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没有遵循一般翻译教材的套路,而是另辟蹊径。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秉持翻译务实的理念,坚持务实翻译策略,悉心研究译者对译文处理与权衡的心理,使学习者从案例分析中既学到了精妙的翻译,又明白了译者的处理方式和路径。
本书内容有旨在使目标文本保持源文本特征的“充分的翻译”、有欲在保持源文本特征的前提下,写出较为自然、更易为目标语读者接受的文本的“自然的翻译”、有以科技、法律和广告三类文体为例进行阐述的“各体英语的翻译”,当然也不乏重要性日渐为人们所认知的翻译批评——“译文的品评”。
该书为一本翻译的导引用书。书的构成采用了吉迪恩·图里(GideonToury)翻译规范两极观的思想,即认为“翻译是‘充分性(adequacy)’和‘可接受性(acceptabiliy)’这两种规范之间的一种相遇,甚至是一种对抗”。书中的主要章节——“充分的翻译(第二章)”和“自然的翻译(第三章)”所讨论的便是在英语到汉语这两个特定语种的转换中,如何在上述对应极之间进行调和以及相关的翻译策略。由于翻译鉴赏的能力直接关涉到译文形式的确定,书中专辟出“译文的品评”一章(第五章),就翻译批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该书就翻译教材对指导各体英语翻译(第四章)的作用做出了中肯的评价,认为:译学书籍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不同文体的翻译范例,从中可以了解相关文体的源语形式规范和相应的目的语形式规范。对特定专业知识的了解以及术语的积累,则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自身磨砺过程。本书适用于有一定英语基础,却初涉译业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