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个好办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任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段来自中医古籍的话是用乘以七来计算女人的生理周期,14岁初潮,49岁绝经,也就是更年期。人类的平均寿命直到数百年前还徘徊在二三十岁,因此很多妇女活不到更年期。最近的数百年尤其是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快速增长,已经达到七十多岁,而且随着医学技术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还会增长下去,例外美国新泽西州的亚裔妇女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90岁。但是月经的来去并没有随着寿命增长而变化,基本上还是这个规律,也就是十三四岁左右初潮,五十岁左右进入更年期,也就是说今日的妇女要比往日之妇女在没有雌激素释放的情况下还得多生活几十年,文明病便乘机痛下杀手,以美国为例,50岁以上的妇女,四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死于心脏病。
科学家发现这个原因之后,非常自然地想到了一个称为HRT(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激素替代疗法)的绝妙主意,就是给更年期后的妇女补充雌激素,让她们继续来月经,这样不仅心脏病发病率有可能下降,其他绝经后的症状也消失了,骨质疏松也得到缓解。这个疗法于上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后,渐渐风行起来,医生们给绝经和正在绝经的妇女的建议是越早做激素替代疗法越好。
这个非常科学的办法在中国并没有普遍推广,所以中国的妇女还有着更年期的种种表现,一向力求和国际接轨的中国医学界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件事上变得迟疑了。因为迟疑却成了中国广大妇女的福气,因为美国在世纪之交进行了一项严格的称为“妇女健康运动”的激素替代疗法的临床效果的评价,这项本来准备进行到2005年的项目在2002年就被终止了,因为已经发现这种疗法的副作用超过了好处。在这项1.6万多名妇女参加的项目中,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的心脏病发病率不仅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而且比没有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还多将近30%,这种现象在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第一年就出现了。到了项目的第四个年头,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的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比没有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高出26%,吓得主持此项目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火速喊停。对于激素替代疗法,权威的意见是还有待研究,目前的使用建议是低剂量短期使用,主要是为了减轻更年期综合征。
激素替代疗法的思路非常科学,用的激素也多是天然来源,尽可能避免化学合成物的副作用,但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局?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激素替代疗法就是企图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去强行改变妇女经期的自然规律,因此激起了女性基因的紊乱,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和风光一时的基因疗法的下场相似,我们又一次得到相同的教训:想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条路不通,妇女怎么办?还得想办法。没有科学的直截了当的手段并不表明我们束手无策,相反,它表明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也就是在女性绝经后心脏病等疾病增高的现象上,我们只看到雌激素这个表象,而没有看到心脏病等疾病增多的内因。雌激素所起的只是控制作用,它掩盖住了女性的各种危险因子并不比男人少的本质,造成了中青年女性对健康保健的忽视。
心脏病等疾病不是因为雌激素缺少而引起的,女性更年期后相关疾病的大量增加是因为没有了雌激素这个遮羞布,其真正的罪魁祸首就青面獠牙的跳出来。它就是造成男性普遍高指标的同样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尤其是我们的饮食习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开篇啰嗦了这么多,不外想告诉大家,我们的身体的毛病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不仅这一章的健康守则,后面的章节的健康守则也都是针对着上面开宗明义的文明病的,这就是健康运动所要解决的问题。 激素替代疗法的挫折给科学家们,也给女人们最大的教训就是放弃幻想,回到最基本的起点,走健康的道路。
咖啡或茶
现代新人类很喜好喝咖啡,喝咖啡确实有很多好处,但是和喝茶相比,尤其是喝绿茶,喝咖啡还是有一个严重的不足,就是没有茶里的能预防心脏病的抗氧化剂,此外茶叶里面还有抗癌成分。从饮用的角度来讲,如果从咖啡和茶中选择的话,应该选茶。
但是,茶的污染程度要远远高于咖啡,因此要选择污染少的茶叶。P6-8
去年借着回北京参加“国士无双伍连德”首发式的机会,和老同学们聚了几次。有些人几年不见,也有人十几年不见。岁月难免无情,每个人脸上和身形都会留下岁月的痕迹。但是相聚在一起时,想当年一般的青春年少,现在有人老气横秋,有人风华正茂,竟然看不出是同龄人。而更大的感触是,和很注意保持体型的女同学相比,男同学们则大多大腹便便。原以为大家因为人到中年,于繁忙中忽视了健康。没想到言谈之间,发现几乎所有人对健康问题都非常关心,而且都能口若悬河地说出一些健康的道理,只不过这些健康知识不仅非常片面,而且很大部分是不正确的。不光是我的同学,这次遇见的其他女性朋友的情况也大致相同。这些没有受过医学教育的同学和朋友,他们的片面而不正确的健康知识是从何而来?
听来的,看来的,还有就是这样聊天来的。再细问一下,大多数来自科普类的健康知识的书籍。
来到北京图书大厦,到了三楼,迎面就是琳琅满目的健康书籍,其内容也丰富得让人目不暇接。翻了一遍这些书籍,很快明白为什么会造成上述令我不解的现象。
站在图书大厅里,假设一下,作为一个没有受过医学教育的人,他的感受是什么?
感觉自己是一只“北京填鸭”,排山倒海的健康知识从众多书里硬填给你。任何一本书都试图写成健康百科全书,面面俱到,结果是蜻蜒点水没有重点,读者则陷入无数健康守则的泥潭无法自拔。书籍内容重复甚至千篇一律而没有针对性,读完以后除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概念以外,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收获。最要命的是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即便是最畅销的书,里面所提供的信息或者是老生常谈、或者很难坚持,几乎没有适合大众的或者针对特定人群的简单易行的办法。
因此,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只能从书山书海中胡乱地吸收一些相互矛盾的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自己认为的难易程度和接受程度,胡乱地总结出几条健康守则,开始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式实施。与此同时,他们的健康情况也在一天天地慢慢地退化着,直到大病发生为止。大多数年轻人都自信青春年少,以为疾病是遥远的将来。其实,人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甚至少年时代的生活习惯是否健康,许多疾病都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人体和机器一样,也有劳损消耗,多爱惜早爱惜,就能延缓衰老和疾病的来临,相反就可能加速这个必然的过程。除此之外,现在大多数疾病都有年轻化的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人健康观念的落后。
站在书香袭人的大厅里,我突然想到,假如我是一个不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和训练的人,来到这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健康指南?
回到美国,来到书店,同样来到那一大排健康书籍前面,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印象。每一个读完其中任何一本书的人都有两个带着大大的感叹号的答案。第一,我们的生活习惯都很不健康,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需要改善,第二,只有一种办法改善,就是像军队新兵训练营那样,从吃东西开始将生活习惯中的一切彻底颠倒、完全改变,对于一般人来说称得上是一场难以坚持的长征。
于是,这本书就写了出来。它不求包罗所有的健康知识,也不图适用于所有的人。它不会把健康常识一条一条像报上连载一样罗列出来,也不使用排山倒海的专业知识。它里面没有这个名人怎么保健,那个名人如何养生,也不说美国人怎样,英国人怎样。它所要介绍的是最通俗的而又是最先进的健康知识,它所要提供的是最简单的而又是最有效的健康办法。
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领导们交流有关医学教育的改革,他们所希望的是在讲授医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自己去主动吸取知识。大众健康书籍也应该做到这一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大众能够主动地学习和理解健康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之路。
只要你静下心来阅读,任何一本健康书籍都会是有益的,而好的书与其他书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在单纯的传授知识之外,对读者有所启发,让读者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让读者入门并具备主动吸收和鉴别健康知识的能力。
什么样的健康知识是科学的?首先,它应该有较严格的科学依据,是经过严谨的科学试验证实的。其次,它应该有大量人群统计资料的支持,这类统计是按公认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有严格的对照。很多这类的书籍,在谈到健康理论或法则时总是会举个别例子,试图用个例来证明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这本身就不是科学的。个例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和统计才能说明问题。这本书中的理论正是以大量的统计指标为依据的,尽可能地减少推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健康和行军是一样的,每一小步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加起来,就肯定能走到终点。这每一小步应该是每一天按照好的健康读物里面不那么难做到的方法去做,慢慢培养出自己的健康生活习惯,让人变得年轻一点、更有吸引力一些、对疾病更多一点抵抗力、更心满意足一些。
这个健康行军的第一步就是打开这本书……
作为一名女性,您可曾直视您身体正在面临的健康状况——当血压计中的汞柱渐渐升高;当流动着红色液体的血管像快要干涸的河床一般阻滞不通;当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色厉内荏的疼痛——片刻的绝望之后,您会万分焦急地追悔自己之前没有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并及时排除身体存在的种种隐患——这正是本书要为您以及每一位女士所极力避免的。
想要远离疾病,健康长寿,就要遵循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本书的目的就是除了做到定期体检、减压、减肥等十条健康守则外,更重要的是使读者树立一种全新的健康理念,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主动维护和完善自己的健康。
也许您正在忙与工作,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如果忽视了健康,就等于让我们多年苦心经营的幸福家庭,陷入重重危机。女人只有关注健康,才能活得更完整、更可爱、更长寿,才能享受更精致的生活。本书从多个角度全方位介绍了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减压、减肥等十条健康守则。全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应用,很适合关注女性自我健康的人群阅读。它是家庭医疗保健一本通,有了它,你就是最优秀的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