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7.网络工程师

广泛的就业空间,诱人的薪资待遇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网络工程师

 8.电子商务师

展望电子商务师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在“e”时代分得电子商务一杯羹

第五章 未来中国最稀缺人才之——房地产业

 9.房地产估价师

 “钱”途无量的金领职业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房地产估价师

 10.验房师

验房师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验房师

第六章  未来中国最稀缺人才之——服务业

 11.职业律师

职业律师的社会意义和前景展望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律师

 12.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

心理医生的作用和前景展望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13.家居设计师

现代社会中家居设计师的作用及职业前景

如何在家居设计行业永葆青春

 14.风险投资人

风险投资人的作用和前景展望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风险投资人

 15.证券经纪人

证券经纪人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证券经纪人

 16.职业培训师

职业培训师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培训师

 17.翻译

翻译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翻译

 18.物流师

物流师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物流师

第七章 未来中国最稀缺人才之——环保、生物工程业

 19.环保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工程师

 20.生物工程师

生物工程师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工程师

第八章 未来中国最稀缺人才之——人力资源领域

 21.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经理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

 22.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23.高级管理人才

高级管理人才的现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

 24.高级文秘

高级文秘的现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级文秘

第九章 自由职业——先苦后甜的金光大道

 25.自由撰稿人

新时代的自由撰稿人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自由撰稿人

 26.职业摄影师

职业摄影师的广阔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摄影师

 27.平面设计师

平面设计师的广阔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

 28.营养师及家庭营养师

营养师及家庭营养师的作用和广阔发展前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营养师及家庭营养师

试读章节

画面3 北京招聘会现场——研究生不敢提薪酬,小企业变得很抢手

2007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在研究生中凸显。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07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达到20万,相对于2006年增加2万人。其中研究生5万多人,比2006年增加1万多人,增长幅度高达25%。而在用人单位收到的上千份简历中,很少有人敢于对薪酬提过高要求甚至部分人根本就不提薪酬,可见研究生就业有多难。在面向社会人员的招聘会中,很多求职者都说“如果一定要问期望薪酬,给1000元就行。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先落实工作单位再说”。

除了不敢提薪酬外,另一个摆在求职者面前的现实是,不能挑选用人单位。在北京招聘会现场,第一天共有32家用人单位到场招聘,提供849个工作职位。除了少数大一些的企业外,多是一些不太知名的中小企业,但依然被递简历的学生包围着。如今再也不是求职者挑企业的天下了,很多50人以下的不知名公司的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仍然有数十人甚至几十人竞争着。专家点评

2007年,社会调查部门通过对各大城市的本科毕业生进行预期工资调查,得到的结果令人吃惊: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薪资要求水平比农民工的平均预期工资水平低100元!这一爆炸性的调查结果刺激了全社会。高学历不敢问津高收入,难道中国真的进入新的“脑体倒挂”时代了吗?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学历越高、薪酬越高”仍是劳动力市场的规律。只不过,现如今的高学历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已非“天之骄子”。这类人群所心仪的管理类岗位毕竟有限,僧多粥少,价位自然拉低。说白了,还是供大于求的问题。另外,高学历并不等同于高素质、高能力,很多用人单位都反映曾经招聘的高学历者在工作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对高学历、高能力的态度。综合以上原因,很多高校毕业生只求能找到工作,对薪酬、企业大小、工作地点都忽略不计了。

例如,2007年3月,北京地铁公司到哈尔滨招保安,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只要求初中以上文化,而工资在1000~1500元之间。最后6名大专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协议。

类似上面的案例在过去几年不胜枚举!

太多的事例展现给我们一个近乎残酷的现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学历贬值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2006年以前,人们用“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2007年,人们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大学生就业形势。2008年乃至以后,冬天依旧寒冷,春天仍很遥远。

前面我已经引用了大量数据,下面我还可以给出一系列数据证明就业冬天有多冷。

2006年7月16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

2007年年初,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而2006年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人数与2005年实际接收人数相比,降幅达22%(与之相对应的是,2006年毕业生人数较2005年毕业生人数增幅达22%)。

激烈的竞争,除了导致学历的贬值,也导致了薪资的下降。  根据中华英才网2006年企业薪酬调查结果,全国应届生从业第一年(从业第一年的界定为2005届毕业生在毕业后1年,以下资料为调查2005年7月~2006年7月的收入情况所得,以下同)的税前收入由2005年的34635元(中位数,下同)下降为2006年的33322元,总体降幅为3.8%。2008年公布的最新企业薪酬调查结果,专科生毕业首年税前总收入为21689元(中位数,下同),本科生为32746元,硕士(不含MBA)47834元,博士72122元;比2006年又有所下降。

在“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中,在薪酬预期上,有六成以上(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人定位在1000~2000元,甚至还有1.58%的学生愿意“零工资”就业。即使如此,仍有77.3%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根据劳动部的数据统计,2007年的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而2008年的559万人又将汇人就业大军。这些数据残酷地显示:显示出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寒流,而这股寒流还将再度“降温”。

人头攒动的招聘会,求职者越来越低的薪资要求,一个过去都没有人愿意去做的搓澡工、环卫工、酒店服务员,而如今却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竞争……

这就是过去几年的就业形势!

P4-7

序言

说起近几年全国各个大中城市的就业现状,大多数的求职者都会一脸苦相地说:“难!太难了!”不论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跳槽者,都是如此!

且看他们的感言:

·每天浏览各大招聘网站,寻找相关的招聘信息,累啊!

·每天买来各种报纸,细细地看关于招聘的小字,很累啊!

·不断地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打印简历,投简历,真的很累啊!

但是,却有少数人对此现象很不理解,他们会很奇怪地问:找工作难吗?一点都不难啊?我只要把简历挂到网上,就有很多好的职位来找我,并且给我的待遇都很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们面临的是两个就业市场吗?

不!其实他们面临的是同一个就业市场!并且是一个在近五年来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到底严峻到什么程度呢?

请看以下几组数据:

一、近五年来,高校毕业生呈现高增长!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12万,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40万,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较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较上年增加82万人,增幅达19.9%: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较上年增加64万人,增幅达13%。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预计今后三年内毕业生的数量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未来数年内,我国15~19岁和20~24岁两个年龄组人口将逐渐减少。因此高校入学人数将减少,但教育部在“十一五”教育规划里提出:2010年毛入学率提高到25%,2020年提高到40%。因此总体来看,今后未来若干年,大学生就学和毕业生人数依然会逐步增长,压力依旧很大。

二、求职成了继高考之后的第二座“独木桥”

高校毕业生年年增加,而社会每年的新增就业机会却不见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800万个,其中有一半左右并不针对高校毕业生,相对于近年来高达500万~600万的毕业生人数而言,大学毕业生没有很大的就业空间。在2008年年初北京举行的若干场招聘会上,平均每个职位有15-20名学生投递简历,有些职位多达50人争一个岗位。

根据国家社科院的统计数据:在2008年,至少有100多万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参加到2008年的求职大军中!这还没算上2006年、2005年等更早年份未找到工作的求职者和跳槽者。如果把这些人统计在内,那么就又多了几百万的竞争者!

从前,人们把高考比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如今,求职取代了高考,成为名副其实的“独木桥”。

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什么却有少数人根本不用去主动找工作,而好的工作却不断来找他们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是所有求职者中的稀有人才!是高级人才!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因其少,所以大家都在抢!并且抢得还很厉害!许多企业为招不到合适的高级人才而苦恼。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案例1 月薪2万元找不到高级软件人才

2008年,某市举办了一次高级软件人才招聘会,虽然应聘者近万人,但是符合高级软件人才条件的却是“佳人难觅”,许多公司提供了月薪2万元以上的职位,但是从众多求职者中却基本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原因是,目前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对滞后,很多与市场需求完全脱节,导致人才市场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致出现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普通人才苦于找不到工作,而许多企业的人事经理却心急如焚的状况。有些企业在收到的百余份求职简历中,基本符合要求的只有几份。因为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许多企业不得不托猎头公司四处挖人,希望能够吸引优秀高级软件人才。

由此可见,目前的人才市场存在着冰火两重天。企业为招不到想要的稀有人才而大伤脑筋,普通人才却为找不到合适的单位而忙碌、奔波和抱怨。

所以,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缺的不是人,而是人才,尤其是稀有人才!

案例2 公司总裁三顾茅庐请一位20多岁的网络优化人才

为了替客户保密,我隐去公司和个人的名字。刘总是某大型网络公司总裁,刚刚争取到几千万美元的融资,而小张是一个年仅28岁的小伙子,但是他在网络优化领域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奇才”,供职于某网络公司。由于刘总的公司是属于信息服务类公司,最需要的就是网络优化人才,于是刘总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小张。起初小张并不愿意跳槽,因为他在原来的公司做得比较开心,后来刘总竟然放下架子,三次在小张家门口等侯,终于用诚心打动了小张,把小张请到了他们公司,并承诺了三个条件:

(1)年薪30万元,绩效奖另行核算。

(2)给予其公司2%的股份。

(3)承诺公司上市时再次给予其高额奖金。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说明一点:只要你是稀有人才,大家就会千方百计的来争抢!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稀有人才”呢?一言以蔽之:与其临渊羡鱼,莫若退而结网!

本书就重点为您讲解两个内容:

(1)什么是鱼:哪些人才是稀有人才!

这点会在本书的以下章节中为你一一讲解。

(2)如何结网:如何把自己培养成稀有人才!

这点也会在本书的以下章节中为你一一讲解。但在这里我谈一些关于“结网“的感言。

现代社会尤其是大城市的就业环境,好的机会其实是非常多的,我们不需要你有古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但是如果你想成为稀有人才,你得有“三年磨一刀”的精神。

这个“结网”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你有一定的耐心、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虽然这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也请你相信,我国近1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当今社会成功的机会是很多的,已经远远不需要你再去“十年磨一剑”了!如果你的目标不是马云或者比尔·盖茨那样的远大,你仅仅希望成为一个让工作来主动找你的稀有人才,那只需要你用1~3年的时间来磨一把“尖刀”就足够了。

这个时间从投资回报比上来看,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如果你没有过硬的本领,你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求职上,同时你即使“求”得职位,也是一些比较低的职位,发展前景并不是很好。

经过这1-3年(某些职位会更长,如精算师)的退而结网的艰苦努力,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成了那个许多公司都来争抢的稀有人才!你也可以骄傲地对亲人朋友宣布“稀有人才就是我!”

这时你会发现,虽然你没有浑身是刀,但是你有一把尖刀!一把足以刺破就业市场颓靡的厚盾的尖刀!这把尖刀让你成为了就业市场的佼佼者——稀有人才!

若干年前,有人曾喊出“我是人才我怕谁”,引来一片嘘声,现如今,重新审视这句话,确实道出了目前的就业现状。如果你是稀有人才,如果你是各个公司所争抢的人,那么求职的困扰将与你无缘。

当有一天你敢于大声地喊出“稀有人才就是我!”那你就再也不必去求职了,这就是我们确定本书的题目——《不必求职》的初衷。衷心祝愿所有购买本书的朋友能够从中受益,成为稀有人才!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以下各位老师做了大量的协助编写和查证工作,他们是:任颖、杨绍华、邢灵娥、郑志远、于明琪、武小青、赵新龙、蒙海滨、陈志杰、穆学军、尚成、任仲奇等,不能在封面上为其一一署名,只能在此表示感谢。

作  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