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这位江湖上的武林泰斗笔耕下的人物可谓人才汲汲,于是产生了无数的英雄和美女的绝世的爱恋!乔峰的豪情万丈,郭靖的侠肝意胆,扬过的温惋缠绵,令狐冲的放浪不羁……更有众多美女佳人。
本书作者对金庸小说中众多典型的人物进行了详细分析。全书能令读者更好、更多地了解金庸的武侠小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物金庸/陈墨评金庸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陈墨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金庸这位江湖上的武林泰斗笔耕下的人物可谓人才汲汲,于是产生了无数的英雄和美女的绝世的爱恋!乔峰的豪情万丈,郭靖的侠肝意胆,扬过的温惋缠绵,令狐冲的放浪不羁……更有众多美女佳人。 本书作者对金庸小说中众多典型的人物进行了详细分析。全书能令读者更好、更多地了解金庸的武侠小说。 内容推荐 金庸小说的人物形象众多,精彩纷呈。本书作者对陈家洛、余鱼同、袁士霄、夏雪宜、黄蓉、郭靖、李自成、老顽童、张无忌、裘千尺、马春花、周芷若、灭绝师太、谢逊、丁春秋、石破天、史小翠、令狐冲、叮叮当当、岳不群、陈近南等人物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其心态情感放在众生之相的维度上看,或许能品味出若干别样的滋味。 目录 引言 陈家洛正打歪着 余鱼同焚面洗心 天池怪侠袁士霄 天山双鹰醋海情 尴尬主人袁承志 谁会爱上夏青青 李自成袒露疤痕 何红药何药可医 夏雪宜阴魂不散 郭靖侠义人生路 黄蓉人间逍遥游 黄药师自我局限 梅超风出入邪门 老顽童百岁成人 杨过黯然最销魂 郭芙不知心里事 李莫愁死不知情 绝情谷主公孙止 裘千尺自掘深渊 胡斐不通世间事 商老太铁厅烈火 马春花任性迷情 南兰一生梦未成 何人识得张无忌 周芷若抱负远大 灭绝师太心乖戾 谢逊忏悔向新生 狄云素心无处安 花铁干生死关头 虚竹子人性闪光 段延庆面目全非 岳老三名人无名 慕容复人生如梦 丁春秋自撰春秋 康敏畸恋碎花衣 石破天石破天惊 白自在自大成狂 史小翠不让须眉 无主游魂丁不四 梅芳姑孤芳凄绝 叮叮当当悦耳声 令狐冲笑傲江湖 岳不群君子两面 任我行行之不远 岳灵珊人间献祭 仪琳可爱更可怜 江南四友徒悲叹 小玄子半开生面 陈近南英雄末路 阿珂无处拨哀弦 施琅清正成另类 洪安通神路安通 后记 试读章节 陈家洛正打歪着 陈家洛是金庸第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可想而知,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必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将他设计成作者家乡浙江海宁的历史名人陈世倌的第三子,然后又利用海宁一带的民间传说,说他是满清乾隆皇帝的同胞兄弟,从而将满汉民族之间的斗争,改编为兄弟之间情感、礼教、欲望、法理等复杂的矛盾冲突,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堪称佳妙。 很明显,作者想把陈家洛这个人物写成一种侠义理想的化身,因此他不但立场正确、思想先进,而且才貌俱佳、文武全能。在最初的版本中,陈家洛具有解元功名,只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替他草拟的诗句水平不够高,“解元的诗不可能如此拙劣,因此修订时削足适履,革去了他的解元头衔”。作者的这番改动,实际上丝毫也没有减少这个人物头上光环的尺寸和亮度,老实不客气说,如果将这人为的光环取下,立即就会发现这个人物实际上形象干瘪,其自身并没有多少打动人心的性格特色与光彩。 我之所以对这个人物还有话说,是因为看到了他心理和个性中的并不显著的另一面,我想,这很可能是作者歪打正着,或者说是“正打歪着”。 一 我的根据,就是小说《书剑恩仇录》的悲剧性结局。对主人公陈家洛而言,这是一场双重的悲剧。在事业方面,他不仅没有获得“反清复明”或“反满复汉”的成功,反而差一点让乾隆皇帝将红花会的头领一网打尽;而在个人感情方面,陈家洛就更有巨额“亏欠”,先是深深地伤害了翠羽黄衫霍青桐,使之生不如死;而后却又将香香公主送给乾隆,等于将她推上了死路。 当然,《书剑恩仇录》及其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有一部分是属于命运悲剧,即有限的人力难以与历史命运相抗衡,例如小说中的回疆少数民族英雄木卓伦领导的一个小小的部落,到底难以与清朝的几十万大军相抗,最后终于整个部族全军覆没。而陈家洛的个人悲剧中,同样也有许多先在的、难以抗拒,更难以改变的命运的因素,其父母的婚姻就是一场悲剧,而作为这场悲剧性婚姻的结晶,陈家洛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一种非常明显的悲剧性。如果遵从父亲的意志读书做官,那就明显违背了母亲的意志;反过来,遵从母亲的意愿亡命江湖,那就明显违反了父亲的愿望。更重要的是,他之所以被他的义父——也是他的精神之父——于万亭选为红花会的少总舵主,原因实际上不在于他的才干高人一等,而在于他的身份与众不同——他是乾隆皇帝的同胞兄弟,这一身份显然更有利于红花会的“反满复汉”的大业。也就是说,陈家洛只不过是红花会前总舵主于万亭预先布置好的一粒棋子,虽然至关重要,但却身不由己,这就是一种不由人控制的命运力量,这力量最后差一点将陈家洛撕得粉碎。 命运的悲剧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不必多言。我们要着重说的是小说主人公陈家洛的性格悲剧,这集中体现在他与霍青桐、香香公主的两段爱情故事中。 陈家洛的第一段悲情故事是这样的:陈家洛带领红花会的英雄帮助霍青桐的部落夺回了他们的宗教圣物《可兰经》,两个人虽说不一定是一见钟情,但却明显是两情相悦,陈家洛注视霍青桐的目光是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能读懂的,爽朗的霍青桐当众将自己祖传的一把小剑送给陈家洛作“纪念”,陈家洛也接受了这一纪念品。也就是说,两个人已经由夺(经)书、送宝剑——书名《书剑恩仇录》也由此而来——订立了私情盟约。但正在两人情意绵绵之际,女扮男装的李沅芷跑到霍青桐身边做了一个“亲切”的举动,陈家洛的心中立即就不是滋味。原来说好让霍青桐随同红花会帮忙,现在也立即改口,坚决不同意霍青桐与他们一同前往。告别之际,聪明的霍青桐早已察觉真相,并委婉地提醒陈家洛,但陈家洛一直都没有想办法去查明真相。实际上,在陈家洛的心中,他对霍青桐的情感,已经被这个小小的“误会”所扭曲了。 接下来的故事是,陈家洛前往回疆给木卓伦通风报信,途中遇到了美丽而又天真的香香公主,两人一路同行,自是风光旖旎。天真的香香公主对这位打扮成回疆青年模样、英俊潇洒的“白马王子”——陈家洛骑的当真是一匹白马——早已暗自倾心。继而在部落传统的“偎郎大会”上,美丽的香香公主主动“偎郎”,公开对陈家洛表示了爱情,而陈家洛稍稍犹豫之后便欣然与她翩翩起舞。部落中最美丽的香香公主终于有了心上人,自然是整个部落的大喜事,却不料木卓伦的心情暗自为之沉重;而霍青桐则更似突遭巨雷轰顶,几乎为之呕血而死!原来这香香公主不是别人,正是木卓伦的小女儿,即霍青桐的同胞妹妹。 一般的读者读书至此,大多为霍青桐的命运扼腕痛惜,看起来,陈家洛在这一爱隋悲剧故事中似乎没有任何责任,因为他不知道李沅芷女扮男装,不知道霍青桐与李沅芷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进而,他不知道香香公主会如此迅速、又如此大胆地公开向他表示情意,更不知道香香公主会是霍青桐的亲妹妹。也就是说,这一悲剧故事,还是一种“命运的悲剧”。P1-4 序言 多年以前我就有一个愿望,想要写一系列文章,专门谈论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金庸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和成就,金庸小说广泛流传并且经久不衰的最大原因,说到底是因为作者突破了通常武侠小说的局限,尽可能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书写人性、体验人生并努力塑造个性不同的人物形象。当然,毕竟因为武侠问题形式的局限,再加上作者的文学观念和艺术技巧也有一个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因而其中人性、人生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自然就有深有浅、有得有失,甚至有成有败。这就需要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和非常具体的点评。 当年我曾有过一个很具体的计划,想对金庸笔下的人物作分门别类的逐一分析点评,想将这些点评分成《侠士卷》、《情人卷》、《恶人卷》、《异人卷》、《历史人物卷》和《喜剧人物卷》等几个大类。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没有完成。 这份多年未了的心愿,就成了我现在写这本书的主要动因。 这本书的原书名叫做《众生之相》,其中当然包含了佛家的“众生平等”的观念,首先当然就要讲究人人平等。所以就不分超人与凡人、情人或恶人、大人物与小人物、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构传奇人物,甚至也不分主要人物与非主要人物,只要觉得值得一谈的,就谈,哪怕她或他是一个次要又次要的人物。不值得一谈的,就不谈。哪怕他或她是某部书的主人公。当然,由于主人公在小说中是作者的主要描写对象,故事较多,性格有时候较为复杂,所以不但大多要谈,而且对他或她的分析文章篇幅也就相应较长些。 所谓众生之相,不是指众生的共相,而是指不同的人物个性形象。人间众生,实际上正是由无数的不同性格、不同形象的个人所组成。进而,众生之相不仅是指众生的形象,同时也是指众生的“心相”,包括他们的个性特色和心理奥妙。在金庸所创造的武侠世界中,众生之苦主要不是缺衣少食、挨饿受冻等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有求不得或身不由己的精神上的扭曲和煎熬。对应于金庸小说的性格描写、人性揭示和心理刻画,对众生之相的悲悯态度等,我的谈论当然就不能局限于人物描写的艺术技巧,而要对其中人物作心灵的关注。进而还要涉及超乎其上的人文精神。 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几点说明。 首先,我已经出版过的那本《金庸小说人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与这本《人物金庸》是否有重复之嫌?这一点,我想应该不会,因为这两本书的重点和体例大不相同。具体说,一是前者着重理论,将全书分成了《人格论》、《人性论》、《人生论》、《情爱论》、《人才论》、《人种论》等不同的论题;而这一本则是注重实际,专谈具体人物。二是前者着重人物的类型分析,将论述对象相应分成侠者与小人、善人与恶人、异人与常人、奇人与真人、男人与女人、超人与凡人、汉人与夷人等等;而这一本则是不分类别,专注于个别人物的性格与人生。三是讲述方式的不同,前者是“论”;而这一本则是“谈”。我希望,谈比论要更加自由、更加具体、更加轻松,也更加亲切。最主要的一点,当然是想“谈”出一些新意。 其次,之所以选择这五十二位人物作为分析谈论的对象,主要是因为我对所谈论的这些人物比较感兴趣,或者干脆说是因为我有些感想要和大家交流。本书的原书名是《众生之相》,是想要尽可能讲述各种各样的众生,还想尽可能谈得有些深度,这样,就有一些大家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的人物在这里无法论及。如《书剑恩仇录》中美丽的香香公主、《倚天屠龙记》中的小昭、《鹿鼎记》中的双儿等等等等。这些人物当然都是非常著名、也让人喜爱并且能够深入人心的传奇人物,但在“众生之相”的题目下,香香公主的美丽天真、小昭和双儿的温柔体贴,却未免太过单纯或单薄,因而不能入选。这虽然不免有些令人遗憾,但“众生之相”这个题目,总该有一定的深度标准。 再次,即使按照比较特殊或比较严格的标准,在金庸的小说中,可谈论或值得专门谈论的人物也还有不少。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裘千仞、欧阳锋和一灯大师,《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陆无双、林朝英,《倚天屠龙记》中的殷离、赵敏、成昆和陈友谅,《连城诀》中的戚长发、戚芳、汪啸风、陵退之,《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游坦之、阿紫、段正淳及其几位情人,《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左冷禅、东方不败、余沧海、刘正风和莫大先生等等。这些人物之所以没有被选入,纯粹只是因为篇幅所限,如果对这些值得一说的人物一一谈及,那么这本书恐怕就要增加一倍以上的篇幅。 第四,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越女剑》、《白马啸西风》、《鸳鸯刀》和《雪山飞狐》这四部书中的人物全都没有列入这次的谈论对象之中,这不仅是因为这几部书的篇幅相对较短,而且有的还不是以写人物为主,因而可以拿出来独立谈论的人物本来就不多;而其中的一些值得谈论的人物,我在别的书中也都说过了。在这里我一时也谈不出什么新意,又想这本书没有必要搞平均分配,没必要本本点到或人人点到,所以干脆就空缺了。 第五,要专门说明的是,在这本书的目录中也找不到萧峰、段誉、韦小宝这三个重要人物的名字,这当然不是无意的疏漏,而是因为我曾经分别写作并发表过有关他们的长篇论文,我现在又谈不出更多更新的内容,而又不想在这里炒冷饭,所以就只好干脆不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对金庸小说谈论得较多,在这本书里想要完全避免我过去曾经说过的每一个观点或每一句话,那当然是不可能的。我只能尽量保证少做重复,多出新意。 最后,既然是“人物谈”,而不是“人物论”,我就想尽可能保持一种较为轻松随意的心态笔法,也尽可能采取非纯学术或非学究的方法形式,即不想对所谈论的人物作面面俱到或逻辑周密的论证。在评论人物形象的时候,我当然会好处说好,不好的地方就说不好。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不一定都是在做评价,更想做的是人物心理分析,最想做的其实还是想要寻找更多的见识人生的角度和方法,有时不免也会表达自己对人性的认识和人生的感慨,甚而时常兼及自己对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文明方式等等所作的思考。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会借题发挥。 我的评说和发挥到底怎么样,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后记 这是一本旧书,曾以《众生之相》和《金庸小说人物谈》为书名分别在上海三联书店和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出版过。 文学是入学。小说创作的最高旨趣,无非是刻画人物性格,书写人物情感,表现人物心态,探讨人性本质,并思索人类命运。金庸小说的重大成就之一,就在于它刻画了一系列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物形象。谈论和分析金庸小说人物的书有很多,只不过各人选择谈论的对象不完全一样,谈论的角度、观点和方法更是各有不同。我的这部书,书写了我个人对金庸小说人物的一孔之见。 好在,金庸小说的人物形象众多,精彩纷呈,经得住一再谈论。也值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把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其心态情感放在众生之相的维度上看,或许能品味出若干别样的滋味。 此书再版之际,我总是想起上海三联书店的资深编辑冯芝祥先生仅凭视力正常的一只眼睛认真审阅和订正了我的书稿的情形。也想起冯太太即上海育才中学的高中语文名师周翠堤老师曾为我书稿的审读校正付出了许多辛劳,虽然至今未曾见过周老师,但这一份由衷的感激总在心头。 这本书于2001年的春节期间完稿,我的妻子和女儿陪伴我跑完又一段漫长乏味的马拉松,以至于那一个春节寒假,她们都因为我的写作而不得不留在家中,哪儿都去不了。而2007年的春节,这一幕再度上演,因为我要写另一本有关金庸小说的书,她们又一次修改出外度假过春节的计划,再度在家陪我跑马拉松。我知道这马拉松的陪练并不好玩,在我写作顺利的时候还好说,在我写作不顺利的时候还要承受我的恶劣心情和难看的脸色。对此,我除了谢意,还有愧疚。当然,我在家里有时候喜怒无常,也正是那众生之相中平常的一种。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对人民出版社的有关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还要感谢我的新任责任编辑、出版社宣传策划部主任孙兴民先生和许运娜小姐! 陈墨 2007年2月底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