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德鲁克的管理精髓(口袋本图文书)/图解世界商业经典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杨雨山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管理的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管理者要善用有限的时间;管理者要学会做决策并保证决策有效;管理者必须对公司作出贡献;管理者要懂得先做重要的事情;管理者要学会发挥他人的长处。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是管理,如何让管理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作为图解世界商业经典系列中极为重要的一本,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示展现了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华。

内容推荐

中国不缺少好企业,而缺少真正有效的企业管理者。谁是管理者?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管理者对组织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管理者是要管人吗?不!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

本书是“图解世界商业经典系列”中极为重要的一本,它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示展现了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华。

目录

第1章 让管理卓有成效/001

 1.1 什么才是成功的管理者/001

 1.2 谁是管理者/003

 1.3 什么是有效性/005

 1.4 必须学会有效管理/006

 1.5 工作动力取决于有效性/008

 1.6 管理要有敏锐的觉察力/010

 1.7 管理者应该努力达成“有效性”/012

 1.8 达成“有效性”的前提/014

 1.9 难以达成有效性的障碍/015

 1.10 有效管理者应该养成的习惯/017

第2章 管好自己的时间/019

 2.1 时间是不能被复制的/019

 2.2 时间对管理者已形成压力/021

 2.3 学会诊断时间/023

 2.4 时间应该用在哪里/024

 2.5 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做统一安排/026

 2.6 集中时间做重要的事/028

 2.7 消除浪费时间的现象/029

 2.8 对时间利用进行协调/033

 2.9 问自己两个关于时间的问题/035

第3章 做事要有重点/038

 3.1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就大事/038

 3.2 集中精力做一件事/040

 3.3 穷尽方法,发挥长处/042

 3.4 专心才能出成果/043

 3.5 “推陈”才能“出新”/045

 3.6 注重机会而不是现实压力/046

 3.7 保持小而精的状态/048

第4章 能贡献什么/050

 4.1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050

 4.2 挖掘工作中的潜力,/053

 4.3 组织的生存需要“贡献”/054

 4.4 把未来发展列入考虑范围/056

 4.5 在新职位上做出改变/057

 4.6 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卓有成效/059

 4.7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060

 4.8 召开有效的会议/062

 4.9 承诺使管理具备有效性/063

第5章 有效的决策/066

 5.1 管理者需要做决策/066

 5.2 费尔先生的决策/068

 5.3 斯隆先生的决策,/070

 5.4 决策的一些特征和要素/071

 5.5 确定问题的属性/073

 5.6 从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寻求解决方法/075

 5.7 保持清醒的头脑/077

 5.8 化决策为行动/079

 5.9 找到适当的衡量方法/081

 5.10 运用反面意见/082

 5.11 停下来多想一想/084

第6章 发挥人的长处/086

 6.1 必须用人所长/086

 6.2 知人还要善任/088

 6.3 明白他人能为组织做什么/090

 6.4 因事用人,而不是因人设事/091

 6.5 用人的基本原则/093

 6.6 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097

 6.7 领导也需要管理/099

 6.8 发挥自己的长处/101

 6.9 用人永远是最重要的/102

附录 彼得·德鲁克简介/105

试读章节

第1章 让管理卓有成效

什么才是成功的管理者

谁是管理者

什么是有效性

必须学会有效管理

工作动力取决于有效性

管理要有敏锐的觉察力

管理者应该努力达成“有效性”

达成“有效性”的前提

难以达成有效性的障碍

有效管理者应该养成的习惯

1.1 什么才是成功的管理者

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竞争,在专业人士以及知识分子云集的企业中,管理者的工作已不是简单的管理别人,而是要管好自己,使自己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对员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管理者只有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绩效,才算是成功的管理者。

1.管理必须有效,才能产生价值

管理者作为企业重大战略的制定者,首先必须注重思考的有效性,这要求他们将企业发展和客观现实结合起来,身体力行,按时完成工作,对公司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企业不缺少管理者,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屈指可数,这使很多企业效率低下,难以创出真正的品牌。市场竞争要求管理者转变思维,不要再用过去对待体力劳动者的方法来治理企业,要发动全体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管理工作产生真正的价值。

德鲁克认为:“身为管理者,首先必须要按时做完该做的事情”。这是对管理者工作有效性的要求,无效则不算管理。

2.“有效性”和“成果”直接挂钩

管理者怎样做到“卓有成效”?是不是努力工作就有成效?不是这样的。德鲁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管理者只有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让组织产生成果,才算得上具有“有效性”。换言之,“有效性”和“成果”直接挂钩。这要求管理者必须把资源和行动转化成最终的成果,为企业作出相应的贡献。

总之,“有效性”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管理者脚踏实地,对企业用心管理,就可能使管理工作具有“有效性”。

1.2 谁是管理者

企业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那么,谁是管理者?领导人就是管理者吗?管理员工的人就是管理者?德鲁克认为,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

事实上,在知识工作者日渐成为企业主要力量的今天,“绝大多数经理人都是管理者”。德鲁克认为,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那些“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只要他凭借拥有的知识对组织作出贡献,那么他就是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他承担了责任,并在职位上作出了成绩。

1.每个人都是管理者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个组织单靠几个“主管人员”是无法正常运转的,只有在一些“非主管人员”的积极参与下,齐心协力为组织作贡献,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德鲁克以故事的形式阐述了在游击战中,上尉除了在平时训练战士们的作战能力,还训练他们在真正的战场中自己作决策的能力。换言之,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管好自己才能保住性命。这就要求知识工作者培养自己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主动为组织贡献力量。

2.管理者和“有没有员工”没有必然联系

一个主管人员可能是很多人的领导,但他未必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那些用于衡量体力工作者的标准如果对主管人员同样适用,那么主管人员就只是一个“监工”,因为他在组织中不能发挥出领导的作用。而一名知识工作者,即使他没有员工,如果对企业作出很大的贡献,那他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管理者。德鲁克认为,知识工作者是不是管理者,是以他在组织中取得的成果来衡量的。

1.3 什么是有效性

管理工作要具有“有效性”,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效性”?对于管理者来说,“有效性”就是通过管理活动提高绩效,使组织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德鲁克认为,“有效性是管理者达到目标和绩效的必要手段”,必须受到高度的、优先的重视。具体来说,“有效性”包括两个基本手段:一是让人才发挥特长;二是善用专业人士。

1.让人才充分发挥特长

在组织内部,那种无所不会的“全才”是很难出现的,如果单位试图培养一批这样的人来提高工作效率,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每个人精力有限,认知能力有限,能创造的业绩也有限。所以,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怎样整合人才,如何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让每个人作出应有的贡献,就显得非常重要。

德鲁克提出了这样一种建立组织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就要让他充分发挥这一特长”。这种通过改进管理手段使人才能够发挥特长的方法值得管理者借鉴。德鲁克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一个合理的制度下,人才的优点能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为组织建设出力。

2.善用专精于某一领域的人

管理者要让工作具有“有效性”,还应该学会善用专精于某一领域的人才。德鲁克认为,在资源的供应量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就应该设法增加资源的产出量”。对于管理者来说,怎样将自己和其他知识工作者掌握的知识资源转变为工作成果,为公司带来效益,这一点至关重要。

管理者不应该对别人求全责备,而应该学会知人善任,善用那些“专才”,这是提高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1.4 必须学会有效管理

组织只有学会有效管理,才能很好地生存。

作为一名管理者,怎样让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如何避免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防患于未然”,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本关于管理的小册子会告诉你,怎样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1.“有效性”已不容忽视

在过去,“知识工作者”(相对于“体力工作者”而言)“大部分都是独自作业”,“他们的工作是否有效,只会影响到他们自己”,管理的有效性并不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管理者和员工只是“下达命令”和“执行”的关系。

现在,随着“知识工作者”在企业组织中所占比例的增多,他们逐渐取代那些仅有体力技能的工作者,成为推动企业建设的主力。德鲁克认为,“那些受过教育,懂得使用知识的人即‘知识工作者’……他们只有对组织真正有贡献,才算是有效”。于是“有效性”成为管理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2.有效管理必须要做“对”的事情

“知识工作”相对于“体力工作”来说更难以衡量。“体力工作者”只要执行任务,达到公司标准就可以;而“知识工作者”在工作中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谁也不知道一位知识工作者在想些什么”。知识工作者“既然是在思考,他就是在工作”。这要求知识工作者对公司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从事对的工作”,“自觉完成任务”。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并不是一个意思。前者着重点的是结果,后者着重点的是效率。知识工作者只有找准方向,才能避免公司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3.有效管理必须自己管理自己

德鲁克指出:“知识工作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作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思考是知识工作者本来就要做的事情,他们只有做好引导工作,才能保证公司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任何一家公司发展都要求知识管理者“管好自己”,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1.5 工作动力取决于有效性

管理者的工作动力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动力来自哪里?

德鲁克认为,“它来自成就感的取得”。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只有得到落实,为公司带来真正的收益,他才会保持工作热情,否则管理者会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占着位置不做事。因此,德鲁克指出,“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知识工作者作为管理者,只有管好自己,将自己训练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才能让管理工作变得有效。

1.知识工作者并不生产具体的产品

在这个信息时代,知识工作者提供的是“知识、创意和信息”。德鲁克认为,这些无形的东西并不具备实际用途,只有当它们转变为公司有效的“产出”时才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他们认识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管理自己、管理组织,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成果。

德鲁克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管理者,不管他在哪里做事,必须首先“做正确的事”。这就是说,管理者要把握好方向。如果方向错了不如不做;方向对了,管理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不是生产具体产品,而是使产品在设计阶段就遵循一个正确的思路,确保管理在实践中取得成效。

P1-9

序言

中国不缺少好企业,而缺少真正有效的企业管理者。

谁是管理者?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管理者对组织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很多人亟待了解的问题。

那么,管理者是要管人吗?不!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

很多管理者根本没有理解管理的真正内涵,结果忙忙碌碌却没有带动企业的真正发展。

20世纪著名的国际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一生著述颇丰,其作品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2002年6月,德鲁克成为美国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德鲁克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微软总裁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等人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20世纪80年代,德鲁克著作的中文版在我国面市,这对中国顶尖的企业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联想集团柳传志先生等都曾从中受益。

德鲁克提出几个重要观点: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管理的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管理者要善用有限的时间;管理者要学会做决策并保证决策有效;管理者必须对公司作出贡献;管理者要懂得先做重要的事情;管理者要学会发挥他人的长处。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是管理,如何让管理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德鲁克的管理精髓》作为图解世界商业经典系列中极为重要的一本,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示展现了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华。

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您提供一定的帮助。

编者

2008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彼得·德鲁克,因为他用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其他任何人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CEO 杰克·韦尔奇

20年前,海尔创业初期,当时管理类书籍少之又少。当我知晓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后,很快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德鲁克先生就像是你的一位同事,虽然与你面对相同的事实,却从不同的视角说出了你不曾想、更不曾想到的新理念。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

光有目标和满腔热情远远不足以成为一代宗师,德鲁克先生之所以能够让人们记住他,还是因为他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贡献。德鲁克先生讨厌别人称他为预言家,而自称为旁观者。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赵曙明

德鲁克为人低调到让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别人称他为大师,他就会说“吹牛”。他更喜欢被人称为“社会生态学家”,他认为人就是平凡的。

——德鲁克管理研究中心大中华医CEO首席顾问 詹文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