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全民健身服务性质的分析,提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应是向大众直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在此基础上,借鉴“第三部门”理论,分析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作用和价值,提出非营利组织具有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优势功能。研究以非营利组织理论作为分析的框架,以大众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非营利组织中直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要形式,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
导言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第三部门”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研究
1 “第三部门”的基本理论研究
2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涵
附:构建我国体育志愿者组织的理论探讨
二、国际大众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
1 国际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
2 大众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人口”贡献
3 发达国家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建设
4 国外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启示
附:发达国家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分析与启忝
三、我国大众体育非营利组织现状与特征
1 体育社团
2 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
3 社区、晨晚练习点、民间活动爱好者等草根组织
附:全国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调研报告
四、我国大众体育非营利组织建设的个案分析——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1 我国青少年俱乐部成立的背景和性质
2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与运行机制现状调查
3 我国青少年俱乐部面临的困境
4、我国青少年俱乐部创建之路对培育我国大众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启示
五、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国家与社会共建之路
1 理论反思,重估第三部门的价值和作用
2 国家之路:培育和扶持——营造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的政策平台和法律环境
3 社会之路:自治和自立——构建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的和谐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