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天真可爱的小红帽吗?你听说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吗?你幻想过自己就是那个幸运的灰姑娘吗?还有渔夫和金鱼、青蛙王子……这就是《格林童话》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活泼、家喻户晓的美丽故事,《格林童话》,一个你一生中不可不读的经典童话!
格林兄弟是十九世纪德国学识渊博的语言学家和著名的童话作家,哥哥叫雅各布·格林,弟弟叫威廉·格林。格林兄弟于1812~1815年问出版了《儿童与家庭故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格林童话》。《格林童话》问世以来,受到世界各国少年儿童的喜爱,至今已经被翻译成七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猫陪老鼠
一只猫结识了一只老鼠。猫拼命向老鼠表白,说它心中多么多么爱老鼠,多么多么珍重对老鼠的友情,一直说到老鼠同意与它同住,并且共同管理家务。“可是呢,要能过好今冬,咱们得早早备下食物,否则准挨饿,”猫说,“你呢,亲爱的老鼠,千万不可到处乱闯,搞不好,、会叫人逮住。”老鼠听从了猫的好心劝告,于是它们共同买了一小罐肥油。可是它们不知道把小罐放在哪儿才好。考虑来,考虑去,最后猫说:“我知道一个哪儿都比不上的好地方,那就是教堂,没人敢在那儿偷东西。咱们把小罐子放在祭坛下,不到时候,谁也不要去动它。”于是,小罐子放在了最最安全的地方。谁知,没过多久,猫就犯馋了,它对老鼠说:“亲爱的老鼠,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我的表姐请我去当教父。她生了一只小公猫,浑身白毛,带点褐色斑。我得抱着它去接受洗礼,让我今天去一趟吧。你一人好好看家哟。”“好吧,好吧,”老鼠回答说,“看在上帝的面上,你去吧!吃好东西的时候,想着我点儿。为产妇坐月子准备的红色甜酒,我也真想喝上它一小口。”其实,这一切都不是真的,猫并没有什么表姐,也根本没被请去做教父。它径直奔向教堂,溜到放肥油小罐的地方,张嘴就舐,把肥油上面结的一层皮舐进了肚皮。然后,它在城里的房顶上闲逛了一阵子,挑了一块好地方,伸着懒腰躺下晒太阳。一想起肥油罐,就直捋胡须。一直呆到天黑它才回家。“是你回来了吗?”老鼠问,“今天一定过得很高兴。”“还凑合。”猫回答。“给孩子取了一个什么名字呢?”老鼠问。“去层皮儿。”猫随便一说。“去层皮儿!”老鼠叫起来,“这名字太稀奇古怪啦,是你们猫常取的名字吗?’’‘‘这名字怎么啦?”猫说,“总比你的那些教父叫什么‘偷面包渣’强多了。”
没过几天,猫又馋得发慌,它对老鼠说:“劳驾,再帮我一回吧,你还得一个人看家。又有人请我去当教父,这一次小猫的脖子上有一圈白,我怎好意思推辞不去呢。”好心肠的老鼠同意了。猫却从城墙后面又溜进了教堂,一口气吃掉半罐肥油。“味道再好,”猫说,“莫过于独自享用。”这一天它过得特别称心如意。它一到家,老鼠就问:“孩子洗礼取了个什么名字呀?”“一半光。”猫回答。“一半光?你尽说些什么呀!我一辈子都没听见过这样的名字,我敢打赌,历书上绝对没有。”
不久,猫又馋得直流口水。“好事总是成三嘛,”猫对老鼠说,“你瞧,我又要去为孩子洗礼。这回小猫一身的黑毛,只有四只爪子是白的,身上却一根白毛也没有,多少年才能遇见一只这样的猫。你同意我去,对吧?”“去层皮儿,一半光!”老鼠应道,“全是些怪名字,真让我犯嘀咕。”“你呀,成天裹着深灰色长毛大衣,拖着根长辫,整天呆在家里,”猫说,“没事就爱犯嘀咕,都是白天不出门的缘故。”猫走了以后,老鼠收拾了屋子,到处都整理得井井有条。这工夫,馋嘴的猫却把整罐子肥油吃了个精光。“吃光了,也就不用再惦记啦。”猫自言自语地说。直到半夜,它才拖着滚圆的身子回家。老鼠立刻打听第三个孩子叫什么名字。“你多半还是不喜欢,”猫说,“它叫没剩儿。”“没剩儿!”老鼠大叫,“这名字最成问题,我没见过书里有这个名字。没剩儿,什么意思呢?”老鼠摇摇头,只好蜷起身子,睡觉去了。
从此以后,不再有人请猫去当教父。冬天却已慢慢来临,外面再也寻找不到可吃的东西。老鼠想起它们的储备,就对猫说:“走吧,猫,去取咱们早已放好的肥油罐!咱俩一定都爱吃。”“那当然,”猫回答,“总比用你那娇嫩的舌头去舐窗外的西北风强多了。”它们出发上路,到了教堂的祭坛下一看,罐子虽然还在,里面却什么也没有了。“哈,”老鼠说,“现在我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终于真相大白,你可真够交情!你去当教父的时候,就把肥油全吃光了:先是吃掉一层皮儿,然后吃去一半儿,最后索性……”“你给我闭上嘴,”猫大声喝道,“再多说一个字,我连你也吃喽。”“……一点不剩,”可怜的老鼠已经说出了口。话音未落,猫早扑过来,抓住老鼠吞了下去。你看,世界就是这样的。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