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毕淑敏,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坚忍,理性充满温婉的外表下蕴含着刚毅,你也一定被她的这些文字感动过吧,本书选编了她的成名处女作《昆仑殇》及其它六个中篇小说代表作,让你一次彻底过瘾地读一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昆仑殇/毕淑敏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毕淑敏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毕淑敏,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坚忍,理性充满温婉的外表下蕴含着刚毅,你也一定被她的这些文字感动过吧,本书选编了她的成名处女作《昆仑殇》及其它六个中篇小说代表作,让你一次彻底过瘾地读一回! 内容推荐 她从昆仑山走来,将自己对大自然高度的仰慕与对人的生命的崇敬传达给读者,成为具有独特生命意识的作家,她的“昆仑系列”小说震撼文坛;她的关于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爱与生死的作品震撼人心!被赞为是“对当代小说的一种拯救”。 《昆仑殇》是她一举成名的处女作,主要讲述了昆仑防区部队进行军事拉练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崇高美的追逐,深入到每一个读者的灵魂深处《预约死亡》是1994年度最具分量也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它以纪实手法揭开了临终关怀医院的帷幕,从体面的尊严的死亡升华到真正的人生与人性美,引发人们的哲思《女工》表现了困境中的女性虽然艰苦然而达观而宁静的人生状态,书写了人的生命尊严,追求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原始股》通过对沈展平和安琪娘这两个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人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所发挥出来的人格尊严。《梦坊》《不宜重逢》《藏红花》……本卷选入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经典之作! 《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预约死亡》获第六届《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原始股》获第七届《小说月报》百花奖…… 目录 昆仑殇 梦坊 藏红花 女工 原始股 不宜重逢 一厘米 试读章节 昆仑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第一个冬天,发射有军事卫星的国家,自高空所摄我国昆仑山地区的照片中,发现了一条奇异的曲线。 这是什么? 新式武器试验场?国防设施的伪装?中国人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抑或又一条长城?情报人员陷入忙乱之中。待到高精度分辨仪器,经过连续动态观察,电脑显示出最终结论之后,他们愕然了。 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高原永冻地带,摄氏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这些徒步行进的中国军人们,究竟要干什么? 他们等待着它的消失,或者是凝固在那里。 然而,曲线顽强地向前延伸,延伸…… 一 昆仑防区作战室里的会议,已经开了整整一天了。 摆在铺着墨绿色军毯会议桌上的所有菜碟,都盛满了烟蒂,象富足好客的乡下人端上来的菜。散落在地面上的烟灰,薄白细腻,看得出都是些上等货色。 丢下第一支烟蒂的人,此刻却睡着了。 他很矮小,缺陷增加了他的威严,作为昆仑防区最高军事指挥官,他的名字被“一号”所代替。一个除了零以外最小的数字,又是一切天文数字的开始。谁能逾越过“一”呢! 他也实在太累了。急电之下,以一个连的兵力清雪开道,将业已封山的道路打开;两个司机轮番开车,昼夜兼程,才得以赶到军区,领受了总部关于进行冬季长途野营拉练的最新指令。之后,飞驰上山,赶到这座赭红色花岗岩造的石屋里,就这样也已经晚了。内地部队,闻风而动,为摘掉“老爷兵”的帽子,早已离开温暖的营房,“拉”到野外“练”去了。唯有高原部队因拉练一项尚无先例,还在举棋不定。副统帅提出必须做到“四会”:会吃饭——必须自带生粮野炊;会宿营——意味着甩开帐篷,露宿在冰天雪地;会走路——摒弃不多的现代化运输工具,徒步负重行军;唯有最后一条容易:会做群众工作——防区内几乎没有老百姓,尤其是冬季。但前三条已经足够了,严酷的自然条件加上苛刻的人为要求,昆仑将士以血肉之躯和昆仑相撞,后果将难以设想。 空中,弥漫着烟雾。起初,它们是柔弱的,若有若无地积聚在房屋的最高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无声无息地卷曲重叠增厚,一寸寸蚕食着清朗的空间。然而一股又一股粗重的气流,依旧汹涌喷出。烟雾像帐幔一般使得所有军官的面目都变得朦胧了。但,他们的意见仍大相径庭。 会议陷入了僵持。 记录者可以休息一下了。作战参谋郑伟良迅速浏览了一下自己的会议记录簿,随手改正了几个错别字。还好,纸面清楚整洁。语句有的地方不很连贯,个别处简直前言不搭后语。可这不是他的过失,发言者水平如此。记录唯其原始,才有价值。但他不能否认,自己对赞同拉练的意见,记得简略些,对主张灵活变通的意见,则详尽条理些。记录时不觉察,现在通篇观来,倾向性就明显了。他有点儿惶然,作为一个参谋,他是无权在这种场合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的。 司令员醒了。反常的寂静惊醒了他。他从略显宽大的坐椅里站了起来,舒适地打了一个哈欠,又伸了一个懒腰,接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烟雾里,他嗅到了迟疑、悲哀、痛苦,以至怯懦。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的下属们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他在军区的会议桌旁,全都经历过了。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听到“四会”的一刹那,倏地火了。“四会”,“四会”,这么说,我们现在是“四不会”了!我们守在昆仑山上,是一伙吃军饷、拿烧火棍的饭桶喽!哈!连饭桶都算不上,饭桶好歹还会吃,可我们连吃——都不会!真是岂有此理!这念头像闪电一样划过脑海,跟着传来闷哑的雷声——他被自己的想法吓坏了,禁不住用余光睃了一下四周。惊惧中他忘了,多年的戎马倥偬,到了他这一级的军人,脸色已不再能显示心绪的变化。 震惊过后,他表示服从,并竭力使思绪纳入指示的轨道。这是军人的本能,也是形势的要求。自从“天下大乱”以后,军队格外要求服从。 如果不服从会怎么样?撤职?回老家种地去?昆仑防区将换上一位新的司令员?昆仑部队依然得去拉练?……这些十分可能,但他没有想过。要是他对每一道自己感情上不能接受的命令都想那么多的话,别说当“一号”,他连排长都当不上。别以为只有士兵才需要服从,其实军官具有更强烈的服从意识。因为他们是从最优秀的士兵提上来的,而最优秀士兵的最要紧的素质就是服从。新兵身上的服从像一株小草,老兵身上的服从像一棵大树。 一号如今面对不同意见如同面对着一片杂芜的丛林。他从郑伟良处要过记录,很快扫了一遍,鹰隼似的目光,又从到会者脸上缓缓掠过。他要将所有的林木从根上砍掉,露出白森森的茬口,然后,树立起统一的意志来。 “同志们!”他的声音十分喑哑,这使刚才怀疑他是否佯睡的人,相信他确实是睡熟了。其实呢,包括这场睡眠都是他预先计划好的。既然有人想不通,就得给个说话的机会。他何不借此养养神呢! “地图。”他头也不回地说。依旧嘶哑。他没有咳嗽清清嗓子的习惯,再喑哑的命令,也是命令。 郑伟良揿动机关,石墙的岩缝自中央裂开,无声地滑向两侧。一幅顶天立地的防区军事地图,满布蛛网似的符号和数字,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要的是全国地图。”一号略有不快。最优秀的参谋,应该听到指挥员没有说出来的话。 很快,一张全国地形图挂在合拢了的高墙上。图太小,显得有点儿局促。郑伟良递上一根木棍,一号接在手里,却不再理会地图,随便聊天似的开了头:“在座的同志们,当然首先是我喽,荣幸得很,都有两套档案,一套在军区干部处,记载着你何时入党,何时做官,官至几品,受过什么嘉奖立过什么功等等。也许呢,还揣着你的处分决定,记录着你犯过不想要乡下老婆之类的错误。” 很可笑,然而无人笑。 “还有一套,在那边。”一号用细木棍点了点窗户。这不是命令,人们却不由自主地把头摆了过去。想到暗中有对手的两只眼睛在评价着自己,不禁有些惴惴然。 “这也是荣誉喽!别说一般人享受不到,离了昆仑山,你的官再大些,也没这待遇。那上面写点儿什么,我们将来总会知道的。有一天仗打起来,到时候翻出来一看,吓,某某稀泥软蛋,带兵最差劲,他防守的地带最易攻破。你就是战死在疆场,只怕做鬼都不光彩!” 一号的口气,并不严厉,听的人却为之一震。 “别人的记录,咱们暂且看不上。郑参谋的记录,我数了数,共有三十次提到缺氧,二十四次提到零下几十度,至于海拔高多少米,简直是无人不谈,我也懒得数了。说这些有什么用?是你们不知道,还是我不知道?我命令,从现在起,谁也不许扯这些没用的数字!说那么多,无非是昆仑山苦。不苦,要我们这些人干吗?!我问你们,在座的,谁能用两匹不带鞍子的光背马,倒替着骑,换马不换人,马歇人不歇,能骑着马睡觉,在高原上一跑几天?” 有几个想回答,一看势头,又忙像大家一样低下了头。 “我再问你们,谁能怀揣一条生羊腿,鲜血淋淋,不烧,不烤,不煮,不炖,充饥解渴全靠它,三五天粒米不进,枪一响,照样打仗?” 无人回答。 “我们的对手能做到。”一号沉重地叹了一口气,白色烟雾剧烈地抖动了一下。 “我们原来也是能做到的。”一号有资格讲这个话,他是当年进军昆仑的先遣部队成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变得娇了,阔了,蠢了!住要帐篷,吃要高压锅,走路得坐汽车,一副老爷兵的派头。皮大衣皮帽子皮鞋皮褥皮手套,一群羊剥了皮也装备不出我们一个班。这个样子,还怎么打仗!我当司令员的,耻辱啊!”一号的目光流露着真正的悲哀。 哀兵必胜,哀帅的力量就更大。军人们被感动了。P1-4 书评(媒体评论) 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鸿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著名作家 王蒙 ……所以就更显得毕淑敏的正常、善意、祥和、冷静乃至循规蹈矩的难能可贵。即使她写了像《昆仑殇》这样严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着对于每一个当事人与责任者的善意与公平。 ——著名作家 柴福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