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本来就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你在说服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试图说服你。当你感觉自己和他人沟通时总是力不从心,当你和家人朋友有了异议不知如何应对,当你看到身旁的同事几句话就把上司说得喜笑颜开,当你得知有些推销员轻而易举就拿下销售业绩冠军……你不用惊讶,更不用担心。
摆在你面前孙学军的这本《电梯说服术——30秒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就是为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编著而成的。不管你是推销员、服务生,还是律师、老师,抑或经理、老板,只要你阅读此书,都将从中获得帮助。本书将让你知晓如何说服固执己见的朋友,如何打动苛刻挑剔的老板,如何打败振振有词的辩手,让你成为一名真正掌握沟通秘诀的说服高手。
孙学军的《电梯说服术——30秒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从“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入手,将30秒的说服时间拆分为5秒开场、20秒演讲和5秒收尾三个环节,并针对各个环节在沟通过程中的不同目标和任务,对各种沟通策略和说服技巧作了通俗易懂的介绍,同时辅以大量精彩的案例进行示范说明,便于读者轻松地掌握“快速说服”的理念与方法,从而可以为演讲、谈判、辩论、讲课以及日常交流提供技能储备。
《电梯说服术——30秒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适合希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各类职场人士阅读。
Chapter 1 热身: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1.何谓“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2.电梯说服术——高情商的智慧
3.电梯说服术——另类的心理PK战
4.电梯说服术——面对面的口才演讲
5.电梯说服术——人格魅力的综合展示
Chapter 2 5秒开场:语出惊人,瞬间占据优势
1.一眼盯准最有利的位置
2.用得体的仪容仪表赢得好感
3.“您好,我能问一下您这双鞋是从哪里买到的吗?”
4.用“?”聚焦对方的思维
5.小道具也可以吸引大眼球
6.言简意赅,直奔主题
7.杜绝流水账式的平淡口吻
8.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讲话方式
9.异性开场技巧有差异
10.称呼得当,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Chapter 3 20秒演讲(一):让对方跳入自己的思维矩阵——心理说服
1.让对方感觉你是“自己人”
2.让对方在催眠中自我说服
3.溢美之词要把握火候
4.巧用对方的猎奇心理
5.A或B,给对方来个“二选一”
6.巧妙利用人们的“稀缺心理”
7.暗示的强大作用
8.大胆利用从众心理
9.诙谐幽默达成心理共鸣
10.让对方在对比中感觉“占了便宜”
Chapter 4 20秒演讲(二):给犹豫不决的对方吃一颗定心丸——举证说服
1.权威人物帮你建立威信
2.妙用数字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找出那个共同的“假想敌人”
4.适当“威胁”,说服更奏效
5.格言谚语可以发挥点睛之效
6.举出和对方有相同经历和立场的见证人
7.声东击西,正话反说
8.用“事实”让对方不得不说“Yes”
Chapter 5 20秒演讲(三):让对方在情不自禁中欣然接受——感官说服
1.微笑以示友好
2.“竖起”你的耳朵
3.用手势表达你的心声
4.善于解读眼神中的信息
5.用“握手”拉近心理距离
6.学会给对方“留面子”
7.面部表情的魅力
8.“站姿”也有策略
9.体验式说服,从心动到行动
Chapter 6 5秒收尾:一锤定音,让对方感受“被说服”的快乐
1.给出你真实的承诺
2.一语中的,给对方的判断加固堡垒
3.三言两语让对方明白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4.当场送出你的祝福
5.出其不意,用小礼物俘获“芳心”
6.适度“暧昧”,有助沟通
7.在告别语中加入煽情词汇
8.有始有终,微笑到最后一秒
9.营造明快气氛,让对方开开心心说“Goodbye”
Chapter 7 “电梯说服术”实战应用
1.成功谈判的说服术
2.一流推销中的说服术
3.与同事相处的说服术
4.打动老板的说服术
5.面试中的说服术
6.朋友之间的说服术
7.爱人之间的说服术
参考文献
面对“如何说服他人”这一问题时,浮现在我们脑海的首先是一张巧舌如簧的嘴。不管是管理者、决策者、律师,还是销售人员、餐馆服务生,大都渴望以“三寸之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说服奇效。能“口吐珠玑”、“开口是金”的人让我们联想到的更多是说话的技巧,而不是话语的渗透力、穿透力。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能说会道只是会耍嘴皮子而已。
事实上,说服是一门科学,其背后有着基于心理分析的强大逻辑支撑。正是在这一科学基础之上,说服才能超越“口舌之辩”,成为一种能够改变他人的思维乃至行为方式的强大影响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说服的本质就是克服认知不协调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理性说服和感性说服两个方面,理性说服即晓之以理,感性说服则是动之以情。社会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挖掘出许多增强说服力的心理战术,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利用熟悉的环境占据心理优势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比较有心理优势,做事底气更足,自我感觉更有把握。所以我们在说服对方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
(2)满足他人的不同需求
渴望被肯定和好奇是常见的心理‘需求。有人做了一个自我评价方面的小调查,结果发现约70%的人觉得自己比一般人优秀。对于这类人而言,得到别人的肯定是进行自我肯定的有力依据,所以,赞美是满足他人需求的重要方式。而好奇心是“心灵的饥饿”,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好奇心的诱惑,当你试图给别人灌输一种想法时,一定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适当与对方步调一致
当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一些看法时,最好你也有相同或者类似的经历,因为你们的相似程度越高,对方就越把你当做“自己人”,你现在的言行在他看来是他即将要经历的过程,因而更容易建立对你的认同。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一个酿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4)冷热水效应
鲁迅先生说:“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个窗口,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相应退让,同意开个窗口。”当你提议“把房顶扒掉”时,对方心中必然会被撬开一个大缺口,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这时你再提议“墙壁上开个窗口”,对方心中的大缺口便被填补了一半,觉得第二个建议比第一个建议好多了,必然会欣然答应。冷热水效应可以用来说服他人,如果你想让对方接受“一盆热水”,为了不使他拒绝,就先让他试试“冷水”的滋味,再将“热水”送上,如此一来他就会欣然接受了。
情景直通车
例1
有一次,英国诗人拜伦在街上散步,看到一位盲人身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但路过的人都好像没有看见一样匆匆路过,很长时间了,盲人手中乞讨的碗内依旧空空如也。拜伦走上前去,在盲人的牌子上加了一句:“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话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心,过路人纷纷伸出援助的手。
说服别人、赢得认同的能力,不仅依赖于好口才,更依赖于能够捕捉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的认知能力。因此,仅靠观点正确不足以取信对方,微妙的心理术就像催化剂一样,可以使你博得人们的共鸣。P9-1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变得“零障碍”。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几乎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处在与他人互动、沟通和交流的状态中。而只要有沟通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说服与被说服”的人际关系。例如,你向陌生人推销产品;与朋友商量去哪里游玩;告诉孩子要保护视力;对老板说你想加薪……这些看似平常的人际行为,其实都蕴含着说服他人的意图。
虽然每个人每天都在实践着说服他人这一行为,但是想要灵活掌握和运用说服技巧却并非易事。说服本来就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你在说服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试图说服你。当你感觉自己和他人沟通时总是力不从心,当你和家人朋友有了异议不知如何应对,当你看到身旁的同事几句话就把上司说得喜笑颜开,当你得知有些推销员轻而易举就拿下销售业绩冠军……你不用惊讶,更不用担心。
摆在你面前的这本《电梯说服术——30秒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就是为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编著而成的。不管你是推销员、服务生,还是律师、老师,抑或经理、老板,只要你阅读此书,都将从中获得帮助。本书将让你知晓如何说服固执己见的朋友,如何打动苛刻挑剔的老板,如何打败振振有词的辩手,让你成为一名真正掌握沟通秘诀的说服高手。
本书从“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的故事入手,探寻30秒时间内的快速说服技巧。本书形象具体地将30秒的时间进行拆分,提炼出5秒开场、20秒演讲以及5秒收尾三大环节,并针对各个环节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说服策略。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很好地把握了“电梯说服术”的切入点,强调“快速”说服,教授读者如何使用最简短的语言达到最佳的说服效果,这一点有别于只是泛泛讲述说服技巧的图书。另外,本书中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解理论,书中所归纳整理的每个说服技巧都附有生动有趣的案例,并且每一个案例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例如职场中同事之间的话语沟通、职员与老板的交流互动、推销员的营销策略、谈判场上的唇枪舌战、面试人员的应聘面试、家人朋友的聊天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等。
阅读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让你的说服对象接受你的观点,认同你的看法,从而打破人际交往中的壁垒和障碍。我们要相信,说服不只是演讲者的专利,它是每一个平凡之人都可以掌握的实用技能。只要你出言巧妙、言语幽默、应对自如,就能够搭建沟通的桥梁。本书将教你轻松应对各种社交场合,驾轻就熟地掌握沟通技巧,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无往而不胜。
编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付雪婷和王微两位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她们为本书的编写工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参与了统撰定稿,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